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3vol.1 DAY9 都電荒川線-東武亀戸線

日本行2023vol.1 DAY9 都電荒川線-東武亀戸線


講到東京的鐵道系統,許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是像東京車站那樣集新幹線/在來線/地鐵於一身的大型車站,或者是四通八達的鐵路網路。但在東京下町地區,有著一些風格不同的鐵道,這些鐵道相比動輒10幾節的通勤電車,其編成大致都是1-2台小編組,行走路線的風情也截然不同,而這次筆者造訪的則是位於東京都內的兩條下町路線-都電荒川線與東武亀戸線

都電荒川線位於東京都內,起點位於荒川區的三ノ輪橋,終點位於新宿的早稻田,全長共12.2公里,軌距採用馬車軌道的1372mm,設有30個停留場,全線共有1.7公里為併用區間,也就是和一般道路共有空間。路線於1911年開始營運,於1930年全線通車。過去東京都內曾有數條路面電車的軌道,但在自有車逐漸普及化以及地下鐵路線擴大後,都電荒川線成了東京都內唯一自戰前即開始營運的路面電車系統。而都電荒川線不只載運沿線民眾通勤,還有更多國內外的觀光客前來體驗這不一樣的鐵道風情

3/22 早上8點半
筆者自南千住的旅館出發,由於荒川線的終點-三ノ輪橋,離南千住不遠,於是筆者決定用走的前往。當天是禮拜三,出門時已沒有壅擠的通勤人潮,筆者沿著鐵路高架橋旁邊的小路走著,一旁就是住宅區,雖然在東京,但卻有種悠閒的氣息。而三ノ輪橋站在一處商店街裡頭,走進商店街後沒多久即可看到一處小廣場,那裡就是三ノ輪橋站了


三ノ輪橋站的上下車月台是分開的,到站列車讓旅客下車完後,才會開到另一個月台給旅客上車


上車月台一景,圖中的是8800型電車,為2009年開始投入運轉的車輛,共有紅/紫/橘/黃,四種顏色。荒川線採用前乘後降的措施,先於前門上車時付車資,下車時從後門下車,可以使用西瓜卡,使用西瓜卡的話全線車資均為168元日幣。上車後,由於是起站,因此筆者找了個位子坐下,車內其實空間不大,不過倒是挺可愛的

荒川線的電車在發車時都會敲響車內的小鈴鐺,因此在聽到「叮叮」兩聲後即可知道要發車了。筆者最初知道這條鐵道的契機,是因為小時候看過一部日本卡通-奇天烈大百科,當中有一集就是以荒川線作為背景,雖然該部卡通裡描繪裡的是90年代的荒川線,昔日在路線上奔馳的綠色7000以及7500型如今已全數退役,但不變的是,小巧輕快的電車仍奔馳在這條充滿下町風情的路線上

筆者先自三ノ輪橋站搭乘至町屋駅前站,接著於町屋駅前站往町屋二丁目站的方向走去,由於荒川線筆者並沒有特別找攝影點,於是整路都是看心情下車然後隨便找地方看能不能拍攝。不過這段路線都是在馬路中間,且有圍欄擋住,不好拍攝,只好於町屋二丁目站上車


即將進入町屋二丁目站的電車,後面可以看到這段路線沿線架有圍欄。町屋二丁目站上車後,筆者拿出手機看了一下Google 地圖,尋找哪個路段沒有架圍欄。於是決定下一個下車站就是熊野前站。該站位在一個十字路口旁邊,而荒川線的電車遇到紅燈也是要跟著一起停車的,等到綠燈之後方可通行


這段路線也是鋪設在路中間的,不過不同的是,這邊採用版式軌道,且沒有欄杆擋住,拍攝起來方便許多,不過還是要注意馬路上行駛中的汽車,畢竟他們可不會為了讓人拍攝電車而開慢一點。右邊的是最新型的8900型電車,相比8800型端面的圓弧形設計,8900型端面方正許多


