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2 DAY5 衣浦臨海鉄道
日本行2024vol.2 DAY5 衣浦臨海鉄道
10/7 早上七點半
筆者自旅館用完早餐後辦理退房,接著走到旅館旁邊的大府站,將行李放至置物櫃後,準備拍攝衣浦臨海鉄道
衣浦臨海鉄道創立於1971年,目前擁有兩條路線,分別是1975年通車的半田線,以及1977年通車的碧南線。目前擁有四台KE65形柴油機關車,主要業務為牽引貨櫃列車進入半田線,以及牽引ホキ1100形斗車裝載石灰粉末至碧南火力發電廠,以及從火力發電廠載運載運碳酸鈣底灰至三岐鉄道的東藤原站
進到大府站即可看到ホキ1100形停在站場上。這款車暱稱為「炭カル」。主要運行在三岐鉄道-衣浦臨海鉄道之間,負責運送東藤原站旁礦場產出的石灰石粉末運送至碧南火力發電廠,再將碧南火力發電廠產出的碳酸鈣底灰運送至東藤原的水泥工廠,該款車在上次造訪三岐鉄道已有見過,其中有幾台烤漆看起來特別新的,應該是剛檢修完的車
衣浦臨海鉄道的碧南線與半田線皆為在JR東海所屬的武豊線上分歧出去,而衣浦臨海鉄道的運行方式則是在大府站與JR貨物的機關車交接,接上貨車後,先直通進入武豊線,接著各自進入碧南線與半田線,因此可以看見衣浦臨海鉄道的機關車行駛在JR東海的路線上的畫面
在引進後,由於衣浦臨海鉄道的業務一度下滑導致機關車過剩,因此將KE65 2以及KE65 5賣給位於岐阜県的樽見鉄道。後來因碧南火力發電廠的業務於預計於1991年開始,在1990年時又和日本国有鉄道清算事業団購入兩台DE10並改為KE65形,分別為1970年由汽車会社製造的DE10 563引進後改稱KE65 2,以及1970年由川崎製造的DE10 573引進後改稱KE65 5
而衣浦臨海鉄道的編碼方式是這樣
K指的是衣浦的Kinuura
E指的是5個動輪,因E是第五個英文字母而來
65指的是重65噸
最後一碼則是流水號了
而衣浦臨海預計引進的新車KD58形,則是DD200形的同型車,D指的是5個動輪,58則是重58噸。同時衣浦臨海鉄道也是繼京葉臨海鉄道以及水島臨海鉄道後,第三家引進DD200的臨海鐵道公司
抵達刈谷站後,在轉乘時看到一張海報上有衣浦臨海鉄道的照片。這是和名鉄合作推出的活動,可報名參加該活動,主要內容有參訪半田市鉄道紀念館,衣浦臨海鉄道半田埠頭駅等地,能進入平常進入不了的衣浦臨海鉄道機関区,算是一個蠻不錯的行程,不過舉辦時間在12/7-12/8,無法參加較為可惜
衣浦臨海鉄道跨越境川的鐵橋名為衣浦橋梁,而跟衣浦橋梁平行的公路橋則是叫做衣浦大橋,走在上頭除了能感受到車輛來來去去時的晃動,還有陣陣海風吹來,挺有港口工業區的感覺
通勤時段的大府站相當忙碌,除了有武豊線的普通列車到發外,還有東海道本線的列車來來去去。目前JR東海的電車都是JR化後引進的車型了,然後外觀上又相當相似,一時之間還真的分不清楚是什麼形式的車
與此同時,站場上的EF510開始調車,目前炭カル本務為JR貨物富山機関区的EF510運用,而圖中這台EF510過去則是JR東日本所屬的EF510 500番台,曾運用在北斗星仙后座等寢台列車的運用上。隨著寢台列車的停駛,這些車也被賣至JR貨物,並且將過去車上的星星塗掉,但還留著過去的藍色塗裝,除了過去的北斗星塗裝,亦有銀色的仙后座塗裝在運用當中
