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3vol.2 DAY5 大洗-那珂湊

 日本行2023vol.2 DAY5 大洗-那珂湊


位於茨城県東邊的大洗町,因其鄰近太平洋加上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自昭和時代起就是茨城県的著名觀光景點,而在311東日本震災後,該地觀光產業因此一度因此受挫,不過在動漫-少女與戰車推出後,因為該作品中出現許多當地的景點,因此大洗又再次成為觀光勝地,而這次還多了來自國內外的動漫粉絲前來聖地巡禮。雖然筆者並沒有看過該部動漫,不過這次會到大洗觀光,則是因為AKB48的節目曾到此處出過外景,因此筆者某方面來說也是來聖地巡禮的,而與大洗隔河相望的則是那珂湊,上次筆者於三月時造訪過的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也在此處,這次還安排用租賃自行車的方式遊覽兩地

11/18 早上七點多
筆者自旅館起床吃完早餐後,帶著行李,退房離開了旅館


相較於前一天陰雨綿綿的天氣,當天的天氣明顯好很多,而堤防上的步道也有不少民眾在上頭散步,由於之前走這段路時大多已經是入夜之後,在白天才能看到這段堤防的景色,而遠處左側的白色建築物則是筆者這幾天下榻的旅館

步行至水戶站後,筆者到置物櫃放好行李,當天是假日,車站內也有不少旅客,相較於平日繁忙的通勤族,今天能感受到比較悠閒的氣氛


而筆者買完票後走下月台,鹿島臨海鉄道的8000型已在月台旁等待發車,最右邊還可以看到有幾台ホキ800停著,那是運用在水郡線上「西金工臨」的石碴車,不過隨著JR東日本引進新款的工程車組後,傳統的機關車牽引石碴車也逐漸走入歷史,而水戶站的這批車也在2023年12月時送到郡山廢車

當天雖然掛了兩節柴油客車,但由於遇到一年一度的鮟鱇祭,車內擠滿了前往大洗的人潮,列車自水戶站開車後,沿途停了兩站,不過由於車上大部分乘客都是前往大洗的,因此並沒有乘客上下車,就這樣筆者一路擠到了大洗站


從車上可以見到大洗站的配置,共有兩座月台,而一旁配有簡易的留置線,用來停放柴油客車用,而如果需要檢修則交由位於神栖的車輛基地進行


筆者搭乘的列車抵達後,隨後即有另一班列車發車前往水戶,正好是一班6000型與一班8000型,不同時代的大洗鹿島線主力車種

跟著人潮走出鹿島站後,筆者走到了一旁的大洗町觀光情報交流中心,準備租腳踏車。大洗町為發展觀光,因此有提供腳踏車租賃的服務,計費部分是4小時1000日幣,一天1500日幣,而開放租賃時間則為早上9點至下午5點半,而且腳踏車有電力輔助系統,另外還提供在大洗站租車,於那珂湊站換車的甲地租乙地還的方案,若要遊覽大洗町,租一台腳踏車是再適合不過的選擇了


為了避免沒車可租的窘境,筆者事先在一個月前就在網路上預約好了一台腳踏車。也還好有事先預約,就在排隊到一半時,工作人員告知已沒有多餘車輛時,筆者告知工作人員有事先預約,才有車可騎。而在簡單的填寫資料以及付款與教學後,即可以上路開始遊覽


而在排隊時,筆者注意到有販賣過去茨城交通水浜線的紀念巡禮印。這條水浜線為一條路面電車系統,通車於1922年,自常磐線的赤塚站附近為起點,經水戶站最後終點設於大洗,在大洗鹿島線開通前可說是大洗唯一的軌道系統,不過在公路發展起來後,這條路線於1966廢止,目前已遍尋不著痕跡,而上面的磯浜與大洗兩站則為過去在大洗町內所設的車站。之所以會推出這兩個紀念巡禮印,則是為了搭配在幕末明治博物館展出的水浜線特展,不過由於形成因素無法前去,只好買張巡禮印作紀念