筆者在路上遇到一輛8500型電車,該款車是比較舊型的車輛,其白底綠線條的塗裝是筆者印象中對荒川線車輛的第一印象。該車側面貼上了廣告,由於東京都交通局財政狀況較為拮据,因此許多車輛皆貼上廣告,賺點外快


筆者一邊拍一邊走到下一站-小台,在接近小台站時,一輛原塗裝未上廣告的8500型迎面開來


正當筆者準備好拍攝時,另一個方向開來了一台9000型,該款車為2007年引進,外觀為仿造昭和時代的路面電車所打造,共有兩台,算是荒川線上的人氣車輛


8505號與9001號交會,一個是保留原塗裝的電車,另一個則是復古風的電車


由於速度不快,因此還可以拍到兩台車漸行漸遠的畫面,旁邊的就是小台站月台。在拍攝完電車交會後,筆者於小台站上車,前往下一個停靠站-荒川車庫前


在路上交會另一台9000型電車,這段路線又變回一般傳統的軌道

下一個下車站為荒川車庫前,故名思義,旁邊就是荒川線車輛的大本營-荒川車庫


筆者造訪時,剛好有電車在進行保養,在車庫旁邊就是荒川線的運行中心-荒川電車營業所。在車庫另一側則是一處名為都電おもいで広場的地方,該廣場保存了5500型與7500型的電車各一台


可惜筆者造訪時還沒開放進入,該廣場開放時間為早上10點至下午4點,因此只好在外頭隔著柵欄用手機拍攝兩台老車


在早上通勤時間結束後,部分的電車會開回荒川車庫做休息,因此可以看到電車排隊準備進入車庫的畫面


圖中的7700型,2016時東京都交通局拿舊有的7000型車體沿用,並且更新內部機器與轉向架後所打造的車輛,目前共有三種顏色


在前一輛7700型進入車庫後,後面的8900也跟上,進入車庫的路線不長,且彎道是一個幾乎90度的急彎,而過了彎道後則馬上橫跨馬路進入車庫,原本想要拍攝如此特別的場景,不過由於不好取景,只好作罷。其實會在荒川車庫前站下車的原因不只是要拍電車入庫,還有另一個目標,那就是在不遠處JR東日本的尾久車輛中心

尾久車輛中心位於JR尾久站旁邊,離荒川車庫不遠,走路約7分鐘即可抵達,在走過尾久站旁邊的地下道後,即可抵達尾久車輛中心。尾久車輛中心過去著名的即是上野到著的寢台列車,會使用「推進運轉」開行至尾久車輛中心,推進運轉意指機關車在後面推行客車前進的運行方式,類似於阿里山森林鐵道的運行方式,不過在傳統寢台列車日薄西山之際,只剩下偶爾會有的仙后座列車會使用該運轉方式,而仙后座所使用的E26型客車,也成了JR東日本最後一組寢台客車


仙后座客車所使用的カヤ27-501電源車。當天造訪時沒看到仙后座的客車,倒是見到了這台電源車


後方停著一輛24系客車,該款客車作為日本寢台的代表車種,有「Blue Train」的稱號,不過在寢台列車停駛的浪潮與車輛老舊的背景下,已無法見到Blue Train奔馳在軌道上了。而仙后座目前也只剩旅行團包車的行程,在JR東日本逐漸淘汰機關車的浪潮下,或許哪天仙后座也會走上24系的後塵吧

前面提到,目前已無法見到藍色的寢台列車奔馳在軌道上,但尾久車輛中心仍保留了オハネフ25 14/スシ24 506/オシ24 701這三台客車,這幾台原本是要做為駕駛員訓練列車的牽引車輛,但卻很少使用過,其實原本共有六台,後來拆了三台,如今只剩這三台仍放在尾久車輛中心內


オハネフ25 14近照,該車原本為北斗星列車的編組客車之一。過去筆者曾希望有一天能搭乘北斗星列車前往北海道,可惜等到真的踏上日本土地時,北斗星早已停駛多年,只能透過這幾台客車來遙想那個寢台列車繁榮運行的年代了