EF510駛離後,換KE65準備接上炭カル,雖然運用上用到KE65,看起來是重聯,但實際上並沒有將挑線掛上做總控重聯運用,而是採用協調運轉的方式運行,未來引進DD200後,沒意外還會出現「異種重聯」的運行方式
在筆者拍調車時,沒注意到電車的時間,注意到時電車正好自眼前離開,只好壓縮行程轉搭下一班,原本預計搭乘電車至刈谷站,接著轉乘名鉄三河線至三河高浜站再步行前往攝影點,後來在考慮之下,改在三河高浜站搭乘計程車前往攝影點
通勤時段除了JR電車人擠人外,名鉄的電車也相當擁擠,不過在刈谷站開車後過沒幾站就到了三河高浜站。下車後筆者馬上在站前上了計程車,不過或許是平常不太有人會坐計程車過去碧南線的攝影點,計程車司機看了地圖觀察了一陣子還是不能確定是在哪,於是筆者找了個附近的工廠做地標,這才確認位置後開車出發
碧南線開通於1977年,目前全長8.2公里,由武豊線上的東浦站分歧出去,跨過境川來到碧南市,接著一路與国道247号平行,接著抵達終點碧南市站。過去路線還可以繼續往下抵達最初的終點站-権現崎站,不過這段路線已於2008年廢線並拆除,開通之初則是為了運送衣浦湾沿岸工業地區的原料與成品,還有運送當地生產的三州瓦,不過在通車後沒多久該項業務就停止,其他貨物業務也逐漸低落,直到碧南火力發電廠的業務開始後,碧南線的業務才有所起色
抵達攝影點附近的工廠後,筆者付完車資下車,眼看已經接近推估的時間,趕緊向鐵橋旁的堤防跑去。不過似乎要從進入工廠才能到達堤防,而剛才工廠內的員工見到筆者,先是問了要做什麼,聽到要拍攝臨海鐵道後便讓筆者通過,等到看到鐵橋時,已經聽到了鳴笛聲
筆者一邊在堤防上跑著,一邊看著貨物列車緩緩開上衣浦橋梁,眼看是來不及到達預定拍攝的角度了,只好隨機應變直接拍攝,雖然和理想中想要拍到的畫面不同,但至少還是順利拍到KE65重聯通過橋樑的畫面了
目前而碧南線全線高架化,在臨海鐵道中算是相當的存在,不過也因此攝影點偏少,除了衣浦橋梁外,還有一處自明石公園人行天橋上拍攝的點,那邊可以說是衣浦臨海鉄道的名景
目前碧南線一天有1.5趟往返,第一班為KE65重聯牽引炭カル抵達碧南市站後,接著兩台KE65各自牽引炭カル分別回到大府站
拍攝完成後,筆者先和工廠員工道謝後,接著走回三河高浜站,接著再搭上名鉄三河線的列車,前往終點碧南站。此時已經是非通勤時段,車上乘客少上許多,還有名鉄的員工上車撤換車內廣告,列車一路向前,過了15分鐘左右即到了終點-碧南站
這段區間主要使用名鉄6000系電車,全紅的塗裝也是名鉄的經典塗裝,編組為兩輛一組,通勤時段可掛上兩組做四輛編成
出了碧南站後,一路向著河川的方向走,先是穿過站前的住宅區,或許是平日的關係,感覺沒什麼人,不過路上有在進行道路施工。走到底後,可以看到国道247号,接著右轉來到碧南海浜水族館,當天為休館日因此沒有開門。而往遠方看過去則是衣浦臨海鉄道的碧南市站
国道247号車流量不小,除了轎車外還有許多卡車來來去去,當中也能見到載著JR貨櫃的卡車經過
礙於當天附近也在進行道路施工,加上草長得有點高,因此無法抵達事先跟日本同好詢問到的攝影點,只能從道路對向遠望碧南市站。一台台的炭カル正在裝卸貨,不過此處離碧南火力發電廠還有一段距離,因此鐵道在此卸貨後還得另外運送到工廠,不過從地圖上也未見到輸送帶,莫非是另外再用卡車運送?