雖然當天行程為觀光取向,但筆者還是在大洗安排了一處攝影點,在騎上腳踏車後,順著大洗站前的街道一路騎,接著左轉進入住宅區,在騎出住宅區後,即到了涸沼川旁,由於這條河流可以一路通向大海,因此沿途可見一些漁船停在岸邊,再接著往下騎之後即到了攝影點


從這可以望向大洗站外橫跨涸沼川的橋樑,一旁還有兩位歐吉桑在垂釣,而柴油客車就這樣緩緩地駛過橋樑。比起8000型,筆者認為6000型更能代表大洗鹿島線

在結束了拍照行程後,筆者接著騎往觀景台,而在路上可以見到許多前來觀光客。鮟鱇祭這個一年一度的活動,除了和大洗的名產-鮟鱇魚有關以外,更是最大的少女與戰車半官方活動,因此路上也可以見到不少少女與戰車的裝飾,也有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筆者就見到兩名外國人對著一台少女與戰車的痛車駐足許久


大洗マリンタワー為大洗町最高的建築物,一樓為土產賣店,三樓為咖啡廳,頂樓即為瞭望台。入場則需在門口售票機購買340日幣的門票,接著給工作人員驗票後即可搭電梯直上頂樓


到達頂樓後,整個大洗町的景色一覽無遺,比起都市常見的高樓大廈,大洗的建物以平房或透天居多,多了一份純樸的感覺


再往遠處看去即是大洗鹿島線,這段的高架橋聳立在田野中,如果不特別說,搞不好會有人以為這是新幹線的路線之類的吧XD


觀景台的另一端則是可以大洗港,大洗港為本州前往北海道的必經之路,許多卡車會在此上船,因此可以見到港口內停著許多大卡車


從這角度據說能見度好的時候甚至可以見到富士山,可惜當天並未見到,不過茨城的知名地標-筑波山,倒是一清二楚

觀景台下方即是鮟鱇祭的活動現場,腳下傳來活動現場的吵雜聲,而筆者也抱著好奇心下樓

說到鮟鱇祭,先來介紹主角-鮟鱇,說到鮟鱇魚,很多人想到的大概都是那個前面會發光,且有著一口尖牙的深海魚,那是鮟鱇魚沒錯。但不是今天祭典的主角,甚至跟那個許多人印象中的鮟鱇魚不一樣


鮟鱇祭的鮟鱇魚是長這樣,扁扁的樣子因此又被叫做「琵琶魚」,雖然都是鮟鱇,但兩種魚的長相不僅不同,連習性都不同。有燈籠的那個鮟鱇生活在深海,而這個扁平的鮟鱇魚,從深海到近海皆可見到他們的蹤跡,其習性大多趴在海底一動也不動,用頭上的觸角吸引獵物上門,等到獵物接近,再用一口大嘴將其吃掉

而由於鮟鱇魚的習性都是趴在海底,因此最常使用的抓捕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潛水使用魚叉抓捕,雖然因為鮟鱇魚的習性,基本上不會跑掉,不過其跟海底融為一體的顏色,也相當考驗眼力,所以鮟鱇魚的捕撈產量並不高,不過也因如此,鮟鱇魚也沒有因為人類為滿足口腹之慾,而面臨數量稀少的問題

日本有東鮟鱇西河豚的說法,就是指鮟鱇魚的美味,而且鮟鱇魚還沒有河豚那樣的中毒的風險,而鮟鱇魚最肥美的時刻就是在冬季,因此大洗固定會在十一月舉辦鮟鱇祭,用來宣告一年當中最適合食用鮟鱇魚的季節到來了


由於鮟鱇魚需要用人工捕撈,因此在許多餐廳往往需要事前預約才吃得到,不過在鮟鱇祭現場即有攤販販賣鮟鱇魚料理,可以說是方便許多。有趣的是,招牌上畫的鮟鱇魚跟食用的鮟鱇魚是不同類型的,或許是深海的鮟鱇魚給人的印象比較深刻的關係吧


