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2 DAY9+10 門司港-回台

日本行2024vol.2 DAY9+10 門司港-回台


北九州市位於九州北端,其隔著関門海峽與本州對望,関門海峽指的是本州的下「関」與九州的「門」司,門司港自古以來就因兩地之間的交通往來而繁榮,而九州的第一條鐵道也從門司港開始。時至今日,雖然已經蓋起了跨海大橋與海底隧道,但門司港依然作為觀光景點吸引觀光客的造訪。這趟旅程筆者則是安排前往門司港做為旅程的結尾,除了門司港外也順道前往了九州鉄道紀念館,另外也紀錄了一些北九州的鐵道風情

10/11下午三點
在結束完拍攝くろがね線的行程後,筆者先是在小倉附近逛了逛,接著跳上前往門司港的電車

自小倉出發後,過了不久往右手邊可以看到JR貨物的貨場,除了貨場外還有JR貨物的機關區,路過時裡面停了不少銀色的EF510 300番台,這些車是用來取代過去JR貨物用在九州地區的国鉄型電力機關車的,感覺離第一台EF510 300番台出廠才過沒多久而已,沒想到就已經有這麼多台了


過沒多久列車即抵達門司港站,門司港站為終端式車站,而如果要通往本州經関門鐵道海底隧道的路線則是在門司站分出

筆者搭乘來的電車為右側的813系,這款車在筆者在九州的這幾天皆有搭乘到。而左側停著則是415系1500番台,這批交直流兩用車為不鏽鋼打造,不過415系還有另一款暱稱為「白電」的版本,對許多人來說,那才是經典的415系,不過這些白電已於2022年退出運用,目前僅剩1500番台還在運行


出了車站後來到位於車站附近的九州鉄道紀念館,該館開幕於2003年,開館時間為9:00~17:00,最後入場為16:30,休館日為每個月的第二個週三,八月則無,另外七月的第二個週三與週四也都休館


在入館前可以見到三台車的駕駛室部分保存於此,由左至右分別是
クハ481-24/ED76 1/EF30 3

三台機關車皆只有駕駛室部分,當中比較吸引筆者的是EF30 3,該車過去為関門海峽隧道專用機,不鏽鋼的車體為其特色,該車在退役後曾在大分運転所動態保存一段時間,後來在2008年拆解,駕駛室部分則是被放到此處展示。話說兩台電力機關車因為只有留下駕駛室的部分,沒有了集電弓看上去還真有點不習慣


購票則是在旁邊的售票機購買,售票機看起來就像去餐館會看到的食券販賣機一樣,其實JR九州設置在月台上的特急券販賣機也是長得一樣,而印出來票券的也跟食券一樣

雖然入場費不高,成人票300日幣,半票150日幣,入場後還會給一本簡介,但這票還是過於簡陋了一些,前幾天去過的直方市石炭紀念館,甚至是之前去過的東武博物館,這兩間雖然票價更低,但至少票還沒那麼簡陋,如果可以的話能改一下應該更好


入館後第一台能見到的是這台編號59634的蒸氣機關車,該車為9600形,1922年由川崎重工製造,落成後配置在広島,後來又曾轉屬至北陸地區以及山形、米沢等地,最後於1974年轉屬後藤寺,廢車後被保存在粕谷町中央公民館,後送至小倉工場靜態保存,最後在2003年送至九州鉄道紀念館保存

雖然在後藤寺配屬的時間不長,但作為曾經在筑豊地區奔馳過的9600之一,應該或多或少也有牽引過煤炭列車,而駕駛室旁的區名札掛著後藤寺的「後」,這台車跟之前筆者見到的那台有著門鉄導煙板的59684比起來,還是這種傳統的整塊集煙板順眼許多


後方展示的是C59 1蒸氣機關車,該車由汽車製造於1941製造,最初配屬在名古屋,後轉至姫路,再於1956年轉至門司港,開始在九州的服役生涯,1962年改配至熊本,並在1965年牽引さよなら蒸機列車的特急みずほ列車,並於同年廢車。廢車後保存在小倉工場,2003年時被移至九州鉄道紀念館

C59作為国鉄時代特急牽引機之一,其經典性當然相當不言而喻,九州過去也有許多C59做本務運用的列車,從舊型客車到20系寢台車皆有牽引,而九州也是C59最後服役的舞台

順帶一提,這些在館內展示的機關車,在有遊客經過時都會啟動感應器,感應器會播放機關車的音效,蒸氣機關車就會有鳴笛以及汽缸運作的聲音,而電力機關車就有鳴笛以及馬達聲


後方的是兩台電力機關車,分別是茶色的EF10 35以及紅色的ED72 1,雖然後方的ED72 1是該型車唯一一台保存車,但筆者還是對茶色的国鉄電力機關車情有獨鍾,而且EF10 35也是唯一一台EF10保存車