碧南市站旁還有兩台ワム80000的車體,應該是做倉庫用。過去路線還可以繼續通往終點-権現崎站,不過目前已經拆除
回到名鉄三河線的碧南站,該站目前為三河線的終點,不過在2004年以前,這裡還可以繼續往下,最後接到名鉄浦郡線的吉良吉田站,而且特別的是,這段運行的列車並非電車,而是Le-Car系列的柴油客車
這段被稱為三河線「海線」的路線,最初為電氣化路線,後來名鉄於1990將碧南站至吉良吉田站這段「海線」區間的電車線拆除,並且投入Le-Car運用;同樣拆除電車線的還有三河線「山線」區間,該段區間自西中金站至猿投站,於1985年拆除電車線,投入Le-Car運行。這兩段位於三河線頭尾的非電氣化區間算是在名鉄歷史上相當特別的路線,不過當時為了節省成本投入Le-Car的路線,在2004年時,還是因乘車人數過低而廢線
自碧南站往吉良吉田站方向的路線目前已經被整理成步道,沿途甚至有畫出當年的軌道,在車站的部分還有畫出股道配置,不過沿線橋樑均已拆除。而過去曾奔馳在此的Le-Car,除了兩台讓渡至くりはら田園鉄道外,其餘皆讓渡至緬甸
筆者再次搭上三河線的列車,接著預計在高浜港站下車,不過筆者卻一個不小心在前一站-北新川站下車了,剛下車還沒注意到,想說這間站房好像跟事前看地圖看到的不太一樣。走出車站才發現下錯站了,趁著等車的空檔去便利商店上廁所跟補給,回來又差一點沒趕上車,經歷一波三折還是到了高浜港站下車
出了車站先是經過一處名為土管坂的地方,這段道路還有特別鋪上石子,走在其中挺有悠閒的感覺。下了坡後接著左轉接回大馬路,馬路兩旁可以見到不少販賣釣魚用品的商店,或許釣魚是這邊著名的活動吧
接著走過一處人行地下道,就可以接上衣浦大橋。行前利用Google地圖時,可能是系統不知道這邊有條地下道可走,建議路徑一直顯示一條繞遠路要走上近半小時的路徑,還好用街景發現到有這條地下道可走,才省了一大段路
由於剛剛筆者下錯站的緣故,因此原本抓的時間變得有點緊湊,在前往攝影點的路上可以見到碧南線就在對岸,筆者一邊快步向前一邊注意貨物列車的動向
就在快到定點時,筆者聽到鳴笛聲傳來,於是跑了起來,最後還是順利抵達攝影點,還剛好能拍到列車上橋
第一趟自碧南市開出的炭カル僅有四節,本務則是KE65 5,比起早上的重聯編組,這樣的編組顯得可愛許多
下一個目的地則是東浦站,筆者一路向著車站的方向走去,這邊一樣是工業區,但這裡明顯規模小了些,而靠近車站還有住宅區,抵達東浦站後接著要搭乘武豊線前往東成岩站
自東浦站發車後,往右手邊看去即可看到碧南線的分歧點。武豊線使用的是兩輛編組的313系電車,雖然目前是電氣化路線,不過武豊線一直到2015年才全線電氣化,在這之前均是運行柴油客車,路過半田站可以看到旁邊正在施工,而這段路線預計在2026年高架化
過了半田站後下一站來到了東成岩站,該站為無人站,站外擺了不少腳踏車,一旁是JFE鋼鐵廠的知多製作所
出了車站可以看到東成岩站的站場,而左側的平交道再過去就是鋼鐵廠內部,外人不得進入,而衣浦臨海鉄道半田線也是自此站分歧出去
衣浦臨海鉄道開通於1975年,全長3.4公里,自起點東成岩站分歧出去後,穿梭在工業區中,過去在中間設有一處名為新半田站的貨物站,已於2006年廢站,終點則是半田埠頭站,目前一天僅有一趟貨櫃列車往返
半田埠頭站為衣浦臨海鉄道機關庫與本社所在地,不過該處僅進行KE65一般的保養,如果需要全檢則是需要送至JR進行保養,目前委託JR東日本的土崎工場進行全檢,因此需將機關車千里迢迢送至秋田,著實有點麻煩,而衣浦臨海鉄道即將購入的DD200未來或許可以就近委託JR貨物檢修,不再需要長距離回送
出了車站走上天橋,可以見到武豊線與半田線的分歧,此圖為往武豊的方向看去,可以看到半田線的方向與武豊線相反,因此半田線的貨物列車行駛至東成岩站後,需調車至編組另一端,掛上貨物列車後,再開行反方向進入半田線,自半田線出來的列車亦然