筆者點了一份套餐,有炸鮟鱇魚,鮟鱇魚湯以及鮟鱇魚肝

炸鮟鱇魚外表裹著一層薄薄的麵衣,魚肉口感相當緊實,而魚骨偏向軟骨的感覺,可以直接吃下去,不需多加調味就已相當美味

鮟鱇魚湯為跟蔬菜一起熬煮而成,除了魚的鮮味外還多了蔬菜的甜味,用湯煮過的魚肉筆者認為比用炸得還更美味一些

鮟鱇魚肝則是筆者最期待的一道,其口感相當粉嫩,難怪被稱作「海底的鵝肝」,而上面的醬料則帶著一點點的微辣

簡單三樣料理,算是吃到了鮟鱇魚的精華了,原本筆者有想著要預約餐廳,可惜海外不方便預約,而在鮟鱇祭現場算是一滿這遺憾了

而活動現場除了鮟鱇魚料理外,也有著許多販賣其他食物的攤販,還有一個大型舞台,當然也有許多販賣少女與戰車周邊的攤販,筆者也有看到好幾位coser,看來少女與戰車和大洗真的有著相當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離開鮟鱇祭後,筆者騎著腳踏車前往下一站-めんたいパーク大洗,該座觀光工廠以生產明太子為主業,而在大洗也設立了一座觀光工廠開放參觀,入場為免費,筆者會來到這裡也是因為在AKB48的外景節目中有來到過,因此也將其排進行程


工廠內除了介紹明太子的一些知識外,也可以從從外頭見到內部工廠內的製造情況,明太子為鱈魚卵醃漬後,加上辣醬而成,從外頭可以看到裡面的工作人員正在取出魚卵


前面提到筆者會來到這座觀光工廠,是因為節目的關係,而筆者神推的簽名就在工廠走道一旁

工廠內還有明太子試吃跟販賣明太子的販賣部,不過由於明太子算生鮮食品,除了保存較不方便外,也不確定能不能過海關,因此最後筆者買了一個吉祥物的鑰匙圈做紀念品


當然除了明太子外,工廠內也有其他由明太子製成的料理,除了基本的飯糰跟丼飯,最特別的莫過於這個-明太子冰淇淋了。上面有著一塊明太子仙貝跟一般的巧克力,冰淇淋本身剛入口時有著濃郁的牛奶味,而在吞下去後,可以感受到明太子的辣感在喉嚨中慢慢散開,但不會到很辣,整體來說意外得搭配

在離開明太子工廠後,沿著馬路繼續往下騎,來到了一家海產店


當然也是在AKB48節目中造訪過的店家,停好車後走入店家內,即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海產陳列著,這家店為自助式,選好要的海產後,拿到櫃台結帳,接著找好位子就可以開始烤來吃了


筆者拿了一串章魚腿與扇貝,不過烤爐火似乎有點小,烤的時候一直無法確認熟了沒有,後來才想到可以從竹籤上拆下來一支一支慢慢烤,兩樣食材都沒有加什麼調味料,品嚐食材的新鮮就足夠了

連續三個點都是吃東西行程,接著筆者再度騎上腳踏車,沿著大洗的外環道前往下一個景點-大洗磯前神社,由於停車場在高處,因此要先爬一段坡道上去,雖然腳踏車有電力輔助系統,不過這坡度還真的有點大,騎到頂點時不免還是有點喘


大洗磯前神社祭祀的神明為大国主命,相傳祂為了建立日本国降臨到了神社附近的岩石上,而該神社建立於856年,雖然在16世紀時有一度荒廢,不過又於17世紀時重建,從古至今都是大洗相當著名的精神地標


