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2 DAY4 王滝森林鉄道 林鉄フェス2024
日本行2024vol.2 DAY4 王滝森林鉄道 林鉄フェス2024
在木曽森林鉄道結束運行後,大部分的車輛都遭到拆解,而部分車輛則是保存在各處,在一群有志之士的奔走下,開始了車輛的保存活動,起初僅有幾台機關車在一段路線上動態保存,隨著組織壯大,現在變成了擁有一圈軌道以及數台機關車以及モーターカー還有各式客貨車,以及每年定期舉辦運轉會的規模,這就是りんてつ倶楽部以及王滝森林鉄道。其舉辦的林鉄フェス活動一直都是森林鐵道年度盛事,今年筆者在KII桑的邀約下,有幸參加今年的活動
10/6 早上七點
在木曽福島的旅館用完早餐後,筆者與KII桑以及KII桑朋友們,一共七人,分成兩台車,自旅館出發前往林鉄フェス2024的活動現場。路上還造訪了幾處廢線跡與保存車,同樣礙於篇幅,在此不展開贅述,另有一篇文章敘述
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車程,筆者一行人來到了林鉄フェス2024的活動會場-松原スポーツ公園。在停車時筆者注意到有不少來自日本各地的車牌,看來這場一年一度的盛事,吸引了全日本的森林鐵道愛好者,甚至連來自台灣的筆者都前來共襄盛舉。而除了自行開車外,活動當天也有開行巴士往返活動現場至上松站之間
林鉄フェス2024為りんてつ倶楽部以及王滝村共同舉辦,りんてつ倶楽部起初為1985年時,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同協助進行私人保存車輛的維護,後來因諸多原因,該活動被迫停止,但該協會已經對森林鐵道車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在1991年與王滝村的教育委員會合作,開始在過去木曽森林鉄道的田島停車場開始進行車輛動態保存與修復
最初僅有一段軌道用來進行車輛的保存與修復,後來在因緣際會下,將保存地點改到了不遠處的松原スポーツ公園,也就是現在的活動場地。在離木曽森林鉄道廢線後的25年,森林鐵道的機關車再次奔馳在王滝村,還將原本散落在王滝村各處的車輛,以及一些其他地方搬回來的車輛加入動態保存的行列,而在王滝村公民館祭以及林鉄フェス等活動時,也會將這些機關車開出來運行
筆者一行人來到會場入口,入場為免費入場,而在入口附近的廣場也有許多攤販販賣食物飲料等。入口旁邊一塊看板上面寫著當天的「時刻表」,從運材列車到載客列車都有
在入口填好問卷後,工作人員遞給筆者一張整理券,原本以為是要用來抽客車搭乘體驗用的,結果在客車體驗時又另外再抽一次。直到中午時,一問之下,原來是可以領紀念品的,紀念品是一個上面刻有機關車與運材車的徽章,挺可愛的
在入口旁邊還有一排各個森林鐵道保存會的攤位,筆者在前一天中有見到的小坂森林鉄道的攤位前駐足。看著桌上場景跑著的機關車模型,著實相當可愛,現場也有販賣成品,原本想買個一台的,不過想了想還是別幫自己再挖新的坑了,最後買了兩本書還有資料夾
旁邊另一攤還有販賣HOe的森林鉄道模型,モーターカー跟吊車相當吸引筆者的注意力,不過販售的是套件,需自行加工上色,雖然也有完成品的機關車,不過想想還是跳過,但車子是真的做得不錯
走到展望台旁的軌道,機關車發動引擎蓄勢待發。這台車為編號No.132,1960年由酒井製造,重5噸,現役時期先後為上松以及王滝営林署所屬。在木曽森林鉄道廢線後該車被保存在公園內,後來修復動態運轉,目前為王滝村所有
展望台旁邊設有月台,除了供上下車外,開幕儀式也在此舉行,後方停著的就是當天的首班運材列車
在展望台後面還有一組展示車。機關車為編號No.95,為酒井製造,製造年份不詳,重5噸。過去被保存在奈良井站旁的停車場,後於2023年時與同個場地的運材車與客車,一同搬運至王滝森林鉄道保存,目前尚待整備
擔任第一班運材列車本務的是編號No.142的機關車,該車為1979年由北陸重機製造,重5噸,原本為位於富山県的立山防砂軌道所有,該路線軌距為610mm,因此轉至木曽森林鉄道後改為當地的762mm軌距,為木曽森林鉄道最後引進的一批機關車,可動態運行,為りんてつ倶楽部所有
