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1 DAY7-8 米子近郊
日本行2024vol.1 DAY7-8 米子近郊
位於鳥取県的米子市,其位置在山陰本線的中間,加上山陰山陽聯絡線之一的伯備線也在此匯集,因此在国鉄時代開始,米子站即設有車庫與機關區,而在不遠處的後藤站,更設有後藤総合車両所,為目前JR西日本保養柴油客車的大本營。而自米子車站延伸出去的還有一條名為境線的支線,該路線一路通往境港市;而往另一個方向走還有目前山陰地區唯一辦理貨物的車站-伯耆大山站,而這幾處地點也是筆者這次預計造訪的地方
3/26 下午4點
筆者在旅館稍作休息後,帶著護照手機錢包,簡單的裝備出門搭乘境線前往境港
境線在米子站的到發線為0番線,從天橋下來就可以看到指標。這張照片為剛到米子時用相機拍的
境線開通於1902年,起點為米子站,終點為境港站,長17.9公里,設有16站。米子-後藤間為單線電氣化區間,後藤-境港間則為非電氣化單線區間,主要運用的車輛為キハ40/キハ47以及キハ126
境線無論是月台或者指標以及車輛上,都能見到鬼太郎的蹤跡,這是因為鬼太郎的作者-水木しげる先生,小時候在境港生活,也在孩提時期聽聞許多關於鬼怪的故事,而成為日後製作鬼太郎等作品的基礎
除了境港市有一條以水木しげる先生命名的道路外,整個境港市也以鬼太郎為主題,吸引觀光客造訪,而作為前往境港市的唯一一條鐵路,境線也從1993年起,將行駛在境線上的柴油客車塗上彩繪,並稱為「鬼太郎列車」,如今已經是第四代了
整列車不只車外,連車內都有鬼太郎的彩繪
列車自米子站開出後,先是和山陰本線平行一段,接著向左彎去,行駛在米子市區內,當天車上乘客不少,有些看起來像是剛下課的學生,還有一些剛採買完的主婦。這段到後藤站的路線為電氣化區間,是因為後藤站旁的後藤総合車両所也肩負維修電車的業務,因此架有電車線到車両所內
列車繼續向前,直到右手邊出現了鐵網,裡頭有著一棟大間的鐵皮建物,接著出現一些車輛停放在裡頭,這裡就是後藤総合車両所了。該處不只檢修JR西日本的車輛,還有檢修如智頭急行、若桜鉄道、京都丹後鉄道等第三部門鉄道的車輛,因此偶爾也能見到非JR西日本所屬的車輛行駛於此
隨著列車接近後藤站,窗外出現了幾台381系,應該是報廢的車輛吧,隨著新車逐漸上線,舊車也慢慢除役。由於境線為單線區間,因此部分車站具有交會功能,後藤站就是其中之一,列車在此交會對向列車
原本坐在筆者對面的乘客下車後,筆者發現到連椅子上別有巧思,連哪裡能拍照都有標示
列車繼續行走在米子市區內,不過越往市郊走,車上乘客也陸陸續續下車,雖然也有一些乘客上車,但乘客數比米子開車時少了一些。過了三本松口站後,窗外的房子開始減少了,一塊塊的空地開始出現,繼續往前空地逐漸增多,有些還種著一些農作物,列車已經離開米子市區了,而沿線幾個車站附近還有一些房子,不過在車站以外的地方還是以農地或者空地為主
在過了大篠津町站後,列車先是向右彎去,而左側也多了一條平行的道路,接著路線像是繞過什麼東西似的,又轉回了原本的直線,接著來到了米子空港站
米子空港站,故名思義一旁就是米子空港。不過作為一座和機場聯絡的車站,米子空港站為無人站,且只有一條股道與一座月台,顯得有點簡陋。而剛剛路線繞路就是為了繞開機場的跑道,而這段繞路的路線在2008年完工
米子空港站過去名為大篠津站,過去路線沒有繞路,而是直線前行,而過去的大篠津站也與現在的米子空港站位置不同。雖然過去車站就設在機場旁邊,不過跑道長度並不像現在這麼長,而為了飛機起降的限高關係,大篠津站的號誌機還設計得特別矮,不過現在都已拆除,不見過去的蹤跡
過了米子空港站後,窗外房子多了起來,也代表境港站快到了。在抵達之前,沿線有幾個路段兩旁種了許多樹木,列車行走在期間又有種開到山上的感覺,隨著列車繼續前行,最後抵達了終點-境港站
境港站為終端式車站,下車後沿著月台就可以走進站房,站房本身設計成燈塔的造型,一旁就是遊客中心以及搭船的地方,站前還設有水木しげる先生的雕像