臨走前再看這幾台客車一眼。第二台為スシ24 506,該車為485系電車餐車所改造而來的餐車,因此其車體相較於其他客車矮了一截,這幾台客車的未來依然不明,或許哪天被拆解掉,跟Blue Train一起消失在時代洪流之中

在去完尾久車輛中心後,筆者前往最近的荒川線車站-梶原,繼續荒川線之旅。接著筆者於王子駅前站下車,該站位於JR王子站旁邊,這段路線就蓋在JR的高架橋旁邊,另一邊就是緊鄰的住宅區,頗有夾縫中求生存的感覺


而荒川線自這站開始至飛鳥山站的路線都是和一般道路共用,這也是荒川線知名的路面電車景點,其實往飛鳥山站的路線是一段上坡,因此拍起來的視覺效果也挺不錯


不過也因為這段與一般道路共用的關係,在電車橫跨馬路後沒多久,紅綠燈立刻變成綠燈,接著就是一輛輛的汽車與電車一同爬坡,因此如果想拍到沒有汽車的畫面,要挑好時間按下快門


路線過了飛鳥山後,又回歸了傳統的一般鐵道,從這張圖可以看出,過了飛鳥山後又是一段爬坡,荒川線在這段區間連續爬了兩次坡


一旁的是飛鳥山公園,該公園為一處賞櫻名地,雖然當時櫻花還沒完全盛開,但還是有些已經綻放的櫻花點綴著公園,這也算筆者此趟少數的櫻花+鐵道的畫面了


在8500型等待紅綠燈時,另一台9000型開了過來,不難看出荒川線因為車輛較小的關係,因此許多彎道取率半徑都比較小。筆者於飛鳥山站上車後,繼續前往這趟荒川線旅程的終點-大塚站


荒川線於大塚站與山手線共構,而荒川線的車站就設在山手線的高架橋下


電車行駛在街頭上,成了街景的一部分,旁邊的餐廳還未開門即有顧客排隊等候,應該是家名店吧


另一個方向的大塚駅前站,駛來的是7700型電車,這塗裝還真的有種回到7000型時代的感覺


自大塚駅前站出發後,路線先是來個S彎後又來了一個上坡,其實這段上坡路段拍起來挺好看的,後方通過的腳踏車,將這條充滿下町風情的路線更加與民眾連結在一起


筆者在此等了數班車,都等不到山手線列車與荒川線電車的立體交會,原想就此放棄,不過在臨走之際,終於等到兩條路線的交會。其實筆者選擇在此結束荒川線之旅的原因,也是因為該站可以轉乘山手線,接著筆者上了山手線的電車後,於秋葉原轉乘總武線至亀戶,於此站開始另一條鐵道-東武亀戶線的旅程

東武亀戸線由東武鉄道經營,自亀戸站至曳舟站,全長3.4公里,共有5站,由於路線不長,因此採用兩輛編成的東武8000型電車運行,一天會有三個編組在路線上運行,平均7-8分鐘一班列車。在東京地區可以見到兩輛編組運行的電車也是少見。至於一開始會接觸到這條鐵路的原因是因為AKB48的一個冠名節目「AKB48、最近聞いたかも?」當中,有一期的外景就在這條鐵路上,而該期節目是和「散歩の達人」這本雜誌連動,當中介紹了東武亀戸線周邊的一些景點與店家,而這條鐵道也吸引了筆者的興趣,因此安排了一趟亀戸線之旅,順便來一趟聖地巡禮