筆者走到車庫旁,旁邊的桌子上擺著當天的運行圖,上面清楚畫了各班車的預計運行狀況,而在機關車牽引的列車後面都會跟著一台モーターカー運行
在桌上還擺著一個捐款箱,雖然入場免費,但筆者看著這些可愛的森林鐵道車輛,看到他們還能在軌道上繼續行駛,心中不免想盡點綿薄之力,從錢包裡掏了一些錢捐獻,希望這個保存活動能繼續延續下去
筆者走到車庫旁的小山丘上,在晨光的照射下,每台車顯得更加漂亮,小巧的車體則是顯得相當可愛
最左邊下橘上棕的関西電力所屬的モーターカー,編號No.1,該車現役時期為負責関西電力所屬的三浦水壩物資與人員輸送用,1975年由岩崎レール製造,噸位不明。後於1979年時與兄弟機No.2改配至黒部峡谷鉄道使用,後來隨著黒部峡谷鉄道引進新型モーターカー,兩台來自木曽谷的モーターカー也面臨報廢,No.2報廢後已經解體,而No.1則在1999年時被りんてつ倶楽部購入,並且修復至可動態運行,目前為りんてつ倶楽部所有
中間塗裝綠色以及奶油色的則是編號No.4的小型モーターカー,為1950年由酒井製造,重1.5噸。該車落成後配置在薮原営林署,後來轉移至王滝営林署,在木曽森林鉄道廢線後,該車被靜態保存在王滝村,後來修復至可動態運行,目前為王滝村所有
最右邊的則是編號No.14的大型モーターカー,為1952年由酒井製造,重1.5噸。該車現役時期配屬在王滝営林署,廢車後先是被滋賀県的買家買走預計動態保存,不過後來計畫作罷,後來轉給千葉県私人收藏,最後在2005年送至王滝村,並且修復至可動態運行,目前為りんてつ倶楽部所有
後方的客車則是編號No.12的B型客車,轉向架的部分由兩台運材車組成,現役時期為王滝営林署所有。後來被保存在滝越村一處名為水交園的地方保存,後於2009年搬移至王滝村,可動態運行,目前為王滝村所有
車庫旁邊還放著許多待整備的車輛,如罐車與客車等,當中最引入注目的,莫過於那台有著吊臂的吊車了
該車為1955年由協三工業製造,編號No.11,吊車的主要做為集材等作用,在木曽地區曾經擁有兩台,其中一台廢車後被民間買去當一般吊車用,現已拆解,王滝森林鉄道這台成了唯一一台留世的吊車,希望有機會能看到整備完成的樣子
在車庫旁還有一個除雪車,製造年份與廠商皆不詳,作用為下雪時掛在機關車前面除雪用,該車廢車後轉讓過多手,後於2005年時送回王滝森林鉄道,目前則是處於放置狀態
看著時間差不多,筆者一行人紛紛就定位準備拍攝,由於路線距離不短,因此大家分別去找各自想取景的角度,筆者則是挑了剛出展望台的直線段卡位。看著運材列車緩緩通過,有種不真實的感覺,畢竟能在令和見到運材列車動起來,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情
列車行駛速度緩慢,拍完一張還能馬上跟著列車跑轉移陣地再一張,筆者來到車庫前,這段路線為彎道,而且還有全順光
由於運材列車只開到路線中段,也就是地圖上標註的「競技場裏」,該地沒有股道可供調頭,因此在列車後方還跟了一台機關車做回程列車牽引用,看起來很像過去糖鐵出現的「限時通過」
等到運材列車到目的地後,就換跟在後方的No.132做本務牽引了,這段路線旁邊就是長著茂密樹叢的山壁,頗有森林鐵道的氛圍。而這段路線也被稱為「山線」,當初公布運行區間時,雖然也有人反應這段區間因為樹叢會蓋住陽光而不好拍攝,不過筆者認為這樣才更有森林鐵道的氛圍
小小的No.132拉著兩台運材車,緩緩開過,這款酒井製造的5噸機關車曾被廣泛用於各條支線,跟運材車比較起來,機關車還真的是小得可愛
跟在後方的No.142在運材列車過後也到了車庫,不過沒有像運材列車一樣開回展望台,而是過了道岔後倒車停進車庫內準備和客車連結
在No.142入庫後,換No.132推著運材列車停到側線。第一梯次的運材列車入庫後,換到第二梯次的列車出庫,第二梯次的列車為No.142以及関西電力的モーターカー
No.142與客車先行離開後,換関西電力モーターカー出庫,這台車是筆者最喜歡的一台,除了外型可愛,還有兩顆圓滾滾的頭燈,外加配色也很對筆者的口味
