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1 DAY6 北条鉄道-播但線
日本行2024vol.1 DAY6 北条鉄道-播但線
キハ40作為国鉄時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柴油客車,其延伸出的如キハ47與キハ48等不同型號的車種,還有各種不同的番台,讓這款車遍佈在日本各地。在国鉄民營化後,許多車輛被JR各社繼承,然而隨著車輛逐漸老化,許多キハ40系列也到逐步廢車,廢車後的キハ40系列,一部分去了東南亞,一部分則被日本國內的一些中小私鐵收購。而目前運用最多キハ40系列的則是JR西日本,而JR西日本旗下也有不少改造版本キハ40運行著。而這次筆者造訪兵庫県的兩條路線,北条鉄道與播但線,他們各自有著不同樣貌的キハ40系列,彼此有著特別的魅力
3/25 早上五點多
這天筆者先是搭乘電車自倉敷抵達岡山,接著於岡山轉乘新幹線,前往兵庫。天氣一如前幾天的差,筆者於西明石站下車,在此站轉乘山陽本線的快速列車,雖然同樣是山陽本線,但明顯感受得到這裡的車比起岡山地區新上許多,幾乎見不太到国鉄車的蹤影
此時接近早上七點,漸漸有些通勤人潮出現,筆者上車後就這樣一路站到了下車站-加古川站,並且再於此站轉乘加古川線
加古川線自山陽本線加古川站分歧出去,終點為福知山線上的谷川站,前半段至西脇市的路線使用103系3550番台運用,為兩輛編組;後半段至谷川的路線則使用125系單輛電車運行
加古川線筆者過去較有印象的就是電氣化前使用各種柴油客車運行的景象,不論是常見的キハ40或キハ47,或是キハ30以及キハ37都曾是這條線上的常客,直到2004年電氣化通車後,這些柴油客車才轉移陣地,不過在民營化後加古川線的柴油客車,均塗上了綠色底加上兩三白色色帶條在車體中段的加古川色,這個塗裝倒是有點見仁見智了,筆者屬於不是非常喜歡就是
短短兩節車上有著不少學生,整列車大概八分滿的狀態,自加古川站開車後列車先下了高架橋,接著一路往市郊前進。加古川線為單線路線,因此沿線許多車站具有交會功能,自厄神站開車後,路線先是向左彎,接著開上一座鋼樑橋,下方的河流即為加古川,隨後又往右彎,一路與加古川平行,最後抵達筆者的下車站-粟生
列車與該站交會對向列車,雖然加古川線使用的103系3550番台,看起來跟普遍印象中的103系相差甚遠,主要是因為兩輛編組化而做了改造,並且還加上了貫通門,不過也算是令和時代最後奔馳的一批103系之一了
筆者於粟生站轉乘另一條第三部門鐵道-北条鉄道。北条鉄道全長13.7公里,起點為粟生站,終點為北条站,最初為播州鉄道於1915年開業,後於1923年讓渡給播丹鉄道,直到1943年收歸國有,改為国鉄北条線。隨著国鉄末期的一系列改革,北条線這條地方線被劃分在特定地方交通線內,在存廢問題之際,最後由地方政府出資於1984年成立第三部門鐵道公司-北条鉄道,並於1985年正式移交管理
北条鉄道的月台就在加古川線月台旁,停在月台旁的是フラワ2000形柴油客車,共有三台,由富士重工業於2000-2001之間製造,為該公司的LE-DC系列車。フラワ2000形的フラワ指的是沿線加西市的植物園-兵庫県立フラワーセンター,而2000則是導入年份,該款車分別於2000年與2001年分別導入一輛,而圖中該車為フラワ2000-1