筆者抵達亀戶站後,時間已接近中午,於是決定先去吃午餐


筆者於站前隨意找了一間拉麵店,這間名為「日高屋」的中華食堂,為關東地區區域限定的連鎖店。由於是午餐用餐時刻,因此店內還不少上班族

筆者點了一份一碗拉麵一份炒飯與一份豆腐,會點豆腐的原因主要是天氣有點熱,冰涼的豆腐多少也可消暑一點;炒飯吃起來香氣足夠,裡面也有蛋有肉,挺不錯的,不過由於點的是小碗,因此算當配菜在吃;拉麵的部分是味增拉麵,上面加上了許多豆芽菜,爽脆的口感搭配Q軟麵條吃起來有著不同的感受,湯頭也不會過鹹。而且這樣也才1000日幣出頭,對上班族來說的確算是午餐的好選擇。在吃飽過後,筆者前往下一個景點-亀戸香取神社


亀戸香取神社建於西元665年,其入口就位於馬路旁邊,自亀戶站出來走路約10分鐘即可抵達


進入到神社內的景象,有個廣場,一旁有著幾棵樹木,造訪時還有一些當地居民在此休息


神社中的「亀戸大根之碑」,過去亀戸地區以出產蘿蔔聞名,不過在都市發展之下逐漸消失,後來在地學校開始在校園內重新種植,而為了紀念亀戸大根的歷史,於1999年設立該紀念碑


節目也有於該處取景,記得還是第一個介紹的景點


神社本體,該神社祭拜的是経津主神,在日本史書中記載為武功之神,因此許多人會來此處為自己所支持的運動選手祈求參拜


神社另一側靠近商店街的入口,一旁盛開的櫻花點綴著鳥居,儼然是一幅經典的日本風情。而外頭的商店街也是充滿著下町風情,而筆者下一個目的地則是一間煎餅舖


おしあげ煎餅本舗創業於1927年,店家座落在一處路口的街角旁,一開始筆者還找不到在哪,在詢問當地居民後才得知在何處,該間店主要販賣各種煎餅與菓子


節目也有來此取景,而筆者也買了伴手禮回台灣分送給親朋好友。結帳時,老闆看到筆者手中的雜誌問到說:「是AKB48 的粉絲嗎?看了這本雜誌而來的嗎,從哪裡來的呢?」。聽到筆者來自台灣,老闆說了一句感謝您的遠道而來。這間坐落在下町巷弄中的煎餅舖應該也少有外國人光臨吧


おしあげ煎餅本舗的招牌-亀戸大根煎餅,筆者買的是還有一個烏龜造形的醬油煎餅的版本。烏龜造形的煎餅外表塗上醬油,且有烤過,充滿香氣,吃下去有點像台灣零食「有田卷」的味道。蘿蔔造型的煎餅則是用和烏龜造型一樣味道的醬油煎餅做基底,上面加上微甜的糖霜,整體吃起來鹹鹹甜甜恰到好處,若是配上茶,應該是很不錯的點心,這樣如此特別的點心,如果有到亀戶時可以來買一包回家品嘗

在買完伴手禮後,筆者走回亀戶站旁邊的一處小平交道,在這裡即可拍攝東武亀戶線的列車,前面提到亀戶線路線與列車編組皆不長,因此在拍攝上也比較好處理,不過整條鐵路都是行走在住宅區中,攝影點比想像中少上許多


亀戶線均使用這款東武8000系電車,共有5組,一天會運行3組,該款車於1963-1983年間製造,共有712輛,為東武鉄道的代表車輛之一。亀戶線所運行的是兩輛編組的ワンマン對應車,圖中的是黃色塗裝,其實筆者覺得這塗裝其實頗像工程用車的XD


過沒多久又來了另一班車,這個角度剛好可以拍攝列車過彎,來的是復刻色的編組,原本昭和30年代的列車塗裝,如今在令和時代仍然塗在不同的車輛上運行著


列車抵達亀戶站之後沒多久即換端運行,由於路線不長,全線開完只需大概7分鐘左右,班距間隔則是在10分鐘左右

在拍攝完後,筆者回到亀戶站,準備開始亀戶線之旅。東武亀戶站就在JR亀戶站旁邊,穿過站房後即可以見到月台


而月台也是「散歩の達人」雜誌的封面拍攝地,筆者拿出雜誌試著將封面對到月台實際的角度,可惜不太成功。封面的三位AKB48成員由左至右分別是:倉野尾成美/小栗有以/大盛真歩。在拍完照後沒多久列車即進站了,上了列車後列車準時出發,短編的列車穿梭在下町中,在晃了幾分鐘後,即到了下車站-小村井站