EF10 35為1941年由汽車会社製造,落成後先被配置在国府津,後於関門海底隧道通車後改配在門司,後於1961年轉至稲沢,接著先後轉屬長岡/東京/豊橋等地,1978年在門司廢車,廢車後被保存在公園內,2003年時被移至九州鉄道紀念館

由於関門海峽附近的高鹽分海風,因此配置在此處的EF10均做了車體不鏽鋼化的改造,當時也有全車像EF30那樣銀白色的EF10,不過這台EF10則是塗上當時的茶色標準塗裝,這種茶色且前面有著通道的電力機關車,一直都是筆者對国鉄電力機關車的經典印象,不過現在這種機關車早已無法在路線上見到,只能到一些私鐵才能見到了


後方展示的則是筆者進館的目的-キハ07 41,該車為1937年日本車輛製造,最初形式為キハ42000形 該車則是キハ42055,該車為機械式汽油客車,故未設有與其他車總控重聯用的跳線,最初的配置不明,但知道曾配屬過高岡,並且曾在名古屋換裝成柴油引擎,並改為キハ42540

1961年時該車改配置豊後森,並在當地做普通車運用,1969年廢車後,曾長年保存在當地的扇形車庫內,後於2003年移至九州鉄道紀念館保存。該車的特色莫過於戰前的流線型設計了,這種圓頭汽油客車過去除了国鉄,私鐵也能見到其蹤跡,像是関東鉄道,江若鉄道等地,而目前保存下來的除了九州鉄道紀念館這台外,還有讓渡到片上鉄道キハ702,以及鹿島鉄道改造過的キハ601


キハ07 41車上掛著的行先為當年最後運行的宮原線,該線也於1984年廢線。キハ07 41車內也有整備過,從外頭的展示月台上可以窺見裡頭的樣貌,不過目前只有特別開放才能進到車內。而該車端面過去有退役時的一些車輛標記,不過在後來重新塗裝後就被蓋掉了


再往後走有三台車輛,由前至後分別是
クハ481-603
クハネ581-8
スハネフ1411
而這三台車輛皆可上車參觀

這三款車輛皆為當年九州地區代表性的特急用車輛,最前方的485系為經典的狗頭設計,後方的581系則是日本第一款寢台與一般座席兩用的車輛,為了容納更多臥鋪,其車輛為貼著淨空設計,可以看到明顯比前方的485系高了一截


在最後方的14系則是過去寢台列車的經典車輛之一,其暱稱為「Blue Train」,車前的行先則是掛上九州與東京間行駛的寢台特急-さくら


筆者走上14系,透過貫通門可以與581系對望,往車內走可以看到過去臥鋪的樣子,臥鋪列車在那個新幹線跟航空還沒現在這麼發達的年代,是不可或缺的長距離移動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如今在時代演進下,大部分寢台列車已成了觀光用的車輛,那個載運著長距離旅人的「Blue Train」早已走入歷史,只能在展示場所才能見到了


其實在最後方還有一台車號セラ1239的貨車,該車為過去曾運用在筑豊地區的石炭載運貨車,是當年常見的車輛之一,雖然保存在此,但放在整串保存車的最後,且放置在角落,蠻常被人跳過的,如果可以和最前面的59634放在一起 展示過去筑豊地區的石炭列車應該是最好的展示方式

而在セラ1239後方可以看到,展示路線有繼續往外頭延伸,雖然路線已經截斷,但看得出來過去與門司港站場應該是有連接的。不過在這些展示車輛當中,最前面的59634是額外放出來展示的,軌道沒有和其他車輛在一起,所以透過移動車輛來讓セラ1239與59634放一起也不太可能了

除了這些車輛展示外,九州鉄道紀念館還有一棟資料展示館,該館為過去九州鉄道本社屋,整棟建築物由赤煉瓦建造而成,裡頭展示許多文物,還有鐵道模型以及運轉模擬器。二樓還有依展示主題改變而會展示不同的列車照片,另外還有一台1909年由小倉工場製造的客車-チブ37,紀念品店也在裡面。不過後來筆者一直到了出館才意識到,忘了拍下裡頭的車輛以及建築物本身……


在九州鉄道紀念館裡還有一項設施,那就是運轉體驗用的小火車,不過與其說是運轉體驗,倒不如說是給小孩子遊玩的遊樂器具,原本筆者興趣不高,但想了想還是來玩一次好了,玩一次則是300日幣,需另外購買乘車券

筆者搭乘到的是キハ71造型的小火車,雖然車上設有儀表板以及模擬開車用的韌機把手,但實際上為了安全起見,除了緊急煞車外不會給遊客實際操作車輛。小火車就在一圈軌道內運行,沿途還設有道岔,如果讓小朋友來玩應該會玩得很開心,不過對筆者這個已經22歲,還一個人跑來玩,就看起來有點好笑了XD