而境線除了有鬼太郎列車外,沿線的車站也有暱稱,暱稱則是來自鬼太郎故事中出現過的妖怪,終點境港站則是鬼太郎站
或許是因為當天下著雨的關係,境港街道上人並不多,偶爾會遇到幾個出來散步的當地民眾,路上車子不多,不少店鐵門也是拉下沒有營業。雖然沒有想像中熱鬧的感覺,不過走在街上散步享受著悠閒也不錯
沿著路往下走,街角有個鬼太郎當中出現的角色-眼球老爹的小雕像。過去筆者曾在自己的推-徳永羚海的IG上看過,這趟來還帶上生寫一起合作,多少也有些聖地巡禮的意味
走著走著,筆者就走到了港邊,港邊船隻也不多,遠方隱約能見到一座大橋。境港本身也有開往外海幾處島嶼的船班,不過比起客運船,境港比較為人所知的是漁業,其豐富的海洋資源,更是曾經得到日本全國漁獲量最高的港口的殊榮
既然以漁業聞名,那就來吃海鮮吧,筆者在港邊挑了一家店入座,點了一份海鮮丼跟啤酒。飯上鋪滿甜蝦、生魚片、蟹肉、花枝、章魚、鮭魚卵等,每一樣都新鮮且美味,再配上啤酒,著實是種享受
吃飽飯回到車站的路上,道路兩旁的路燈也亮了起來,路燈還設計成眼球的造型,相當可愛
在站內待發的是キハ126,該車為新潟鉄工所以及新潟トランシス於2000-2003年製造,採用兩輛一組的編組運行,主要運行地區為山陰本線,當然也會使用在境線上
筆者上車後,或許是剛剛的啤酒開始有了作用,加上天色漸暗沒有什麼風景可看,於是隨著列車一路搖晃前行,筆者也漸漸閉上雙眼。醒來時,列車已經接近米子站,下車後順道到了站前的超市,趁著打折買了一些做熟食做宵夜,另外還買了隔天的早餐,採買完後即回到旅館休息
3/27 早上七點
原本預計六點半出門前往伯耆大山,沒想到鬧鐘響起後,筆者又將其按掉倒頭回去睡,醒來時才意識到已經睡過頭,好在車站離旅館不遠,加上前往伯耆大山的班次也不算少,趕到伯耆大山時不算太晚
伯耆大山離米子僅隔兩站的距離,在這裡有著山陰地區目前唯一的貨物站,JR貨物在伯耆大山站旁設有貨櫃場,除了辦理一些散裝貨櫃業務外,主要業務為載運伯耆大山站旁的王子製紙工廠所產出的成品。而有工廠的地方就會有專用線,有專用線的地方就會有調車機。伯耆大山的王子製紙工廠備有數台調車機運行,不過由於不確定運行時間,筆者出發前先是在網路上蒐集資料,得知早上與下午運行較為頻繁後,即排入行程內
出了伯耆大山站後往後站的方向走,先經過平交道再轉入一處社區,接著就可以看到一座平交道出現在眼前,上方還有一座高架橋。當天天氣不錯,也見到了久違的太陽,上次見到太陽的時候應該是還沒踏入JR西日本管區的時候了吧
伯耆大山的這條專用線從地圖上清晰可見,其路線也不長,自伯耆大山站出發後向右彎去,接著穿過住宅區與高架橋,再彎一個左彎就到了工廠門前。筆者原定搭乘六點半的車抵達,但睡過頭晚了一小時,好在在蒐集資料時,有日本同好寫到早上通常會運行兩趟,於是抱著應該還能再拍到一趟的心態往工廠走去

到了工廠門前,即看到兩台調車機在進行調車業務。這兩台調車機為北陸重機製造,重25噸,綠色為No.17,棕色為No.18,這兩台車的特點莫過於其特別的塗裝以及端面傾斜的引擎室,老實說還挺像工程車,而不是調車機
而在拍攝調車時筆者也發現到,由於散熱柵的部分塗上了金色的烤漆,因此在陽光照射下,還挺容易一不小心就過曝。而在綠色的No.17調車完畢後,工作人員轉而登上了一旁棕色的No.18
接著棕色的No.18開出工廠,往車站的方向開去
另一端的頭燈也還開著,為了保障運行時的安全,現在製造調車機在駕駛室下方都會挖上兩個窗戶,來確保司機員的視線足夠,在四日市港的調車機也能見到這種設計
棕色的No.18離去後,筆者見到廠內還停著一台調車機,該車為No.16,1994年由北陸重機製,重25噸,過去曾配屬在岡部的煉油廠側線,後來轉至伯耆大山使用