雖然半田線旁有路一路平行,但中間隔著水溝外加樹叢茂密,較難取景,一直到半田線向左彎跨越水溝接著過了一個平交道後,才有點可拍攝,而路線過了平交道後又再度跨過一條河流,筆者則是在旁邊的公路橋等待列車的到來
這處跨越河流的鋼樑橋剛好在彎道上,而當天的貨櫃列車剛好有台空板車,位置剛好可以讓貨物列車尾巴出現,不至於整列車都被擋到。半田線的貨櫃列車除了JR貨物的自有貨櫃外,還會出現液態櫃等不同種類的私有貨櫃
前面提到,衣浦臨海鉄道的機關車需交由JR檢修,而通常檢修回送都是自半田埠頭出發,加上半田線需調頭運行的關係,因此如有車輛需回送時,半田線會出現「推拉式」的貨物列車,不過當然其中一台是無火回送,但還是相當特別的運行方式。而筆者原本想說走去半田埠頭看看的,不過看了下時間還是想說算了,先搭車回大府站吧
回到大府站,站場上多了一台JR貨物所屬的EF64,看來應該是剛才貨櫃列車的本務機,這些国鉄時代的機關車,隨著車輛逐漸老化加上新車引進未來只會越來越少見到而已
回到大府站拿好行李後,筆者再度跳上武豊線的列車,接著要拍攝的是衣浦臨海鉄道的名物-東浦站路牌交接。雖然衣浦臨海鉄道行駛在JR武豊線,但自東浦站至碧南市站這段區間,依然需要衣浦臨海鉄道辦理行車閉塞,因此可以見到在JR的管區內進行路牌交接的畫面
順帶一提,因為需要進入JR東海的武豊線,因此在KE65上需裝備武豊線的ATS-P行車保安裝置,不過由於KE65 2沒有裝備該裝置,因此基本上做備用機使用,不太會出來運行
抵達東浦站後看了看時間,該是第二趟炭カル抵達的時間了,隨著遠方出現紅色的機關車,衣浦臨海鉄道的職員也從站房內出來準備交接路牌,而KE65駕駛室也將路牌拿出準備交接
不過正當準備拍攝路牌交接的瞬間時,筆者覺得還是往裡面站一點好了,結果就因為這樣錯失了交接的瞬間,只有拍到職員拿起路牌的畫面,下次再來補考吧
第二趟車把早上全部的炭カル都拉出來了,交接路牌後先是在東浦站停了一下,隨後即開車前往大府站。筆者的衣浦臨海鉄道行程就此告一個段落,接著要搭車到名古屋站,隨後轉乘新幹線前往東京,晚上和朋友還有約
抵達名古屋站後,由於整天下來僅有簡單吃了個飯糰,因此買了個便當在新幹線上吃。由於為了慶祝東海道新幹線開業60周年,推出了不少紀念商品,當中包含了紀念便當,筆者就買了一個來吃,還有一個923系Dr.Yellow的飯糰以及一罐啤酒
打開便當就能看到裡頭附一張新幹線小卡,看介紹說有十種,這次拿到N700的。便當內有跟蛤蜊還有高湯一起煮過的白飯,一塊魚,主菜是兩條炸蝦跟一塊炸肉排;配菜有寫著60th的玉子燒,一些醃菜,還有一些煮物
配菜有兩道讓人印象較深,分別是一塊豆皮與魚漿製成的東西。豆皮一口咬下,可以裡頭吸附著滿滿的高湯;另一塊則是魚漿製成的魚餅之類的,魚的味道相當濃郁。主菜的炸物雖是冷的,不過外頭的醬汁調味不錯,依然不減其美味。稍嫌可惜的地方應該就是白飯量有點少吧,不過整體來說還是蠻好吃的
而另一塊923系的飯糰,黃色的部分是一塊玉子燒,裡頭包著點明太子,原本以為會用咖哩來代表Dr.Yellow,不過用玉子燒也是不錯。筆者一邊吃著這份有著許多東海道新幹線元素的便當,一路向著東京前行,坐在車上想到東海道新幹線已經在此為乘客服務60年了,真厲害啊
搭了近兩小時的新幹線後,抵達了東京,之前轉車都是在大宮上野居多,東京還真的是少數,接著再轉乘山手線與総武線,總算是到了旅館所在的浅草橋站
旅館就位於車站步行五分鐘的路程,辦理Check in時筆者也見到不少外國人,畢竟是外國人常造訪的日本城市之一,房間一樣是簡單的單人房,不過化妝台上的電視還不小,而且還有各種語言可選