造訪當天除了有許多觀光客,似乎還在舉辦一些儀式,可以見到一些家庭打扮正式前來參拜,還有小朋友身穿和服,不論男女看上去都像是個小大人,相當可愛


筆者在神社一角見到了這塊紀念碑,上面寫的軍艦那珂,為日本海軍於1925年下水的一艘輕巡洋艦。在日本許多船艦都會用地名以及河川名還有以及古國名命名。而輕巡洋艦則是拿河川名做命名,因此那珂指的即是那珂川。而這艘那珂輕巡洋艦於1944年中的戰鬥中沉沒,因此在這設立了紀念碑,而神社中販賣的繪馬,就有一款是以該艘船艦做造型的


沿著神社前的階梯一路往下,可以見到神社的鳥居,大洗磯前神社的鳥居有四座,除了圖中兩座外,在馬路上還有一座,最後還有一座鳥居位於海邊。當天筆者先是騎車爬了一段上坡才到神社,接著在走下階梯後還走上階梯才能牽車,後來想想還真有點累人


而這座位於海邊的鳥居也是大洗磯前神社最有名的景點,叫做-神磯鳥居,相傳神社內祭祀的神明當初就是降臨在此處,而這裡有名的還有可以觀賞日出的美景,當天造訪時雖未見到日出甚至是神明降臨,不過倒是有看到一隻鳥在上頭休息,原以為是個裝飾,直到動了一下,這才發現是一隻真的鳥

離開神社後,筆者沿著外環道繼續前行,此時天氣開始陰晴不定,沿途經過大洗海岸,這裡從古至今每逢夏天總會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戲水,雖然當時是冬天,但還是可以見到不少人在海上衝浪。接著往下還可見到大洗水族館,大洗水族館除了在少女與戰車中有出現外,之前AKB48的節目也有參訪過,不過這次由於時間的因素無法停留,只好等待下次參訪,不然倒也想看看裡面可愛的海洋生物們


過了水族館後,接著又是一段上坡,騎到頂點後右轉下了坡,即可以看到海門橋出現在眼前,下方則為那珂川,而過了海門橋之後即到了那珂湊。在那珂湊端的橋下就是那珂湊魚市場了


既然是魚市場,裡面當然賣著許多新鮮的漁獲,除了漁獲外也販賣許多的醃漬物與魚乾,有攤商販賣魷魚乾的,賣法即是給顧客挑選在曬網上挑選,還有這個販賣小魚乾的,賣法是一串一串的賣,這種小魚乾如果拿來熬湯應該不錯


眼看時間接近午餐時間了,魚市場周圍也有不少販賣海鮮料理的餐館,筆者找了一間餐館,點了一份地魚丼與一碗味增湯

地魚丼裡面有著許多新鮮的生魚片,如鯛魚/鮪魚/鮭魚等,飯還有一坨粉紅色的鮪魚肉泥,將鮪魚肉剁成泥後,裡面再加上一些鮪魚肉塊,整碗飯雖然一開始感覺分量不多,但整體吃下來還是挺滿足的,加上一路上也吃了不少東西,因此筆者在吃完午餐後,原本還想著去買一些東西來吃,不過真的有點飽了,於是坐上腳踏車,繼續前進


自魚市場出來後,天氣自陰晴不定變成了陰天,沿著海岸騎著也能感受到風變大了起來。下午的行程則成是造訪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以下簡稱湊線),雖然筆者已於三月時造訪過,不過當時只有造訪那珂湊站而已,而這次想去其他不同的拍攝點看看


第一個點在殿山附近的一處平交道旁,該處平交道可以直接看到遠處的太平洋,感覺就像灌籃高手中的畫面,而且這裡還沒有人擠人的觀光客。可惜當天天氣不佳,拍起來的成果不甚理想


這處平交道也能拍攝也能拍攝開往那珂湊方向的列車,而且還是在一座彎道上,當天乘客似乎不多,可以毫無阻礙的透過玻璃看到另一側。開來的列車為キハ37100型,為湊線於2002年引進,參考了同樣是該社擁有的キハ3710型,兩者僅在細節上有些許不同,而這台キハ37100-03目前塗裝為「高木製造所」的廣告塗裝,整題設計以銅及銅色為主