接著幾台車輛也移出車庫,這台黃色的機關車編號為No.84,1950年酒井製,重7噸。新造時為野尻営林署所屬,後轉屬至上松運輸営林署,因噸位較大,因此被用在本線的列車牽引上,該車特色為前方有「林道」兩字,不過在老照片中也曾出現前方是「編成」兩字。退役後被送至岐阜県一處鐘乳石洞欲做觀光列車使用,後來計畫取消,於1999年送回王滝村,後於2016年動態修復,目前為りんてつ倶楽部所有
跟著出庫的還有這台編號No.68的小型モーターカー,該車為1963年由岩崎レール製造,在木曽森林鉄道鉄道王滝本線廢止廢止後,曾被人拍到轉被造林事業所所用,用來搬運物資,廢車後於1980年被保存會從廢鐵商買走,於2011年轉贈りんてつ倶楽部,並且修復至可動態運行,目前為りんてつ倶楽部所有
関西電力モーターカー車庫後跟著客車來到展望台旁的月台,由No.142牽引的客車則是載運貴賓用,関西電力モーターカー停在旁邊的股道,這張圖可以看的車尾設有兩扇門可以打開從後方上車,整體設計就跟一台汽車一樣,不過差別在門上也有兩顆頭燈
回到展望台時,正好開始宣布進行客車乘車體驗的抽選,抽選方式為排隊取60人進行抽選。筆者與KII桑及幾名友人一同進行了抽選,當中還有一名剛剛認識來自名古屋的KII桑友人,聽到筆者來自台灣,便相當有興趣的聊起天來。進行完抽選,在等待結果發表前,筆者又自行去拍攝返程的客車
筆者來到一座小高地,上頭已有許多同好卡好位,筆者找了個空隙,並且與前方的自備梯子同好確認不會影響到彼此後,客車編組就緩緩開來了
在等待モーターカー抵達時,剛剛那位跟筆者確認的同好認出了筆者,原來是彼此在推特上有追蹤的同好,兩人聊起天來,接著還熱情的將梯子讓給筆者站,原本還覺得不好意思想婉拒,不過在對方的熱情下還是不好意思的借用了一下
待モーターカー進入側線後,客車編組即往月台開去,這樣就完成了調頭
要將モーターカー進行轉向,首先先從車上取下轉向裝置,也就是一個小轉盤放在軌道上
在筆者就定位後,関西電力モーターカー也緩緩開來,小小的車身跟前面兩顆頭燈真的好可愛
拍完直幅還可以再換橫幅,小台的モーターカー跟貼著山壁的路線,讓筆者想起之前曾經看到該車現役時期的照片,還真的有回到現役時期的感覺
在和那位借梯子的同好聊了一下天,還拍了張合照後,另外又順便認識了兩名來自東京的同好,看了下時間,是該回去看抽選結果了,於是筆者道謝後走回展望台旁的月台
走回展望台後,換No.14的モーターカー開了出來,這梯次的客車與モーターカー皆有開放乘車體驗
原本筆者抽到的號碼沒有在當選名單上,但沒想到KII桑那位來自名古屋的友人居然將抽中的名額讓給筆者,真的非常感謝。順帶一提,在下午的乘車體驗中那名友人又抽中了一次,同樣讓給了KII桑的的其他友人,人真的好好啊
最後筆者和另一名友人上了車,客車空間比筆者想像中的還大了一點,椅子是橫排的木頭椅
待乘客上車後,列車鳴笛出發,從展望台開車後,先是經過了車庫,接著開過一個C型大彎來到山壁邊。車上的工作人員說到,窗外的就是御獄火山,曾在2014年時發生過噴發,目前為日本監控的活火山之一
列車所經之處,除了可以看到許多同好在拍攝外,還有小孩子在追著火車跑。當年木曽森林鉄道還在行駛時,除了提供當地居民搭乘外,還有開放本線提供登山者搭乘,當年還特別囑咐「不保證生命安全」,不過能搭乘森林鉄道在山谷中穿梭,感覺還是挺不錯的。如今上車已經沒有生命安全的疑慮,客車也不再載運居民與登山客,但坐在動態保存的客車上,讓人還是不免想像起那個年代的感覺
到了位於終點的管理棟,這裡設有簡易月台可以上下車,同樣也有在此等候排隊上車體驗的民眾,不過在回程列車開車之前,列車還要先調頭
列車先往前開一小段後就有一條可供調車的側線,No.142先將客車拉進股道,接著解連往月台的方向開過道岔
過了道岔後,等待調車人員用旗幟做信號引導,接著後退接上客車
在調車完成後,モーターカーNo.14也緩緩抵達,在調車人員的引導下開進另外一條股道,不過有趣的是,モーターカー車上的乘客沒有下車,而是一起進到側線
筆者來到路線旁,原本想找個地方拍客車,不過路線旁邊的同好不少,只好隨便找了個點拍,這樣的編組感覺做成模型挺適合的
在モーターカー到之前,總算是找到了一個想拍的角度,モーターカーNo.14綠色的塗裝剛好跟一旁的樹林相映襯
モーターカーNo.14後方的空間是開放式的,蠻有小貨車後面貨斗加裝棚子的感覺,而且還有一顆小尾燈