フラワ2000-3則是過去三木鉄道的車輛,三木鉄道在2008年廢線後,原本的ミキ300-104就讓渡到北条鉄道並且改成為フラワ2000-3,於2009年開始運用。而之前造訪過位於茨城的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同樣也有來自三木鉄道的讓渡車,不過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保有過去三木時期的塗裝,而目前北条鉄道所有的車輛則改為自社的塗裝
列車自粟生站開出後,先是往左彎了一個接近180度的大彎,左側可以看到一片片農田,右側則是一座小山丘,往下走穿過一片樹林,穿出樹林後繼續在農田中行駛,最後隨著房屋漸漸多了起來,即到了筆者第一個下車站-網引站
到了北条鉄道後,天氣依舊是陰雨綿綿,遠方也起了些霧氣,筆者在月台上看著單節柴油客車緩緩離去
下車時筆者也注意到,北条鉄道的播音系統除了日文英文外,居然還有中文跟韓文,雖然之前在真岡鉄道也有遇到有中文播音的系統,但韓文真的讓筆者感到意外,沒想到這條地方鐵道如此國際化
網引站設於1915年,1973年前改為無人站至今,舊站房於1984年時失火燒毀,後來一段時間僅有一座候車亭,後於2013年重建當年失火燒掉的站房 也就是現在看到的網引站站房
網引站本身除了當車站用外,候車室在每個月的第二以及第四個星期一還有志工會在裡頭舉辦剪紙課程,而車站外頭也有著志工種植的花圃,除了車站外,更是當地居民休憩的空間。北条鉄道沿線許多站都像這樣,透過與地方志工的合作,每一站都有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中小私鐵與地方合作特有的魅力
筆者走出車站後,往外頭的攝影點走去,這趟來到北条鉄道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拍攝原本行駛在五能線的キハ40。北条鉄道因車輛不足,加上新造車輛較為昂貴等因素,於2021年向JR東日本購入一台キハ40 535,經費部分由地方政府補助2600萬日幣,並且開放群眾募資,最後募得1300多萬日幣,這些錢則用於運費以及改造費用等。搬入後,除了將原有的廁所封起停用,以及做了一些小改造外,其餘部分皆和JR時期並無差異,連塗裝都還維持著JR時代的五能線色,最後於2022年3月正式上線運行
筆者在細雨中等待,直到遠方出現熟悉的兩顆頭燈,接著乳白色的車體加上藍色線條的キハ40緩緩駛來。北条鉄道官網會公布該月的列車運用,因此可以事先知道キハ40有無運用,也因如此筆者才會一大早從倉敷跑來拍攝
雖然筆者尚未去過五能線,但能看到東北地區限定的塗裝跑在關西地區也是一個相當特別的體驗,這台キハ40 535也是繼2004年加古川線電氣化後,再有キハ40系列的柴油客車出現在粟生站
拍攝完キハ40後,筆者發現車站旁有著一塊解說板,介紹著一起曾經發生過的嚴重事故。1945年3月31日,時值二戰期間,戰時在附近設立的鶉野飛行場正有一架紫電改正在試驗飛行,進行到一半進行因故障而迫降,沒想到迫降的機體意外破壞軌道,而在這之後的一列由C12 189蒸氣機關車牽引的普通車由網引站出發,因反應不及而直接出軌翻覆,含機上人員共造成11人罹難104人輕重傷,地方人力頃巢出動進行救援,而由於時值戰爭期間,加上牽涉到軍方問題等因素,當地報紙僅以列車翻覆意外事故作結
該起事故為少見的因航空事故而引發的鐵道事故,也成當地加西市最嚴重的一起交通事故,而在戰後也在事故地點設立紀念碑,每年的事故發生日也會祭拜儀式。這起發生在70多年前的事故,除了這塊解說板以及在事故地點立的紀念碑外,當年翻覆的C12 189蒸氣機關車的動輪也被留了下來,現在放在位於京都的鐵道博物館展示