這次入住的是APA旅館,說到APA就不能不提到他們傳奇的老闆娘,在房間內也可以看到老闆娘的書供人閱讀,還有印有老闆娘頭像的礦泉水,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很奇怪,但對筆者來說這就是APA有趣且有特色的地方
安頓好行李後,筆者拿好要送朋友的伴手禮,準備前往秋葉原與朋友會合。這次要見面是當時在池袋鉄道模型芸術祭認識的Y先生,距離上次見到Y先生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上次是Y先生來台灣時見面的
在與Y先生見面前,筆者還繞去看了下秋葉原的AKB48劇場,造訪時正在進行大翻修,預計在2024年12月重新開放,屆時再來看公演吧
回到車站與Y先生會合後,先是去了筆者要去的偶像周邊販賣店買了點周邊,接著又去了書泉買書,當中看到一本介紹丸瀬布雨宮21号的書時,Y先生還直接買了送給筆者,非常感謝。接下來還去了幾家模型店,路上也聊了下天,像是聊到筆者前幾天的森林鐵道之旅,以及Y先生不久前去美國進行的鐵道之旅
最後到了一家居酒屋吃飯,等待上菜時,Y先生拿出了自製的CK101模型,車體部分是Y先生自製的,動力部分為使用C12的動力底盤。不得不說,Y先生的手藝真的厲害,能自己做出一台HO規的CK101,要是筆者高機率做不出來
另外Y先生還提到,最近在一條名為「頸城鉄道」的保存會幫忙,這條鐵道為位於新潟的輕便鐵道,雖然路線已於1971年廢線,不過有些車輛還保存下來,目前還會定期公開展示,而且還有許多車可動態運行,同時也邀約筆者有機會可以一起去,看來是該找時間造訪這條位於新潟的輕便鐵道了
筆者與Y先生兩人點了啤酒、烤雞肉串以及一大盤牛舌,筆者自己則是再點了炒飯與豆腐。份量著實不少,不過整天下來沒吃多少東西,所以筆者還吃得下,但Y先生已經吃過晚餐但還吃得下,這到讓筆者感到佩服
筆者與Y先生一邊喝酒一邊吃東西一邊聊著天,聊天內容從日本各地的鐵道聊到海外,而Y先生也提到對台灣的調車機頗有興趣,筆者也給他看了一些調車機的照片與資料等,還聊到了接下來Y先生想去中國拍攝輕便鐵道,當然筆者也特別跟他叮嚀注意安全,希望Y先生能有趟不錯的旅程,也希望能平安回來。用完餐後,筆者與Y先生回到車站彼此道別,筆者也回到浅草橋的旅館,不知道下次會在台灣還是日本見面呢?
衣浦臨海鉄道在台灣算是較多人造訪的臨海鐵道之一,畢竟能拍到DE10重聯的畫面的地方少之又少,而衣浦臨海鉄道於2024引進的DD200,並且將其命名為KD58形,讓DE10重聯變成了DE10+DD200的「異種重聯」,讓這條位於衣浦湾的臨海鐵道有了不一樣的風情,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而衣浦臨海鉄道則是筆者最後造訪的一條臨海鐵道,經過了兩年,總算是把全日本現役的九條臨海鐵道與四條私有貨物鐵道全部造訪完成了,雖然還有一些需要再補考的東西,但至少已經完成了一個里程碑了,接下來朝著下一個目標前進吧
這趟來到東京,除了與筆者的朋友吃飯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造訪神奈川臨海鉄道本牧線。雖然神奈川臨海鉄道位於川崎地區的浮島以及千鳥線筆者已經造訪過,但位於横浜地區的本牧線尚未造訪過,除此之外,還順道去拍了根岸站製油所的調車機,而且還巧遇了難得一見的大物車,這趟旅程在本州地區最後一條的最後一條鐵道,又有什麼不一樣的風情呢?
敬請期待
拍攝時間參考:
衣浦橋梁重聯 8:52
第一趟炭カル 11:22
半田線貨櫃 13:09
第二趟炭カル 14:37
點此閱讀上一篇:木曽森林鉄道 廢線跡與保存車探查
點此閱讀下一篇:神奈川臨海鉄道 本牧線
最後附上一段影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