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1 DAY5 吉備線-尾道
日本行2024vol.1 DAY5 吉備線-尾道
日本古代中国地區被分成山陽以及山陰地區,山陽這側靠瀬戶內海,山陰這側這靠日本海。而位在山陽地區的岡山,又因自1989年起,晴天及降雨量不足1mm天數最多的地方,因此得到了「晴れの国」,這個稱號,從這幾個名字看起來,筆者這趟旅程在山陽以及岡山地區的行程,應當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然而事與願違,不但連太陽都沒見到,反而幾天下來大部分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不過天氣雖然不給力,但行程依然繼續跑,岡山地區除了前一天造訪的津山線外,還有一條非電氣化的路線-吉備線,同時也安排搭乘山陽本線南下前往尾道,算是在這次旅程中,多少帶有觀光性質的一天
3/24 早上七點
和前一天一樣,筆者跳上倉敷前往岡山的電車,窗外一樣飄著雨,讓三月天的早晨又濕又冷,這時都慶幸車上開著暖氣,伴隨著115系的馬達聲,列車駛抵了岡山
下了車即看到對向月台出現了不一樣的身影,原來是国鉄一般色的キハ40,前一天造訪津山線時這台並未上線運轉,沒想到隔天就出來上班了。雖然這台車有機率會行駛吉備線,但行駛區間還是以津山線為主
另一頭的瀬戶大橋線月台上則停著湘南色的115系。湘南色顧名思義就是過去運用在湘南地區電車採用的塗裝,深綠色與橘色的搭配相當經典。同樣也是筆者小時候對日本電車前幾有印象的塗裝之一,雖然不是在湘南地區遇到,但能親眼見到也算是滿足了
岡山站最靠近後站的則是今天要搭乘的路線-吉備線的月台
吉備線開通於1904年,起點為岡山站,終點為伯備線的総社站,全長20.4公里,全線單線非電氣化區間,該線與山陽本線平行,同時也被暱稱為桃太郎線,路線顏色也為桃色
吉備線自岡山開出後,先是向右彎去,接著在岡山市市區內行駛,途徑幾個通勤站,接著跨過一條河川後,路線再次向右彎去,而左右車窗外也能見到山,頓時有了地方線的感覺,隨著列車繼續前行,到了筆者的第一個下車站-吉備津
一下車就看到對向開往岡山的列車發車,仔細一看發現居然是四輛編組,由於當天是假日,因此會在早上通勤時段出現長編頗讓筆者感到意外
吉備津為一座無人站,配有兩座月台與兩條股道供會車用,站房本身也相當小巧,外頭為一座安靜的小社區
吉備津站附近最有名的莫過於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的吉備津神社,從車站走路也僅需十分鐘就可抵達,不過筆者當天並未安排前往造訪,僅在此站外簡單找了個攝影點拍攝キハ而已
當天天氣雖未下雨,但天空還是灰濛濛的,不過這也產生了一個好處,那就是沒有逆光的問題。兩輛編組的キハ47緩緩開過安靜的小社區,在引擎聲與平交道聲都離去後,又只剩下了鳥叫聲
在吉備津僅拍攝這班車而已,而筆者在回到車站的路上也順道在附近晃晃,同時發現許多水溝蓋上有著桃太郎的圖案,畢竟說到岡山讓人聯想到莫過於是桃太郎了
回到車站上車後,開進月台是剛剛見到的四輛編組,上車後意外發現居然是改過座椅的キハ47。長條椅的柴油客車讓人想到的莫過於キハ30了,不過沒想到西日本的キハ47也有改造成這樣的車,或許是為了對應通勤人潮做的對策吧