筆者於網引站等車時,外頭依然下著細雨,整座車站除了筆者外也無其他乘客,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獨處倒也不錯。隨著キハ40緩緩開進站,筆者也搭上車繼續北条鉄道之旅
キハ40 535的駕駛室,在司韌閥的地方還可以看到過去JR東日本秋田綜合車輛中心的簡稱-AT,上面的日期或許是當時廢車的日期吧
車內還掛著同樣和JR東日本購買了數輛キハ40的小湊鐵道的廣告,目前JR東日本的キハ40系列僅剩數輛經過改造的觀光列車,其餘最後行駛在東北地區的車輛均已廢車。而除了讓渡到北条鉄道以及小湊鉄道的車輛外,其餘的賣至泰國展開第二春,或許哪天去泰國就能見到來自東北的キハ40在運行吧
不知道是不是キハ40較為大台且穩重的關係,搭乘起來平順許多,原想打開窗戶透氣,但在JR時代就已經做過改造無法全開,加上外頭依然下著雨只好作罷,這些原本在東北運用的キハ40們,可能也想不到會被賣到千葉県、兵庫県甚至是泰國吧
自網引站開車後,沿線的風景以田園景色為主,並且設有幾處通勤站,在20分鐘左右後即到終點-北条町站。キハ40同樣裝有北条鉄道的多國語言播報系統
キハ40 535另一端有著一排銘板,最下面兩塊為JR時代檢修時裝上的,中間為製造商新潟鉄工所,再往上是JR東日本的識別銘板,最上面為銘板為讓渡到北条鉄道所裝上的
當天キハ40 535僅運行早上與傍晚的通勤班次,在抵達北条町後即準備轉線進旁邊的側線休息,當天除了筆者外也有一名同好也搭車前來拍攝
キハ40 535先是往粟生方向開去,過了道岔之後,在平交道前停下,隨後扳動道岔,準備換方向開入側線。旁邊綠色的車輛為フラワ2000-3,該車過去為三木鉄道的ミキ300-104
北条町站旁邊就是車庫,不過月台上僅能拍到列車開進側線,車庫被月台上的牆面擋住了
出站時筆者向站務人員購買了一張一日乘車券,一日乘車券售價1000日幣,可在一天內無限次搭乘北条鉄道。不過該券僅在北条町站販售,可在粟生站上車後搭車抵達北条町出站時,向站務人員告知要購買一日乘車券即可,上面畫有Q版的北条鉄道四台柴油客車
北条町站候車室內貼著許多キハ40 535相關的海報與文宣。導入キハ40一部分除了增加可用車輛以及成本考量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吸引客源,而果不其然得吸引了許多為了キハ40而來的遊客與鐵道愛好者,並且讓當年度的營收創下新高,被稱作「キハ効果」
除了相當多的キハ40相關海報與文宣外,北条鉄道也順勢推出許多相關的周邊商品,筆者也買了不少,當中還有為了紀念引進キハ40 535一周年而推出的沿線各站紀念硬票,不得不說北条鉄道這步棋確實下得不錯
筆者走到北条町站外,打算去站外的平交道看看,北条町所在的位置為加西市,車站外即是一座大型購物中心,附近還有幾家連鎖餐廳,以一條地方鐵道來說還算挺繁榮的
在前往平交道的路上,筆者遇到一位金髮碧眼的外國人牽著一隻狗在遛狗,筆者見到向她禮貌性得打了個招呼,而那隻狗見到筆者也高興搖著尾巴
筆者用英文向那位外國人說到:你從哪裡來的?我是從台灣來的
那位外國人回答到:羅馬尼亞
並且向筆者介紹了她開的羅馬尼亞料理店,就在對街而已,還說到可以的話歡迎來品嚐看看。可惜當天筆者另有其他行程無法前去,而且能在兵庫遇到來自羅馬尼亞的外國人,真是意想不到,就留著等下次造訪時再前去吧