回到車庫前,客車已經入庫。而工作人員正在用人力將モーターカーNo.68調車,讓筆者想到前一天在赤沢森林鉄道時,也是用人力將小型モーターカー推出展示,可能是車子小所以不重才能這樣用吧
接著モーターカーNo.14倒車回到車庫,兩台モーターカー停在一起,頓時顯得出モーターカーNo.68的小台
另一邊兩台機關車也是對比組,分別是7噸的No.84以及5噸的No.132,也是一大一小相當明顯。而下一個梯次的運轉列車則是No.84+罐車以及モーターカーNo.4
眼看時間到了該發車的時間,No.84拉著三台罐車自車庫出發,三台罐車裡面前兩台是鋼製底盤,最後一台則是木造底盤。在過去森林鉄道還在運行的年代,如果位於山裡的村莊或是車庫需要用油,就是用油罐車運送的,在當時也是相當重要的車
在車庫前筆者與KII桑會合,於是便提議到山壁旁的路線拍攝油罐車。到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罐車只開行車庫至展望台這段路線,筆者一時沒注意到白跑了一趟,還跟KII桑說了不好意思,不過好在後面運行的モーターカーNo.4還是有開到管理棟,不至於白跑一趟
由於是倒退運行的,因此駕駛需要像開倒車一樣,全程轉頭看著後方開車,老實說如果開長距離還蠻累人的
過不了多久モーターカーNo.4又開了回來,不過可惜的是沒開頭燈,不然應該更好看的
筆者和,KII桑回到車庫前與其他成員會合。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了,所有的車輛均回到車庫休息,因此可以見到所有車輛在車庫前一字排開,這些森林鐵道車輛在老年能被人呵護著也是最好的歸宿了吧
筆者一行人來到展望台,準備拍攝接下來的モーターカー轉向展演。正當大家就位時,突然聽到軌道上有車輪的聲音傳來,一看原來是鐵道自行車,王滝森林鉄道平常就是利用這圈軌道來開放觀光客進行鐵道自行車的體驗的,當天因為有車輛運行的關係,只開放中午時段體驗
接著登場的就是用來進行轉向展演用的モーターカーNo.84了
接著將モーターカー推上轉盤,取得平衡
然後再四個人一起將車輛轉動,最後將車輛推回軌道上,再將裝置收起,就大功告成了
後來又加碼表演了一次,所以最後モーターカーNo.68方向沒有改變,退回去車庫了。這種轉換方向的方式應該僅限於小型車輛吧,如果大型車輛的話,應該光找到平衡都有小困難了
午餐時間筆者一行人來到廣場,這裡有販賣便當,飯糰,拉麵等。筆者買了一份便當,不過座位有限,所以和KII桑在旁邊找了個地方坐下,KII桑則是買了咖哩飯,還笑著說到幸運地買到了最後一份
便當主菜是雞肉,有先醃漬過再烤過,吃起來香氣足夠且肉質還是相當嫩,搭配上一些醃菜,左上角的則是由香菇和肉煮成的,還帶著勾芡,吃起來有台灣便當會出現的配菜的感覺
吃完便當,筆者和同行的友人以及KII桑來自名古屋的友人聊起天來,他們還拿出了介紹台灣鐵道的雜誌,當中最有興趣的莫過於虎尾的糖鐵了,畢竟載運甘蔗的糖業鐵道,在南大東島的路線結束運行後,在日本就已經絕跡了
筆者又再買了一份飯糰,分別是昆布跟柴魚起司的,昆布的鹹味配飯剛好,而柴魚起司更是讓筆者驚豔,原來柴魚跟起司居然這麼配
除了KII桑及友人外,另外筆者還有一名之前在推特上有追蹤的日本同好-A桑,在行前就有聯絡筆者說當天也會參加活動,在用完午餐後,筆者也去找該名同好。該名同好當天自岐阜県高山地區前來,過去就經常看他貼來台灣的照片,這還是第一次和他見面,見面後聊了一下天,這才知道原來是來台灣出差的。而且原來他居住的飛驒市,與台灣的新港是姐妹城市,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平原,這段姐妹城市的情誼還真的是讓人意想不到
與A桑暫別後,筆者來到運材列車的終點處等待,用直幅的方式拍攝,更有列車行駛在山谷之間的感覺
而且這段路線還有全順光,列車靠近時,快門聲也隨之此起彼落
後方跟著一樣是去程的本務No.142。拍完運材列車後A桑與筆者道別,一問之下原來他的目標是運材列車而已,拍完就打道回府了,在留下合照後筆者也與他道別
高山地區感覺也是個不錯的地方,而岐阜県也有幾條筆者有興趣的地方鐵道,而且小坂森林鉄道保存会也在那,有時間再去造訪吧,不知道下次與那位同好是會在台灣還是高山地區相遇呢?