過了沒多久,隨著遠方平交道響起,No.18拉著一串貨櫃列緩緩駛來,這樣看起來棕色的No.18跟暗紅色的JR貨物貨櫃還挺搭的。當時也正值上班時間,除了要前往製紙工廠上班的人外,附近的幾家工廠也開門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NO.18進去後沒多久,換No.17來著一列貨櫃列出來,原以為要往伯耆大山站開去,結果只是調車而已,沒多久又後退進到工廠內
筆者拍完調車要離開時,廠內有名員工走了出來向筆者提醒,如果要拍攝調車機可以,但請不要對著工廠拍攝,離開前也才看到,門口鐵絲網上掛著禁止攝影的標語,不過剛好被車子擋住了。事後看了一下網路上曾拍攝過該處調車機的照片,大部分的照片也都避開了工廠,以調車機為主
回到車站的路上,從平交道可以見到站內停著一列由EF64-1000形牽引的貨櫃列,在前方的是国鉄色,在後方的則為更新色
部分班次的やくも會停靠伯耆大山,月台上的乘車指示標也換成了273系,不過這趟下來,筆者還沒遇到過這批新車在試車
由於伯備線在伯耆大山站和山陰本線會合,因此這段區間有著伯備線與山陰本線的列車,筆者當天搭乘的即是伯備線的電車。而且還剛好遇到喜歡的中間車改造車版本,一旁停著的是キヤ143,為JR西日本的除雪車,筆者也覺得這車方方正正挺可愛的
米子站在前幾年時經過整修後成了跨站式車站,並且把連結前後站的自由通路兩旁加上許多玻璃,加上玻璃相當乾淨,隔著玻璃即可看到米子站站場。筆者前一天剛到米子時也來此拍了幾張照,不過當時下著雨,天氣不佳,好在隔一天是個好天氣
從天橋上能看到一座扇形車庫,該車庫建於1954年,共有9股,目前主要作為檢修柴油客車與柴液機關車用,平常不開放參觀,但可透過如山陰觀光聯盟等團體舉辦參訪活動時報名參觀
另一頭的的車輛基地裡頭除了キハ126外,還有DD51以及キハ120
其中一個檢修庫前停著一台DD51,目前配屬在後藤的DD51共有兩台,分別是DD51 1179以及DD51 1186,目前主要牽引工臨或者牽引出入後藤檢修的列車回送用,偶爾會有包車之類的特別列車運行
說到山陰地區的DD51運用,最讓筆者最有記憶的莫過於寢台列車-出雲了,尤其曾經出現過的DD51重聯運用,兩台DD51拉著一串寢台車,奔馳在山陰本線,還能隱約見到日本海,行經某個車站時與キハ58會車,這幅景象一直是筆者對於山陰本線的印象。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キハ58早已除役,DD51只剩JR西日本依然繼續使用,JR東日本的DD51也將落幕,唯一不變的,反倒是那處在背景的日本海
走過自由通路來到後站,後站比上前站顯得安靜不少。而在一旁的鐵絲網上,還挖了好幾個洞供拍照用。更貼心的是,在這挖出來的洞旁的鐵網還做了倒角,讓遊客在伸手拍照的同時不會被鐵網割到,從細節都能體會到其貼心
自洞內往基地的方向拍去,可以看到車庫內停著キハ187,外頭則是キハ126柯南彩繪車,DD51則是安靜地停在一旁。筆者坐在一旁的長椅上,面向站場,一邊吃著前一天買的麵包當早餐,一邊看著米子站的列車來來去去,有種回到小時候在自家門前,吃著飯看著火車來來去去的感覺
吃完早餐後,筆者沿著路後站的小路走著,想著哪裡有角度能窺探車輛基地。車輛基地一旁就是住宅區,沒什麼地方可取景,於是只好走上跨線橋,朝著扇形車庫的尾巴拍了一張。而在過了這座跨線橋後繼續往下走,可以看到過去米子貨物站的遺跡,過去曾有行駛至此的貨物列車,如今早已停開,米子貨物站也於2016年正式裁撤,現在偶爾有JR西日本的工程車輛停駐於此
原本想著要去拍個扇形車庫的正面照,結果就在到之前來了一組キハ126停在前面,原本以為只是調車,結果竟直接熄火,只好打退堂鼓。而這組車也是柯南彩繪車,鳥取有許多以柯南為主題的彩繪車,這是因為柯南的作者-青山剛昌先生,就是鳥取人,在山陰本線上的由良站附近還設有故事館
好在隔天早上補考成功,車庫前沒有車擋路。而從圖中也能看到,除了キハ47外,キハ126也停在庫內檢修,還有一台DD51在裡面,昔日檢修SL的扇形車庫,現在則做檢修柴油車用