而其他幾節車則為キハ47常見的座椅配置。而其實西日本所屬的キハ40系列也做了不少更新設備的工程,像是車內加裝冷氣,將車頂的通風器拆除,車體更新等工程,而過去各地區特有的地域色也在2009年起,為了節省塗料成本而陸陸續續改為首都圈色。雖然首都圈色經典且好看,但沒了各地的特色地域色總是少了點趣味,不過也不是每個地域色都好看,像是岡山地區灰色的津山鉄道部色筆者就不是很喜歡,但鮮黃色的広島色筆者就很喜歡,只能說有一好沒二好吧

吉備津下一站即是筆者的另一個下車站-備中高松。該站一樣設有兩座月台與兩條股道可供會車用,筆者在月台上拍攝離去的列車
備中高松站外頭就是国道180号,比起吉備津站算是熱鬧許多,不過依然是無人站。一早自旅館出發時,筆者發現傘壞了,想著路上便利商店買把新的,不過沒想到跑了好幾家都沒賣折疊傘,最後是在離備中高松站步行約十多分鐘的便利商店才買到,買完傘走去拍攝點的路上,也開始飄起細雨,還真是剛剛好啊
攝影點位於一座天橋上,這座橋跨過吉備線與国道180号
往総社方面的列車開進備中高松站,站內則還有一班開往岡山方面的列車正在等候會車
岡山地區的キハ40系列,近年逐漸換上LED頭燈,而圖中也能看到拆除了通風器僅剩水箱與冷氣的車頂
在拍攝完列車會車後,看時間還有接近一小時,於是筆者前往備中高松站附近的一處知名景點-備中高松城跡。自拍攝點步行前往約十多分鐘,路上還會經過一處相當大的鳥居,那是遠處的最上稲荷的大鳥居,該寺廟距離較遠,因此不在行程內。不過之前筆者曾在日本人的部落格中看到,該寺廟過去曾有搬運機具的軌道,目前還有留下些許遺跡,有機會再去看看吧
備中高松城目前已無城堡的樣子,只剩一片遺跡,然而這裡曾是日本戰國時代相當有名的戰役-備中高松城之戰的發生地。西元1582年,羽柴秀吉(豐臣秀吉)奉織田信長之命,進攻毛利氏配下清水崇治守備的備中國高松城。秀吉軍在進攻時將本陣設在附近的山上,並且接受部下的提議利用附近的足守川使用水攻的方式包圍城池,並且徵集軍民興建土提,引河水灌入周圍,加上正值梅雨季節,水攻高松城的計畫隨即奏效,整個高松城泡在水中
期間雖然毛利軍派遣部下前來支援高松城,但也礙於水攻而無法有效支援,高松城的情勢岌岌可危。而聽聞毛利軍派兵支援,秀吉軍也向主君織田信長請求支援,最後處於劣勢的毛利軍同意割讓領土,並且派遣使者前往和談,秀吉軍方面則除了接受土地割讓外,另要求清水崇治需切腹。而在交涉過程中,羽柴秀吉接獲主君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的消息,於是迅速與毛利軍和談,最後在清水崇治搭乘小船出城切腹後,秀吉軍打開堤防讓水流出,隨後即返回京都討伐明智光秀
目前城堡周圍為一座公園,旁邊也設有資料館。圖中為當年秀吉軍包圍高松城的示意圖
整座公園有許多池塘,當中種有蓮花,不過當天筆者造訪的季節不對,池塘中並未有蓮花綻放
筆者在公園中漫步,由於部分地區在整修,筆者繞了一圈才走到另一邊,另一邊似乎有著許多紀念碑,或許是紀念當時戰役發生的吧,不過筆者還發現到其中一座紀念碑上寫著日露戰爭(日俄戰爭),為什麼在這座戰國時代的戰役的發生地,會有一座近代戰役的紀念碑呢?
從城址可以見到遠處山上飄揚著一面白色的旗幟,那裡就是當年秀吉軍的本陣
不知道當年清水崇治見大勢已去,並得知自己需切腹時有什麼想法呢?
也不知道當年羽柴秀吉得知自己主君死於本能寺時,內心又有什麼想法呢?
