日本行2023vol.2 DAY8 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
日本行2023vol.2 DAY8 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
1970年代,正值日本經濟起飛之際,許多建商與財團也開始了一些新興開發案。由於當時許多都市已經趨於飽和,因此這些開發案大多位於郊區,當中位於千葉県佐倉市山万地區的ユーカリが丘就是其中之一。該地區離成田機場搭乘電車只需半小時,前往東京市區也在一小時以內,因此該地區自1971年起即開始開發,在山万ユーカリが丘地區內,除了住宅區外,還有超級市場、學校、公園、電影院等設施,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一個開發案。而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一條為了這個地區而建的新交通系統-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了,這條路線筆者過去就有聽說過,這次則是趁著前往機場的路上前往一探究竟,這條為了都市開發案所建的新交通系統
而在開始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之前,先回到結束わたらせ渓谷鐵道行之後
在結束わたらせ渓谷鐵道的行程後,筆者搭乘新幹線回到東京,而這次筆者約了上次在池袋鉄道模型芸術祭認識的Y先生。到了秋葉原站後,筆者和他見了面一同前往秋葉原的鐵道模型店逛逛,一路上我們聊著天一邊走著,筆者向其聊到了之前Y先生在就讀的大學內鋪設載人小火車的事情,而筆者也說到如果有機會的話也想搭搭看。而Y先生也和筆者問了近期台灣的一些輕便鐵道情報,還說到預計三月時會再來訪台灣
在我們一邊聊天的同時到了第一家模型店-ポポンデッタ。這家店上次筆者即造訪過,這次來除了再到樓上挖二手品外,還跟著Y先生去看了運轉的場地,當天剛好遇到夜景模式,場景內的燈光也跟著開啟,這種夜景模式搭配上有室內燈的車輛顯得相當漂亮
接著前往下一家模型店-IMON,筆者和Y先生先是去看了HO規的部分,HO規因為比例較大,因此可以做出更多細節,但也需要更多空間與金錢,因此只能望梅止渴。看完HO規後即來到了N規的部分,店內有一整面的玻璃櫥窗內,擺滿了許多N規的車輛,各式車輛與各家廠牌可說是應有盡有,筆者最後挑了一台広島色的キハ40,以及幾台津川洋行的貨車,還另外買了一些零件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津川洋行貨車的精緻度,不但可以裝緩衝器,甚至還可以裝上鏈式的連結器,而且還是真的有作用的,這些裝備都是日本鉄道在過去曾使用過,如今可以在模型上重現,不得不佩服津川洋行做工的細密度
在IMON樓上就是Green Max的店舖,筆者和Y先生也順道去了一趟,GM出品的車輛以電車為主,是筆者比較沒在收藏的車輛,不過GM的一些車輛配件可以用在其他車輛上,且這些東西在台灣比較難買到,因此趁著這個機會筆者也順勢採購了一些。就像Y先生之前說的:在台灣買不到的話,在日本就要把握機會買
在採購完畢後,筆者和Y先生看著店外的商品海報聊了起來,當我們看到KATO要再生產的C12時,筆者指向旁邊MICRO ACE要生產的魚雷載運車說到,自己買了一台C12跟一組魚雷貨車來搭配,組成一個充滿日本二戰海軍風的編組。沒想到Y先生也說到他也這樣搭配,頓時我們兩個都笑了出來,沒想到我們的想法都一樣啊,難怪我們能成為好朋友,此外Y先生也說到,他還打算再買一台來改台鐵的CK124,筆者也和他約定,如果有機會來台灣可以一起到各地造訪輕便鐵道與保存車