筆者走到平交道旁,在抵達平交道之前已有一班柴油客車先開進站,停在月台旁,而北条鉄道的三台フラワ2000形分別為紅藍綠三種塗裝,不過當天只有見到紅色的フラワ2000-1以及綠色的フラワ2000形-3,藍色的フラワ2000-2或許在キハ40 535後面的車庫中吧
北条町站為終端式車站,從一旁的天橋就可以看到站內,筆者在北条町站停留的時間不長,待列車發車時間接近了,即進入車站上車離開
此時天氣已好轉許多,筆者上車後打開窗戶感受著窗外的風吹拂看著窗外的風景,列車自北条町開車後,先是往左彎去,隨著窗外建築物越來越少,也代表著列車漸漸開出加西市,接著又是熟悉的田園景觀了,窗外偶爾會出現一些小聚落,而在這些小聚落附近往往也都設有車站
隨著列車繼續前行,最後來到筆者的下車站-法華口,該站為目前北条鉄道沿線唯一能辦交會的車站,該站的交會設備於2020年啟用,不過交會設備新建在原有站房與月台的旁邊,而新建的月台看上去挺像車輛基地內供司機員上下車用的通道,還挺特別的
不過法華口站在国鉄時代其實就設有交會設備與兩座月台,後來改為無人站後拆除軌道僅剩一股,舊有月台也隨之廢棄,而到了交會設備恢復時,則因月台廢棄多時等因素而不使用,在站房旁的月台上還可以見到過去月台的遺跡
法華口站設立於1915年,目前擁有兩座月台與兩條股道,站房內則是當作漢堡店使用,假日時也會有志工在此開辦活動,站房本身為車站開業時所建造的,於2014登錄為有形文化財。而筆者也注意到,站房外面居然有肉品販賣機,還賣有多種肉品,看起來是附近屠宰場所產的,蠻好奇其銷量如何的
車站旁邊還有一座三重塔的模型,這座三重塔本體所在的位置為附近山上一座名為一乘寺的寺廟,這座模型則為2013年時所建立。除了三重塔外,法華口站附近就是過去戰時鶉野飛行場等,目前仍留有許多如跑道,機庫等遺跡,同樣也設有紀念館
筆者走到站外,由於四周都是田園,因此取景上方便許多,一旁還能見到法華口站的月台
拍攝完後筆者順便在附近走走,車站離聚落有一小段距離,沿著站前的小路可以通到外頭的大馬路,往左或往右走都可以到附近的聚落。回到車站後,站房內的漢堡店裡似乎有人在整備,不過看了一下Google地圖,當天應該是公休才對,而且從圖片上看起來應該不錯吃,只好有機會再來品嚐
月台末端也能拍攝列車進站,除了早上跟下午的通勤時間外,其他時間的班距大約一個小時一班。接著筆者搭車回到粟生站,此時已經不再下雨,雖然天氣還是微陰,但雲已消去不少
粟生站除了北条鉄道與加古川線外,還有神戸電鉄的粟生線,當天筆者巧遇到一組1100系停在月台旁待發,菱形集電弓加上車前的HM讓整組車看起來更有年代感許多
結束完北条鉄道的行程後,筆者搭乘加古川線先回到加古川,接著轉乘山陽本線前往姫路,此時的車上比起早上通勤時刻的擁擠顯得空上不少
在抵達姫路後發生了點意外,筆者發現右腳的鞋底後半段整個跟鞋子分離,情急之下只好就近找有無商店販賣接着劑之類的東西應急,查了一下地圖發現站外的商店街有文具店,心想著那裡應該有賣,於是就拖著壞掉的鞋子走了一段路。沒想到不只有賣接着劑,還有賣鞋子專用的,於是筆者二話不說買了一個,在之後幾天的行程內靠著接着劑的補救走完了整個行程
搶修完鞋子後,筆者到附近的麵店吃午餐。來到一家立食的烏龍麵攤,筆者點了一碗大盛的天婦羅烏龍麵,烏龍麵上面有著炸蝦以及一塊應該是蔬菜天婦羅,天婦羅泡在湯裡吃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加上烏龍麵Q彈的口感。或許是沒下雨了因此暖了一些,筆者吃到一半還覺得有點熱