歷史遺跡的存在,除了告訴後人曾經發生在此處的實跡外,或許多少也是給後人一個想像當年的空間吧
回到車站後,筆者繼續吉備線之旅。備中高松站的天橋看起來頗有年代感,和国鉄時代的キハ47相當搭配
兩班列車在備中高松站交會,此時也過了通勤時段,列車編組又變回了以兩輛為主
列車字備中高松站開出,左側是一片住宅區,右側則是農田,吉備線就像是兩者的界線一樣,劃分著兩地。接著路線往左彎去,再跨過一座鋼樑橋,筆者的下車站-足守站到了
該站只有一座月台與候車亭,下車的旅客不多也不少,車站外僅有一家還沒開門的章魚燒店,還有一家看起來是計程車行的地方,不過如要叫車需先打電話。足守站離附近的觀光景點還有一段路,車站附近只有幾戶民宅以及足守川,足守川就是當年引水水攻高松城的河流,不過現在看起來水流不大,或者當年是另一幅景象吧
筆者走到站外的鋼樑橋拍攝,足守川中有鴨子悠游其中,開往岡山的キハ47開過鋼樑橋,可惜橋樑較短,無法兩台車都拍下
在等待下一班前往総社的列車前,筆者回到足守站的公廁上廁所,不過沒想到這公廁相當「傳統」,馬桶是「直落式」的,且味道相當濃烈,要不是筆者肚子痛,不然還真的不太想在此解放,搞不好這廁所自吉備線開通以來都沒更新過了吧
足守站外的鋼樑橋也能拍攝,筆者拍攝完後即馬上跑進車站上車離開
自足守站開車後,隨著沿線的房屋越來越多,代表接近終點総社站快到了。抵達総社站後,筆者在此轉乘伯備線回到倉敷,駛進月台的是較新的227系,車內比起国鉄時代的115系可以說安靜不少,同樣也明亮許多,不過車內乘客不少,筆者就這樣一路站到倉敷站
抵達倉敷站後筆者自此轉乘山陽本線普通前往尾道,不過此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筆者誤看了列車時刻,導致沒順利轉乘,導致原定搭乘的列車已經開走了才發現沒搭到,原本想著去尾道吃午餐的,下一班車要半個多小時,只好先在倉敷吃
原本筆者先是去一家咖哩店,進門即可感受到咖哩的香氣撲鼻而來,不過店員告知目前客滿需等候一段時間,於是筆者到附近一家日式洋食。一進門即可見到吧台,後方就是廚房,老闆在料理食物,筆者點了一份漢堡排套餐後坐在吧台旁
店內似乎只有老闆一人打理一切事物,加上除了筆者還有幾組客人,就這樣看著老闆忙進忙出,筆者挺喜歡這樣看料理過程的,從食材變成食物的過程就好像在變魔法一樣,同時也從料理過程得知自己吃了些什麼東西,先在內心預想會是什麼樣的味道,上桌時吃下肚來應證是否和內心想的一樣
上桌前老闆將煎好的漢堡排放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接著淋上醬汁後端上桌。漢堡排裡的肉汁配上醬汁相當下飯,一口吃下,頓時覺得白飯份量似乎有點太少,光是漢堡排就能配上一碗飯了吧
吃飽後筆者搭上電車前往尾道,窗外下著雨,列車上開著暖氣,115系的馬達發出的呼嚕聲在此時變成像是催眠曲般,列車搖晃駛向前,筆者也閉上眼小睡片刻,等到睜開眼時,窗外已經能見到瀬戶內海了
尾道站位於一座彎道上,筆者下車後拍了張離去的115系,為了節省塗料成本,山陽本線的115系大部分都採用了黃色的塗裝,據說有代表著太陽的意思,不過這幾天下來見到太陽的次數屈指可數
出了車站就可以見到瀬戶內海的尾道水道,但當天下著雨,與筆者印象中湛藍的瀬戶內海,當天見到的是一片片灰濛濛的景象。尾道算是知名觀光景點,筆者在車站內也見到不少國外觀光客,走出車站外面有許多在販賣尾道拉麵的店家,雖然有在倉敷吃過午餐,但筆者還是走進其中一家店面點了一份拉麵來嚐嚐