雖然筆者在車上有吃了便當,但小小一份的份量還不太夠,於是筆者和Y先生來到附近的拉麵店。這家拉麵店屬於二郎系,其特色是有著大量的蔬菜與較粗的麵條,筆者第一次吃這種流派的拉麵店,原本就有聽說過其量多的風格,因此筆者這次只點了一般的份量,沒想到端上桌時,其蔬菜堆成的小山還是相當壯觀
上頭的豆芽菜與紅蘿蔔有先炒過,上頭有著黑胡椒的香氣,感覺像是鐵板燒會出現的配菜,在吃的同時也能見到廚房內正在炒著蔬菜。叉燒也有著挺厚,下方的麵條為四方形的粗麵條,跟一般常見細麵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雖然只是一般的份量,但筆者吃完後還是覺得相當有飽足感,下次有機會再來吃吃看大盛的份量到底有多少吧。在吃飽後,筆者也和Y先生說再見,搭著電車回到了旅館
11/21 早上七點
筆者自旅館出發,當天為此趟日本行最後一天,因此筆者拿起行李箱前往南千住車站。當天天氣不錯,路上也有不少前去上班的通勤族與學生,筆者先到車站附近的便利商店買了早餐,接著到了站前的公車站等公車。之所以選擇搭公車,主要是想著搭電車的話如果帶著一個行李箱混在通勤人潮中,應該會相當不便
當天筆者前面排了約十多名乘客等著上車,筆者上車後找到了位置坐下,隨著公車越往淺草駛去,沿路幾個站也上了許多學生,筆者也趁著在車上的時間吃起了早餐,最後到了下車站-淺草站,筆者也跟著通勤人潮下了車,並且在這站轉乘電車
淺草站雖然是東武鉄道所屬,但其和都營地下鐵以及京成本線等路線有直通運轉,因此從可以直接往京成本線前進。比起在首都圈內擁擠的電車,往首都圈外方向的電車人潮相當少了許多,筆者找了位子坐下後,跟著電車一路搖搖晃晃出了地下段後,窗外的陽光照射進了車內,在一個多小時後,抵達了ユーカリが丘站
出了ユーカリが丘站的剪票口後,沿著指示一路往前走,即可以看到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的車站,山万ユーカリが丘開通於1983年,為建商為了載運ユーカリが丘的居民所興建,採用新交通系統,沿線共六站,是目前日本唯一由建商所經營的交通系統,主要乘客當然也就是ユーカリが丘的居民
順著指示抵達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的站房後,雖然說是「新」交通,但整個氛圍有種平成年代初期的感覺,售票機看起來也相當有年代感。筆者買了一張車票後,通過了同樣很有年代感的自動剪票機,接著步上階梯前往月台
上去後即可以見到列車停靠在月台旁。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使用的山万1000型,為1980年由日本車輛製造,一個編組有三節車箱,共有三組,列車採用的是AGT膠輪系統,通過軌道中央的集電軌供電以驅動車輛前進
車內的路線圖,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自ユーカリが丘出發後,在公園站分出兩條路線,並且成圓環繞ユーカリが丘一圈,路線全長4.1公里,搭乘一周僅需14分鐘
山万1000型車內。筆者找了位子坐下後,過沒多久列車即發車了,車上乘客大多是當地居民,可能因為非通勤時間,乘客並不多
車內其實空間不大,而列車運行時,膠輪行走在軌道上轟隆隆的聲音,加上搖晃感,讓人感覺不像是在搭乘軌道系統,反倒有種在搭乘遊樂設施的感覺
隨著列車一路前行,沿線所見大多是住宅區為主,還有一些綠地以及學校。在女子大站附近為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的車輛基地,除了山万1000型外,也可以見到獨特的工程車停在裡頭
筆者於中學校站下車,這段路線位於地塹之中,站在月台尾端可以看到列車緩緩駛離