吃飽後,筆者回到姫路站準備前往播但線。播但線開通於1895年最初為播但鉄道所有,路線為姫路至寺前長29.6公里,後來隨著路線逐漸延長並且於1906年收歸國有並且全線通車。目前路線全長65.7公里,起點為山陽本線的姫路站,終點為山陰本線的和田山站,而姫路-寺前這段則為電氣化路線,使用103系3500番台以及每天一往返的221系,而非電氣化區間則使用キハ40以及キハ41,另外該線為特急はまかぜ所經的路線
播但線使用的103系3500番台為兩輛編組經改造過後的103系,但比起加古川線的3550番台,可以說是更有103系原貌的樣子,筆者也較喜歡3500番台一些
列車自姫路發車後,路線先是行駛在高架路段上,一直到了姫路市郊路線才又回到平面路段。播但線在1995年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時,因山陽本線在地震中毀損,因此加古川線與播但線作為迂迴列車行駛的替代路線,當時兩條路線均為電氣化,因此JR西日本加開許多柴油客車協助疏運,甚至其他如JR東日本等公司也派出列車前往支援,部分電車也透過柴油機關車牽引過行駛這段路線,從某方面來說,這次的迂迴運輸多少加速了播但與加古川線電氣化的契機
播但線電氣化的路線僅止於寺前站,這段路線沿線也屬於人口較多的地區,寺前以北前往和田山的路線就是往山裡邁進了,寺前站就像是進入山區前的玄關一樣
從月台上的凸面鏡可以看到,站內側線上還停著キハ40以及キハ41這些柴油客車,還有一些103系也停在此站,清一色都是国鉄時期的車輛
而筆者會跑來播但線的原因,則是因為這款車-キハ41。キハ41為1998年播但線電氣化後,為了增加車輛運用彈性,因此JR西日本選了五台キハ47送至鷹取工場進行改造,主要改造內容為將過去僅有單邊駕駛台的キハ47改造為雙駕駛台,並且改為キハ41形2000番台,配屬於福知山電車区豊岡支所,主要運用在播但線上,偶爾也會運用在山陰本線上,算是播但線的特產之一
キハ41的另外一面,就是正常キハ40的樣子,不過車門的部分仍然是キハ47的雙開式,而非キハ40的單開式車門
キハ41經過「爆改」後的駕駛台,因為是直接在原本連結面的端面改造,因此這端的駕駛室相當「平」,這端經改造過的的駕駛室均在寺前這端。也因這相當特別的端面讓這台車有著不一樣的評價,喜歡的人說這是改造車的傑作;不喜歡的人說是改造車的迷作,筆者算喜歡那派的,總覺得這端面挺可愛的,而這批車過去塗裝為紅色的豊岡色,後來經過更新工程後則改成了首都圈色
由於站內被兩組103系擋住,筆者走到站外的平交道拍攝,剛好可以把キハ41與103系3500番台,這兩款播但線特有種一次拍到,後方也能見到群山矗立
搭乘キハ189運行的特急はまかぜ前往生野站,特急はまかぜ為大阪至山陰地區之間運行的特急列車,過去為キハ181運行,隨著キハ181老化,於2010年由新造的キハ189登場運行
キハ189採用三輛一組的方式編組,為了山陽本線的高速運行還有播但線以及山陰本線的爬坡路段,キハ189算是「暴力柴聯車」的代表之一。不過或許是播但線非電氣化區間的路線標準低了一些,因此列車並沒有行駛很快,但還是能感覺到列車的馬力足夠
在短短15分鐘的車程後,列車即到了生野站,生野站配有兩座月台,而且為少見的靠右行駛。這是由於前往下一站新井站方向的路線坡度不小,如果照靠左的方式鋪設站內股道,在過去SL運行的時代在運行上較為麻煩,因此才改為右側
這段短短的特急はまかぜ體驗算是不錯,正當筆者心想或許下次能再搭乘看看時,沒想到這句話很快就應驗了