尾道拉麵為當年一間由台灣人開設的拉麵店發明的,在醬油拉麵裡頭加上豬背脂,讓整碗麵的香氣更加濃郁。雖然吃起來有點小油,但醬油跟豬背脂結合在一起,但是讓人感覺有種肉燥的味道,還真的挺有台灣的感覺,吃起來比在日本常見的「台湾ラーメン」還要有台灣味許多
尾道市整座城市依山而建,旁邊緊鄰尾道水道,隔著水道的是向島,自山陽本線的前身-山陽鉄道開通時,這邊就是鐵道轉水路的重要轉運站。除此之外,依山而建的城市,也吸引許多電視劇,廣告來此取景,同樣也吸引許多觀光客造訪,而筆者造訪該處的原因,則是AKB48的姐妹團-STU48,曾在此拍攝MV,這次造訪尾道就是為了聖地巡禮
自車站外的階梯一路向上走,接著就是一條條巷道,在整座城市中蜿蜒,尾道的巷道大部分都像這樣,只能提供行人通行,加上有著許多階梯,車輛也無法進入,居住在這裡多少有一些不便吧,不過靜謐的氛圍倒是不錯
尾道有名的還有貓,在這座城市有許多貓,當天下著雨,筆者在一個角落發現到一隻貓窩在一旁,筆者看了他一下,但其一動也不動的窩在那邊,下著雨弄亂了毛也不為所動
在出發前筆者事先找好了當時拍攝MV的地點在哪,透過地圖導航一路向前,不過尾道的巷道實在蜿蜒,好幾次都偏離原定路線,加上沿路起起伏伏,走起來還真的有點運動量,負責這區域的郵差或快遞員應該更辛苦吧
在自車站走了15分鐘左右後,筆者終於到了。這扇門就是MV一開場出現的那裡,這部MV是STU48第二張單曲-風を待つ(等待微風),這首歌的MV在尾道拍攝,之前看完MV後就一直想來,如今總算如願以償
順著旁邊的巷道往下走,鏡頭也跟著成員一同前進
下一個鏡頭來到的是帆雨亭,尾道許多地方都設有這樣的小亭子,作為休息用,地方居民也會來此聊天聚會
接著走到外頭的階梯,MV的鏡頭也跟著成員一路往上,這段在MV中除了從地上的角度呈現,也用空拍的鏡頭呈現
接著來到MV最後一個鏡頭,一處廣場,而成員們也在這裡跳舞並且做結尾
這部MV採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整趟路走下來雖然不過幾分鐘,不過當時MV可是拍了好幾次,而且成員們不只是走這段路而已,當中還穿插著舞蹈動作,其辛苦可想而知,也是因為這樣,筆者才一直想來聖地巡禮
在山上即能聽到下方山陽本線的平交道聲,EF210正牽引著貨物列車通過,山陽本線作為貨物的運輸的動脈,貨物列車的數量還不少。順帶一提,前面提到的STU48單曲-風を待つ,這首單曲的Center-瀧野由美子本身也喜歡鐵道,其出身地為山口県,改天也去一趟山口吧
回到車站的路上筆者又見到一隻貓,筆者拿出相機拍攝時,還對著鏡頭看了一眼,筆者按完快門後,這隻貓就好像任務結束一樣,從一旁的小洞跑掉了
筆者沿著馬路走回車站,一旁就是山陽本線,想著離回去的車還有一段時間,來拍個115系再離開吧,於是找了個在彎道上的小平交道,這是一座只能行人通過的平交道,從旁邊就可以拍攝列車過彎的樣子
等到平交道響起時,沒想到開來的竟然不是黃色的115系,而是一組藍白色的柴油客車。這組車名叫etSETOra(エトセトラ),是行駛在広島-尾道之間的觀光列車,沿途行經呉線以及山陽本線,而在抵達尾道站之後,由於列車整備的關係,因此會回送至尾道以北的備後赤坂站,但時間接近再回送至尾道站,因此才會被筆者巧遇