中學校站站房,由於路線位於較低處,連帶站房也跟著位於地處,要走一段階梯才可以抵達外面的馬路
筆者出站時有見到兩名站務人員在此,一名在打掃,一名在整理票券,正當筆者納悶本該是無人站的站房為何會有站務時,兩名站務人員收拾好東西,即出了車站開車走了。可能沿線的無人站都會固定時段都有站務來做整理吧,不過居然是開車走人,而非搭車離開,這倒是在意料之外
走出站外,外頭是一條安靜整齊的街道,主要的聲音來自於附近幼兒園的孩童嬉鬧聲。筆者沿著街道往前走,過了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的跨線橋,另外一頭是一間超市,外頭還有一座廣場,一些老人家在這曬太陽聊天,悠閒的氣息瀰漫其中。接著筆者又在附近繞了一下,周圍還是以住宅區為主。而中學校站的「中學校」則是在另一個方向
由於還拖著一個行李箱,散步完後沒多久又回到了車站,筆者站在月台末端,想說來拍攝進站的列車。在月台上,能聽見的除了遠處馬路上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外,就是在車站外也能聽到的幼兒園的聲音了,幼兒園就在路線旁邊,因此除了能聽到小孩子們充滿活力的嬉鬧聲外,還可以聽到老師用麥克風講話的聲音
不過也沒有時間等下一班車了,只好東西拿一拿上車返回ユーカリが丘站,這班車在中學校站上下車的旅客跟筆者來到時明顯多了一些
列車開車後,外頭的陽光隨著窗戶照了起來,讓車內暖了起來,這時筆者才想到,山万1000型三組車均為無空調列車,如果是夏天乘坐應該是個挑戰吧。不過在不久前,ユーカリが丘線有宣布即將購買新車,且為空調車輛,屆時應該又是一種不同的風貌吧
自列車尾端看向公園站,可以看到月台兩旁各有一條路線,右方的路線為去程所運行的路線,現在行駛的則是回程的路線
在過了公園站後,列車回到了ユーカリが丘站,而此時列車廣播說,到了ユーカリが丘站後將做回送列車返回基地,筆者當然要把握這個機會來補考
下車後筆者走到列車尾端,此時司機正在進行換端行駛的作業。而行先幕上也可以看到寫著「ワンマン」的字樣,不過全線車站均設有售票機與自動剪票口,因此上車不必抽整理券
ユーカリが這個詞翻做中文為尤加利,講到尤加利這個植物,讓人第一個聯想到的莫過於是無尾熊了。上面畫著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的吉祥物-無尾熊一家,這家人還有一隻小狗,相當可愛
回送列車過沒多久即駛離ユーカリが丘站,出站的路線為一個S型。這列第二編成暱稱為こあら2号,上面也有著ユーカリが丘的無尾熊吉祥物
在回送列車駛離後,筆者繼續在月台上等著另一班列車駛來,高架橋下即是馬路,對面是購物中心還有電影院,而在車站這端甚至還有旅館,在這個區域內,利用ユーカリが丘線就可以建立起一個相當完整的生活機能圈
在等待列車到來的同時,筆者也順便重新調整數據,以防再次過曝。所幸這次沒有再次過曝,駛來的是第一編成,暱稱為こあら1号,車前的無尾熊吉祥物也變成了公的
離開前筆者注意到了行先幕,沒想到除了回送的字樣,還有山万1000型的樣子在背景,旁邊則是兩隻無尾熊,相當可愛
在拍完列車後,筆者收起相機,準備前往機場。這趟旅程從千葉開始,最後也在千葉結束
而在經過售票口時,筆者注意到居然有販賣紀念品,於是到買了一些,內容有硬票、吊飾以及回力車。一向作為復古代表的硬票,用在新交通上,有種違和感,但又挺有趣的;回力車設計成圓滾滾的造型,像是一顆蛋一樣,台灣的火車回力車大多是方形,不過在日本這種圓形回力車也有其獨特的市場在
買完紀念品後,筆者回到京成本線的ユーカリが丘站,進站前在便利商店買了點吃的,上車後找了位子坐了下來,筆者一邊吃著飯糰,同時注意到車上也有不少外國面孔,他們不少人也拖著行李箱,看來許多人都選擇搭乘京成本線作為旅程中的最後一次電車吧