生野站為簡易委託站,在站內的人員並非JR西日本的工作人員,而是委託當地自治體或者私人單位管理,而生野站站房內還設有旅遊服務中心,在附近的山上過去還有銀礦的開採
筆者出了車站後沿著外頭的馬路走,先是順著馬路走上跨線橋跨過播但線,接著沿著河川一路往下走,河川對面是一所高中,從外面可以見到教室裡面的燈開著,應該是在上課吧
路上還可以見到一個小亭子,上面寫著無人販售所,看起來是當地居民自己設立的,應該是賣些農產品之類的,不過似乎還有時間跟日期限定,裡頭還有塊板子寫著販賣時間
自車站走了20分鐘左右終於到了攝影點,過沒多久平交道即響起,筆者拿出相機預備。不過開來的不是期待見到的キハ41,而是一台彩繪的キハ40,當這台車拐過彎道駛來時,筆者內心還不自覺說了一句,這是什麼東西啊
這台為キハ40 2007暱稱為うみやまむすび的彩繪車,於2019年登場,外觀許多圖案靈感來自於北近畿地區的觀光景點,如城崎溫泉、天橋立以及播但線上的竹田城跡。雖然不是主要目標キハ41,但能拍到彩繪車也算是運氣好吧
走過平交道後的路邊也能取景拍攝一旁的鋼樑橋,下一班往和田山方向的車過沒多久也到了,可惜開來的也不是キハ41,而是另一台彩繪的キハ40
就在拍完兩班車後,筆者打算往下一個點移動,路上筆者突然想確認一下後幾天旅館的時間,沒想到意外發現,自己在倉敷的旅館居然少訂一天,原想透過電話或網路聯繫旅館,但都無法成功聯繫,加上還有行李在旅館內,只好臨時改變行程,直接殺回倉敷
趕回生野站後,還好趕上一班開往大阪方向的特急はまかぜ,不過筆者拿的JR PASS原本並未劃這班車的位子,而生野站內也當然沒有劃位的機器,在問過站內人員後,告知筆者僅需上車後告知車長即可
上車後筆者照著剛剛站務告知的方式向車長解釋後,確認了筆者要前往姫路站,接著便安排了一個位置供筆者乘坐。特急はまかぜ在過了寺前站,進入電氣化區間後,或許是路線標準較高,因此速度明顯快了不少,上到高架橋後更有感覺,算是有體驗到其「暴力」柴聯車的感覺了
抵達姫路後,由於離接下來要搭乘的新幹線還有一段時間,筆者原想重新去劃位,但看到劃位窗口滿滿都是人,當中也有不少外國人,於是只好放棄劃位,直接搭自由席回到岡山,同時也趁著這段空檔跑去站外的公共電話和旅館連繫上,旅館方面則和筆者告知需回來一趟較好說明,東西也都還在房內,接著就是搭上山陽新幹線回到岡山再趕回倉敷了
抵達岡山後,回到倉敷的路上當然還是挑了較快的特急やくも來搭,還正好遇到附有展望車的編組,並且還復刻成スーパーやくも的紫色塗裝,雖然這塗裝也算是款頗有人氣的塗裝,但筆者真的不太喜歡那個紫色。而該款塗裝也是381系復刻塗裝中最早退役的一組,於2022年4月5日行駛最後一趟運行後,分兩次回送至後藤工場廢車
回到倉敷後,筆者直奔旅館,所幸僅需多付一天房錢即可解決,原本擔心無地方可住,連預備的旅館都找好了,不過看來是不用了,唯一差別就是沒有客房清掃,但也無妨
在快速解決完住宿問題後以及回到房間放東西後,筆者回到原定的行程,那就是前往岡山的JR貨物食堂吃晚餐。於是又搭乘電車回到了岡山站,出了車站後沿著鐵道走到了JR貨物的岡山貨物站
JR貨物食堂就在岡山貨物站一旁,僅在平日營業,並且有對外開放,一般人也能進入,門口還寫著「辛苦了」
一進到內部,左手邊就可以見到點餐區,上面還有各個餐單的售價,一旁的白板還有當天的定食,可以看到各項料理都挺便宜的,畢竟算是提供給藍領階級的人,主打的就是經濟實惠
筆者點了一份A定食與一碗拉麵,點餐時店員還再三跟我確認,原本以為就一份定食跟拉麵而已,份量不至於太多吧,直到筆者去倒了一杯紅茶回來後,瞥見廚房內的員工挖了一大碗白飯,這才意識到剛剛為什麼店員要再次確認了