下一趟的載客列車,筆者則是來到終點等待,在抵達終點前會經過一段綠地,想在這裡取景看看。從這張照片也能發現,路線在此呈現S型,同時也有一點坡度
路線旁邊有用木樁以及繩索隔開,不過整體來說不影響構圖,拍起來還是不錯看
跟在後頭的是モーターカーNo.4,拍的當下覺得像是汽車後車廂一樣,後來回家整理照片時,又覺得像怪獸電力公司裡的大眼仔,圓潤的車體跟那面窗戶,在筆者潛意識當中真的有種相似感
跟在後頭的モーターカーNo.4筆者就覺得好取景許多,畢竟車子本身就小台,搭配上後方漸漸轉紅的樹木,十月也該是秋天到來的時候了
接著筆者走回展望台前,找了個角度蹲下,剛好帶進後面的山,過去那個還在載運旅客的森林鐵道,或許就是這種感覺吧
跟在後面的モーターカーNo.4也緩緩抵達,原本想說繼續拍,正在思考接下來怎麼取景時。KII桑的聲音自筆者身後傳來,告知筆者接下來還有其他地方要去,於是先收拾裝備,與KII桑及同行友人回到車上
離開前,順手拍下一張軌道的照片。遠方的山脈在此不知道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了,森林鐵道或許只是在這當中存在了幾十年的時間,但在當地人的心中已經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存在了,也因如此,才會有人想投入保存森林鐵道,讓後世知道這段曾經的歷史
而在離開會場後,筆者與KII桑一行人再度踏上尋找廢線跡以及保存車的旅程,其中還去找了過去的森林鐵道職員。當然礙於篇幅關係就不在此展開,另有一篇文章敘述
下午五點,在與KII桑一行人於木曽福島站道別後,筆者再度搭上特急しなの,繼續接下來的行程。列車自木曽福島站發車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筆者也隨之闔眼休息,等到醒來時,列車已經出了山區,隨著外頭的建築物逐漸增加,晚間七點時,列車已經抵達了終點名古屋站
筆者於名古屋站轉乘東海道本線的快速列車,抬頭就看到了SKE48的廣告,該團體是AKB48在名古屋的姐妹團,值得一提的是,廣告中央的成員-末永桜花本身也是相當喜歡鐵道
自名古屋站發車後,20分鐘不到就到了筆者的下車站-大府,下榻的旅館位於車站前面,一樣是間簡單的單人房,這趟下榻在大府,則是為了隔天要拍攝衣浦臨海鉄道
安頓好行李後筆者外出吃晚餐,到了一家拉麵店,點了一份沾麵與雜炊。沾麵就和過去吃過的一樣,味道濃郁的湯頭沾在麵上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而雜炊則是將沾麵的湯頭加入米飯,再加熱過後食用,用陶瓷碗加熱過後的米飯有些帶著鍋巴,配上濃郁的湯頭,吃起來相當美味
過去筆者曾在許多書上看過當年森林鐵道的運材列車在山中穿梭的畫面,不過從來沒有想過,在令和時代的日本,自己能親眼見到森林鐵道運材列車真的在眼前活了起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機關車與モーターカー一同運行,這種美夢成真的畫面,得感謝這些喜歡森林鐵道的人們,出錢出力保存這些車輛,讓這些森林鐵道的車輛們能繼續奔馳在軌道上,對於喜歡且認為重要的東西,付出自己的心力去保護,這才是真正的喜歡吧
先後探訪了赤沢森林鉄道與王滝森林鉄道署林鉄フェス後,這趟旅程在KII桑的安排下,筆者還造訪了許多過去木曽森林鉄道留下的遺跡,除了探訪這些遺跡與保存車外,還去探訪了一位過去的司機,這段在長野山中的森林鉄道之旅,最後就用探訪過去木曽森林鉄道遺跡的行程來做結束
敬請期待
點此閱讀上一篇:赤沢森林鉄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