平交道一旁是一家便利商店,在進行完簡單的補給後,筆者前往下一個點,而路線是順著那珂湊環狀線到那珂湊的另一端


途中經過一處跨線橋時,筆者見到遠方出現了頭燈,打算停車下來拍個幾張,開來的列車是原本東海交通事業所屬的キハ11-6,看著單輛的柴油客車行駛在路線上,又回到了妥妥的地方鐵道風情

而在過了跨線橋後,筆者發現似乎騎錯了路,拿出手機看了看地圖,還真的是。只好掉頭,在接回那珂湊環狀線後,筆者順著路騎了一段,沿途可見到一些農田,還有一些正在採收地瓜。途中經過一處團地,雖然看上去不小,但外面卻長了不少雜草,不過又有不少房舍外停著車輛,還有些有著一些大型家電在外頭運作,這一切在陰天的天氣下更讓人覺得有些荒涼。在離開環狀線後,再次經過一處安靜的小社區,接著就是一片片的農田,在農田中還佇立著幾座高壓電塔,在高壓電塔附近還有幾座平交道,在繞了一圈後,終於又見到湊線了


筆者抵達路線旁後,過沒多久列車就來了,來的是前不久才見面過的キハ37100,旁邊還有還沒收成的稻田,因此順便將其帶入畫面中

下一個點就在下一個平交道而已,而雖然叫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但這段的風景反倒是以稻田為主,「海浜」要過了那珂湊站之後才比較明顯有感


由於列車交會都在不遠處的那珂湊站,因此在一班車過後,過沒多久另一個方向的列車即馬上到來。キハ11-6行走在稻田中,該車的塗裝跟JR東海時期的塗裝頗像,不得不說還真的有種JR東海支線的感覺

眼看天氣似乎好像沒有要變好的意思,只好先行騎回那珂湊站,在路上還被滴到一兩滴雨滴,順著外頭的馬路一下就到了那珂湊站。那珂湊站的還車方式則是向站務員告知說要還車後,站務員會出來檢查車輛有無損壞,在確認無損壞後,就會告知OK,這樣就是還車成功了


當天那珂湊站內還有一群歐巴桑跟歐吉桑拿著吉他在候車室內唱著歌,筆者在買完硬票後坐在候車室內,聽著他們的歌聲,彷彿讓整個候車室更加溫暖了些


看著離列車到來還有一段時間,筆者先進到月台上逛逛,月台一角有張椅子上放著一塊坐墊,這張椅子是給那珂湊站的站貓-ミニさむ用的,當天沒見到其身影,或許是跑去其他地方了吧,而在湊線的推特帳號上可以看到其身影,幾乎每天早上都在這位子上看著列車來來去去


接著筆者跨過軌道來到第二月台,一旁可以見到那珂湊的車庫,除了線上在運行的車輛外,其他車輛都在此處,也包含キハ205,原本筆者還想來賭看看會不會跑假日列車,結果撲了個空。而在拍完照後,一群人自車庫中走了出來,看來是有活動在帶導覽


而筆者也發現了一個特別的東西,就是這台白色的工程車。上面還寫著東京メトロ,也就是東京地下鐵,這輛車為「MPV-9S」軌道檢測車,不過湊線這種地方鐵道怎麼會引進這種檢測車呢?還是別有他用呢?而且這台車出現在這也是挺神奇的就是,且塗裝幾乎沒有動過,莫非是當器官車用?