定食主菜是煎雞肉+可樂餅,另外還有一些生菜,可樂餅以馬鈴薯為主,較為一般,筆者比較喜歡雞肉,煎得焦香且剛好還帶著一些汁;拉麵則是簡單的豚骨拉麵,有嚼勁的拉麵加上帶著點蒜味的湯頭,也是簡單且美味的組合
兩份餐加起來共1150日幣,可以說是經濟實惠又美味,食堂內部也是簡單的桌椅以及一台電視,吃飯過程中還一直有JR貨物的員工下班後前來用餐,真的頗有亂入公司食堂用餐的錯覺
吃飽後筆者走到外頭,門邊還擺著一排販賣機,這個景象看起來總有一種學校福利社的感覺。在食堂旁邊就是JR貨物的辦公室,後面為吸煙區跟停車場
在造訪前,Google地圖上寫到老闆因傷而休息一個月,原本以為這次無緣了,好在老闆在預期時間內康復,這次才能體驗到如此有特色的貨物食堂,筆者也列入下次造訪岡山時會再來的店家內
這趟到岡山不只為了去貨物食堂吃晚餐,還有為了去一趟附近的購物中心,裡頭之前造訪過的鐵道模型店-ポポンデッタ的岡山分店
雖然分店規模比不上之前去過在秋葉原的本店,但筆者還是在這挖到了寶,那就是TOMIX出的キハ5551+キハ5501套組 這組車為南海電鉄所有,為了和国鉄直通而引進的,設計上與国鉄的キハ55相同,但為了編組運用更加彈性,而多了雙運轉台版本的車輛
這組車筆者一直都挺想要的,不過由於為較久之前的產品,加上等不到有人釋出,沒想到就在櫥窗一角被筆者瞥到。或許因為放太久,櫥窗內只有一台展示車,另一台車與盒子則是另外收起來,而店員還為了找盒子與另一台車花了一段時間,期間還打電話問了店長數次,不過最後還是有順利找到,其實原本想來看看有沒有賣北条鉄道的キハ40的,沒想到誤打誤撞收到了這組南海電鉄的柴油客車
最後除了筆者買到了想要的車之外,還幫好幾個朋友代購了其他模型,搞到最後代購的東西都比筆者自己東西還多了。離開前也不忘去一樓的超市補充了一些東西,而且還剛好遇到超市的打折時間,順便買了盒特價的壽司,可以說滿載而歸
岡山到倉敷這段當然又是搭乘特急やくも,這趟搭到則是綠色的復刻塗裝,這個編組僅有四輛短編,因此如果遇到假期就會和其他顏色的381系混編,雖然混編在許多人眼裡是好料,但筆者對混編就像對紫色的381系一樣,不太喜歡
最初北条鉄道的行程,應該是要在從名古屋移動到岡山的路上順路前去的,不過因為キハ40的運行時刻與預期的不太一樣,綜合考量下,最後與同樣是在兵庫県,但最初並未安排前往的播但線安排在同一天前往,可以說從一開始的安排就是充滿意外。北条鉄道靠著キハ40 535這台車輛成功吸引到客群,讓這條鐵道更為人所知,這種用国鉄車吸引客群的感覺頗像之前造訪的いすみ鉄道;而播但線本身則是因筆者喜歡キハ41而前往,可惜因故無法多待。北条鉄道與播但線,兩條路線都有著別具特色的キハ40系列,而且都會遇到改造過的特別版103系,從這樣來看,兩條路線似乎有點相似,而筆者這趟造訪也都各留下一些遺憾,其他下次再訪能彌補這些遺憾
筆者在山陽地區的行程漸入尾聲,最後要造訪的則是位在倉敷,為目前西日本唯一的臨海鉄道-水島臨海鉄道,雖然名字上聽起來像是以貨物為主,但實際上是一條許多路段高架化且也通勤客為主的路線,而近年有名的則是引進了一批東日本退役的国鉄柴油客車運行,並且還有「国鉄水島計画」等企劃,產業鐵道加上国鉄車的,又是一條怎麼樣的鐵道呢?
敬請期待
閱讀上一篇:吉備線-尾道
閱讀下一篇:水島臨海鉄道
最後附上幾段影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