小村井站售票口旁邊貼著一張亀戶線車輛圖鑑,上頭有著亀戶線上奔馳的8000型電車的所有塗裝。出了小村井站後,沿著街道走,街道上人車並不多,有種悠閒的氣息,也沒有見到太多的高樓大廈,十足的下町風情。而筆者於此站下車,則是為了去兩間雜誌上介紹的店踩點


首先抵達是這間名為-「Off Coffee」的咖啡廳,該間咖啡廳就座落於平交道旁邊


雜誌來此採訪時,成員就是坐在背景中的這張椅子上,這間店有名的是鯛魚燒,可惜當天筆者午餐吃得比較飽,且接下來還有吃東西的行程,於是點了一杯冰的可可外帶


坐在店內的椅子上即可看到外面的平交道,不得不說這樣還真的頗有意境的,要是有時間的的話,來這裡點杯咖啡跟鯛魚燒,坐個一下午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下一家店離咖啡廳不遠,這間位在轉角名為「たこ焼き・たこせん AKATSUKI」的章魚燒店,這家店由一對來自夫婦經營,標榜正宗關西風味,店內有原味醬汁,醬油美乃滋,青蔥三種口味可選擇,筆者點了一份8顆400日幣的醬油美乃滋口味


店內有提供椅子可以坐下來,而筆者的章魚燒做好時,老闆還附上了一杯冰涼的麥茶。章魚燒本身皮相當薄,跟台灣吃到的感覺不一樣,裡面的章魚相當Q彈,外頭還加上了獨門醬汁,味道酸酸甜甜,吃起來相當美味,要不是真的太燙,筆者應該馬上就吃完了XD


老闆與老闆娘看到筆者拿著雜誌,問了筆者是不是AKB48的粉絲,筆者回答是,老闆與老闆娘還拿出了當時來店裡採訪時所拍攝的照片,甚至還送了筆者一些紀念品,也問了筆者從哪裡來的,筆者也回答了台灣,一個外國人因為AKB48而來到這裡,應該也是少見吧。雖然這家店雖然不大,但其美味的食物和熱情的老闆夫妻,絕對是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店家之一


在吃完兩家雜誌介紹完的店家後,筆者回到小村井站,準備搭車前往終點-曳舟。小村井站前後都是平交道,其月台長度也是只有設計給兩輛編組的電車長度而已


小村井開車後,列車繼續穿梭在下町的房舍中,接著爬上了一段高架路線,一旁平行的則是東武鉄道的晴空塔線,終點曳舟也映入眼簾。雖然雜誌上介紹的店家不只有筆者造訪的這幾家而已,不過礙於時間的關係,其他未造訪的店家只好作罷

一天走訪了兩條下町風情的鐵道路線,這兩條路線除了路線本身吸引筆者外,荒川線是筆者童年印象深刻的一條路線,東武亀戶線則是筆者現在所喜歡的偶像曾經造訪過的路線,兩者除了鐵路外,還多了一份完成內心目標的地位,這兩條不同於一般印象中的東京的路線,也適合安排個半天來造訪,體驗東京的下町生活

隨著歸國的時間將近,筆者接下來僅安排了一個景點-東武博物館,而晚上則是到秋葉原進行最後一晚的巡禮,而下一篇部落格也將此趟日本行畫下句點

閱讀上一篇:いすみ鉄道
閱讀下一篇:東武博物館+回台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行2024vol.2 DAY9 くろがね線

比較不一樣的機關車-全台現役私有調車機一覽

日本行2024vol.2 DAY4 王滝森林鉄道 林鉄フェス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