這組車除了車籍從原本的キハ47改為キロ47外,前後的貫通門都被封起,但整體上還是可以見到原本的樣子,會巧遇這組車真的是意料之外,不過原本想要拍攝的115系,也因時間因素而作罷
回到車站後,月台上有著不少乘客,有些人提著大包小包,或許是要去福山轉乘新幹線的吧。不過此時車站廣播說,由於大雨導致尾道以南的山陽本線有樹木倒在軌道上,因此列車將有延誤,而筆者預定搭乘的電車從一開始的延誤,變成取消,月台上的人也慢慢增加,最後有列車進站時,已經晚了20分鐘左右
由於延誤的關係,列車上擠滿了乘客,不過正如筆者猜測的,許多提著大包小包的乘客在福山站下了車,不過同時也有不少乘客上了車,筆者則是趁上下車的時候找了位子坐下。列車自福山開車後,下一站為東福山站,這站延伸出一條專用線與山陽本線平行,接著又右轉鑽入一座隧道,這條線為JR西日本用來載運鋼軌的專用線,終點為一座製鐵工廠,鋼軌平車送進工廠後裝車再透過JR西日本的車頭牽引到各地進行鋼軌替換,這條專用線也有調車機,不過行駛屬於不定期,有機會再來看看吧
回到倉敷後,由於筆者居住的旅館沒有洗衣機,只好去洗衣店洗衣服,而在等待洗衣服的同時,筆者看了一下地圖發現離倉敷美觀地區不遠,打算前去逛逛
筆者先是走到一條像是老街的地方,當天飄著細雨,因此天色暗得很快,路上遊客也不多。原以為走到底就能見到倉敷美觀地區的運河了,不過走了一段發現似乎哪裡不對勁,拿出地圖一看才發現走錯了,只好順著路回去再換條路走
接下來總算到了倉敷美觀地區,這裡有著兩排傳統建物沿著倉敷川而建,白天還有遊船穿梭期中,晚上還會點燈,可以說是一個適合在各個時間造訪的景點
筆者來到此處,也是為了聖地巡禮,筆者的推AKB48的成員千葉恵里的寫真集就有在此拍攝。為了找到同一個角度,筆者先是確定是哪座橋,確定後接著在橋上拍了好幾張,最後雖然沒能拍到一模一樣的角度,但角度已經相當相似了
見到時間差不多了,筆者回到洗衣店拿好衣物,接著打算先回去放好衣服後再出來吃飯,洗衣店附近還有一間澡堂,原本還想著要不要進去泡一下,但想著還是先吃飯好了,於是繼續往旅館走去,路上看到一家燒肉店,想著來吃點好的吧,於是就直接走了進去
筆者點了幾樣菜與白飯跟啤酒,這家燒肉店主打的是一人燒肉,小小的烤爐一人就能享受燒肉的樂趣。不過最讓筆者喜歡的菜色是烤豬腸,本身已經有醃漬過,在烤的時候讓表面帶著微焦,接著沾上醬汁,再配上一口白飯,油脂醬汁與白飯在口中結合,最後當然還要配上啤酒,雖然這餐應該是這趟旅程中花費最高的一餐,但筆者相當享受
其實原定在尾道結束後,還要前往岡山地區的一條第三部門鐵道-井原鉄道,只是因為在倉敷的轉車失誤,以及在尾道遇到山陽本線延誤等因素而選擇跳過。但整天下來偏向觀光的行程體驗也不錯,吉備線雖然就在市郊,不過依然有著地方線的風情;尾道這座城市,雖然因依山而建的城市在許多地方依然有著不便,但也因此少了一些喧鬧,如果要說整天下來有什麼缺點,那應該還是天公不作美吧
在造訪完岡山地區的兩條路線以及尾道後,接著筆者安排前往的是位於兵庫県的北条鉄道與JR播但線,一條有著來自東日本的キハ40的第三部門鐵道以及一條有著「爆改」キハ41的地方線,各有其特別的風格,敬請期待
閱讀上一篇:津山線
閱讀下一篇:北条鉄道-播但線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