在離開前筆者注意到一旁的DD51,鮮紅色的車體,雖然逆光,但還是相當耀眼,希望有天能拍到DD51行駛在路上的樣子
在米子站周圍繞一圈後,眼看離要搭乘的特急還有一段時間,於是打算去米子市區找一台保存車。筆者先是沿著站前的道路往市區的方向走,車上人車並不多,不過感覺到挺悠閒的,接著右轉進入一條小路
順著小路繼續走,可以來到一處像是商店街的地方,接著左手邊出現一座廣場,一台下半部水藍色,上半部灰色的二軸客車展示於此。這台車為日ノ丸自動車法勝寺線使用的客車,編號フ50,該車為1887年由英國製,最初為関西鉄道所有,後來幾經轉手,最後為日ノ丸自動車所有,運用在法勝寺線上。該車為目前日本最古老的客車之一,法勝寺線廢線後原本保存在公園內,後來經整理後被搬至現在的位置保存,並於2011年被指定為鳥取県保護文化財
一旁的看板介紹著這台的歷史,法勝寺線這條路線通車於1922年,並於隔年電氣化,可以說是山陰地區最早電氣化的路線,然而隨著公路與汽車普及,法勝寺線於1967年全面廢線。目前日ノ丸自動車依然存在,主要業務為運行鳥取県內的公車,而除了這台フ50這台客車外,還有一台電車-デハ203被整理得漂漂亮亮的保存在昔日法勝寺站附近
在保存車的廣場旁還有一塊看板,上面標註著米子市內地蔵菩薩像的位子。在江戶時代,有條名為加茂川的河流在米子市區內流過,而沿著河川有設立許多地蔵菩薩像,古時候人們會向其祈求平安,遇到災厄時也會像地蔵菩薩祈求心靈上的慰藉,在古時候是相當重要的精神寄託,如今也許多地蔵菩薩像依然存在,可以一路參拜,一路在米子市內散步
筆者沿著商店街散步,早上開著的店家不多,但在路過一家未開門的咖啡廳時,窗戶上的一張標語吸引了筆者的注意。雖然筆者對文法不是很熟悉,但能用簡單的詞彙來表達出意思,或許這才是語言的作用吧,而且這塊標語也達到讓人會心一笑與吸引注意力的效果
繼續沿著商店街走,另一家二手書店吸引了筆者的注意力,從外面可以清楚看到陳列著許多書籍,頗為壯觀,現在人閱讀習慣改變,書店日漸減少,這樣子復古味滿滿的書店不知道還能存在多久呢?
這條商店街上頭並未設有遮雨棚,或許過去曾經有吧,在這裡過去曾有一座鐵道文物館-米子れいるろうど館,裡頭有著許多山陰地區的鐵道文物,不過已關閉許久,裡面的許多文物也不再公開展示,甚為可惜
在回到米子車站前,筆者發現到了剛剛在地圖上出現的一座地蔵菩薩像。這座名為小路地蔵,是唯一一座擁有瓦頂地蔵堂的,主要為祈求小孩平安,惡疾退散等。像這樣子小地蔵堂讓筆者想到了台灣常見的一些如土地公等民間信仰,祭拜的場所雖然不大,但對當地的民眾卻是重要的精神寄託
這趟旅程離開了山陽地區,來到了山陰地區,筆者選米子做為中心,主要就是因為米子為山陰本線上的一大重鎮,除了是路線匯集地,附近還有車輛基地與機廠,因此有著許多和鐵道相關的元素。雖然這次造訪了境線,但僅只有簡單搭乘了一趟,如有機會或許安排下車拍個鬼太郎列車或者到後藤賭看看回送列車,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在伯耆大山也拍到了不一樣的調車機,而現在擔任伯備線貨物列車本務的EF64 1000,也傳出要更改成EF210做本務的聲音,並且已經有進行過試車,甚至在這之前還有風聲傳出這山陰地區僅存的貨物列車也將停駛,不過後來又沒消沒息,未來動向如何有待觀察。匯集了多條路線於一身的米子,加上扇形車庫讓筆者覺得像是故鄉-彰化的即視感,下次有機會再來深度走走這城市吧
自米子出發沿著山陰本線繼續走,來到鳥取地區,在鳥取站除了JR西日本的列車外,還有第三部門鐵道的列車也會直通進入,其中一條就是若桜鉄道。這條位於鳥取県的第三部門鐵道,雖然僅有四台柴油客車運行,但其本身卻擁有數台動態保存車,沿線也有幾個車站靜態保存著其他車輛,這條鐵道有著什麼不同的風情呢?
敬請期待
閱讀上一篇:水島臨海鉄道
閱讀下一篇:若桜鉄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