而在月台尾端還停著一台黃色的工程車,這台車為MTT-38型砸道機,為1977年由芝浦製造所製造。基本上目前日本各家鐵道使用的砸道機大部分都是自國外進口,因此國內製造的車輛可以說是少數族群

而在砸道機前的是九七式軽貨車,這款貨車最初是日本陸軍於二戰時為了在佔領區使用而生產,戰後因其可靠的牢固性而被許多私鐵收購使用,在湊線則是當作噴藥車所用


而在站場的另一個角落停放著幾台石碴車,上面還有著東武鉄道的標記,這款車為東武鉄道的ホキ1型,為国鉄ホキ800型同型車,在東武鉄道廢車後,部分車輛讓渡到其他鐵道,湊線就接受了兩台,分別是ホキ7與ホキ8,車上的標記雖未塗改,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已漸漸脫落


隨著列車即將到來,月台上人也慢慢聚集了起來,筆者見到月台上有個顯示列車進站的顯示器,靈機一動將其帶入構圖中

上了車後,剛剛在車庫內參觀的一群人出來揮著手歡送著列車的離開,在晃了20分鐘左右,列車抵達了勝田站,筆者在此轉乘常磐線回到水戶,不過看了一下時間,離要搭乘的特急還有段時間,因此筆者決定出站看個東西


水戶站作為常磐線上的一個樞紐,過去曾經設有水戶機關區,許多列車也會在此更換機關車,因此還設有扇形車庫,但隨著列車電車化,水戶機關區也跟著改為水戶運轉區,而扇形車庫也跟著拆除

不過為了牽引水郡線的工程車,因此水郡站還是有停放來自高崎的兩台DE10柴油機關車,還有一台配屬尾久的EF81電力機關車做備用機,而在水戶站一旁的小路即可見到兩台在此停放的DE10,當天停放的是DE10 1603以及DE10 1654。不過隨著水郡線工臨改用新造的工程車,以及JR東日本近期一連串廢除機關車的政策下,水戶站常備的機關車已經走入歷史,改成放置新造的工程車

回到車站後,搭上常磐線的特急,筆者這趟旅程的茨城地區行程也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仔細想想,這趟旅程搭了常磐線不少次,而常磐線全線也在這兩次的旅程中全線踏破了。筆者在車上小睡片刻,等到醒來時已不見農田,一棟棟的房子出現在了眼前,接著筆者於柏站轉乘普通車前往南千住

到了南千住後,夜晚的風更加寒冷,比前幾天都還要寒冷的感覺,筆者拖著行李前往旅館。雖然在南千住,不過這次筆者選擇的是青年旅館,而且也在車站外不遠處


在Check in完後,筆者拖著行李來到房間,房間並不大,基本上就是一個可以睡覺的空間,不過筆者本身要求也不多就是,而浴室是共用的,洗衣機在樓下,甚至還有廚房可以下廚,剛剛在櫃台時見到許多不同國籍的人在聊天,真的頗有青年旅館的氛圍。簡單放好行李後,筆者前往秋葉原覓食逛逛,其實挑南千住住的原因之一就是離秋葉原不遠,且住宿費不會太貴,外加治安不錯,而南千住站還可以搭乘多條路線,算是很方便了

在整天偏觀光的行程結束後,筆者這趟旅程中佔了一半左右的茨城県行程,也算是告一個段落了。大洗這個靠海的城鎮,藉著動漫的名氣和地方結合,讓筆者這個沒在看動漫的人也能略知一二,真的頗有一套,而大洗也有許多地方沒有去到,就等待下次有機會再此造訪吧。隔著一條河的ひたちなか海浜鉄道,雖然已不是首次造訪,但キハ205這個目標,筆者一直想將其收服到,不過可惜這次還是與其失之交臂,另外連兩次造訪時天氣都不慎理想,隨著キハ205接近廢車,應該是無望了,那就希望下次造訪時能有個好天氣吧

在回到東京後,也意味著旅程剩下不到一半了,接著筆者行程以前往西邊的埼玉與群馬,首先要造訪的就是位於埼玉的秩父鉄道,該鐵道的小型電頭牽引貨車,吸引著筆者前往造訪

閱讀下一篇:秩父鉄道
最後付上幾段影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行2024vol.2 DAY9 くろがね線

比較不一樣的機關車-全台現役私有調車機一覽

日本行2024vol.2 DAY4 王滝森林鉄道 林鉄フェス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