筆者於成田機場第二航廈站下車,走到機場的途中,看到一旁的柱子上貼著芝山鉄道的指標。這條長2.2公里的路線,與其說是一條鐵道,更像是京成的一條支線,後來筆者於2025年時正式造訪了這條芝山鉄道
回程搭乘的是虎航,看到前方隊伍中的旅客,大多是大包小包,有的人還帶著大型的行李箱,對比筆者的相機包+背包還有一個行李箱,突然覺得自己輕裝許多。正當筆者這麼想時,瞥見後方隊伍中有兩個女生,一人各帶著一個手提包而已,看來這才是真的輕裝上陣吧
在登機手續辦理以及處理好行李托運後,筆者先去了免稅店晃了一下,接著就是到了海關辦理出境。相比入境時的繁瑣,出境顯得快速許多,回想起三月時也是這樣覺得,不過那天天氣並不理想,而這次是大晴天,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外頭的飛機
在等待登機時,一旁的販賣部有販賣熟食,於是筆者點了一份炒麵來吃。不過在等待時,筆者聽到了微波爐的聲音,接著看到店員從裡頭取出炒麵,心中不免覺得有些可惜,不過或許是礙於機場的安全規範吧,不然在日本最後一餐是微波的炒麵,總覺得有些許落寞感
除了炒麵外,筆者也買了啤酒,吃著炒麵配啤酒,突然覺得像是下班後的上班族一樣,不過接下來是要回台灣面對現實了,兩者的心態可說是天差地遠,想到這裡,筆者又買了一罐啤酒,打算用酒精短暫忘卻現實
到了登機時間,由於筆者位子較前排,因此站在登機口旁等待著登機。等待過程中,一名空服員走了過來
看著筆者相機包上的徽章說到:是推的徽章嗎?
筆者回答:是啊,AKB48的成員
空服員笑著說:真可愛啊
想到前一天在高崎站買便當時也被這樣問到,再想到前幾天的握手會與公演,其實這趟旅程最大的收穫除了拍到想拍車輛外,和自己的推見面這個夢寐以求的事情真的實現了,這才是最大的收穫吧
開放登機後,筆者走到窗邊,看著飛機停在停機坪上,心想著這趟旅程就要結束了呢。不過離別就是為了下次的重逢,接著筆者踏上了空橋
飛機起飛後沒多久筆者即閉上眼,直到睜開眼時,已經過了一個半小時。一旁的一對情侶正在吃著飛機餐的鹽酥雞,前後的乘客也都在吃著飛機餐 筆者可以說是被氣味夾殺,原想也來叫一份好了,但看了看菜單,價格還是讓人卻步,還是忍忍吧
台灣時間16:30
飛機抵達了桃園機場,下機後在排隊出關時,沒想到反而是自動通關塞了不少人,現場人員則引導筆者到人工通關,反倒人工通關相當順利,一下就過了。在拿完行李後,筆者步出海關,夕陽從窗戶內照進來,整個航廈顯得特別漂亮,不過不只近黃昏了,這次的旅程也到尾聲了
回想這趟旅程,跟三月時比較起來,算是把一些遺憾補足,另外也去了一些本來就想去的地方。雖然去的都是一些平常人不太會去的地方,但出來玩照著自己的步調與喜好來安排行程,這才是自由行的最大優點吧。還有和小偶像見面的行程,當中一直出現不真實的感覺,深怕接下來鬧鐘響起,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又得出門上班;但這一切是真的都發生了,也在筆者心中立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不論是公演還是握手會甚至是演唱會,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來
兩次的日本行都是以關東為主,或許下次可以去其他不同地方看看了。本次日本行的文章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各位的閱讀,未來也會有不同的文章慢慢推出,敬請期待!
點此觀看上一篇:わたらせ渓谷鐵道
點此觀看公演與握手會:AKB48劇場公演+握手會
點此觀看三月日本行第一篇:前往大船渡
點此觀看2024年的日本行:三岐鉄道三岐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