整體來說,九州鉄道紀念館整體來說還算可以,畢竟入場費用不高,且在實車以及資料方面也都有可看性,另外該館旁邊就是門司港站站場,不時還會跟JR九州或JR貨物合作舉辦實車展示等活動,可玩性也是有的,來到門司港不妨可以造訪一下


離開九州鉄道紀念館,筆者往港口的方向走去,出了門司港站後,有一條路線與道路平行。這條路線為自門司港至外浜站為JR貨物所屬的貨物支線,在這之後到田野浦站的路線則是過去田野浦公共臨港鉄道,該線過去主要行駛貨物列車,金見鉄道出來的水泥罐車即是到終點的田野浦站

該線於2008年廢止後被北九州市買去,並購入過去島原鉄道所屬的開放式車廂與南阿蘇鉄道的10噸調車機做觀光列車使用,路線等硬體設備屬於北九州市役所所有,而車輛以及營運則是交給平成筑豊鉄道,並將列車取名為「潮風号」,路線則是叫「門司港レトロ観光線」,於2009年開業至今,共設有四個車站

目前除了冬天外,每逢假日都會開行,運行密度約40分鐘一班,也有隨著活動而開行特別列車,例如夏天就會開行夜晚的班次,是門司港當地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筆者造訪當天由於是平日,因此並未開行,不過沿著軌道散步也能飽覽門司港當地的風情


當天天氣不錯,路線除了有民眾出來散步外,還有一些貓狗也出來曬太陽,在筆者走在椅子上休息時,還有隻貓咪過來蹭了一下,隨後即躺在筆者身旁,看他曬著太陽,筆者伸手上去摸了摸,牠也挺享受的。雖然筆者家裡有養狗,但不論貓狗,只要可愛筆者都喜歡,不過這隻上來「主動營業」的貓當然無法收編帶回家


繼續往下走,路線一路沿著関門海峽前行,而門司港レトロ観光線在此也設有一站名為ノーフォーク広場的車站。遠方可見九州與本州連接用的関門橋,左側的港口則是停了一排的船隻

此時已經接近傍晚,許多居民也出來散散步,途中遇到幾個遛狗的當地民眾,狗狗也熱情的上前打了招呼,問了飼主能否摸摸後,筆者也和狗玩了一下,走在港邊享受著海風吹拂以及海浪聲,確實是個相當讓人放鬆的行程


路線繼續往前,接著來到一處平交道,過了平交道後是一座名為和布刈隧道的隧道。潮風号在行經隧道時,會打開車內的裝飾用燈條,燈條會照射出魚類的畫像,讓整列車有行走在海底的感覺

而馬路在此並沒有跟著鐵道一同挖掘隧道通過這座小山丘,而是繞開這座小山丘一路沿著関門海峽前進,筆者沿著路走著。這段路旁有一座名為和布刈神社的神社,另外過去除了有因防禦工事而興建的砲台遺跡,不過比較特別的是過去在這還設有水族館,不過早已拆除只剩遺跡


走過関門橋橋下,旁邊有関門海底隧道的人行隧道入口,過了這個隧道就到了位於本州的下関了,隧道內還有福岡県與山口県的分界線,算是一個有名的觀光景點,不過當天筆者沒有特別走訪


繼續走著,旁邊的関門海峽有船隻來來去去,當中也有一些大型貨船,関門海峽自古以來就是許多船隻的並經之路,雖然海峽把本州與九州隔了開來,但也因這條海峽才得以讓船隻不需繞行整個九州地區

筆者沿著路走著,接下來沒什麼特別安排的行程,單純只是想來這邊走走而已,吹著海風聽著海浪,漫步其中好不愜意。路上看到公車站牌,原本想著到終點搭公車回去好了,結果看了時刻表跟時間,才發現公車剛走而已,嘛算了,就當用步行的方式好好體驗関門海峽的風光吧


繼續走可以看到一台EF30 1與一台オハフ33 48舊客在此展示,EF30為當初為了関門海峽隧道路段而打造的交直流兩用電力機關車,其不鏽鋼車身就是為了抵禦鹽害而設計的。EF30 1退役後曾一度被保存在西小倉站的一處公園內,後來隨著潮風号的開行,該車被移至関門海峽旁的和布刈公園保存

後方的オハフ33 48客車在過去內部曾做過整理,可以上車參觀,後來被北九州市發包出去改建成咖啡廳,這件事情為2024年初左右發生的事情,當時引起不小的騷動,主要還是有日本同好反應改建過程將原來整理好的內裝通通拆除,且拆除後的東西下落不明,後來還引起當地議員介入,要求發包的市役所做出說明

雖然車是市役所的沒錯,不過當初整理時也是由同好一同協助的,拆除的內裝下落不明也頗奇怪。而筆者實際觀察了這台車,發現外表也因長期高鹽分海風吹拂下,也有多處老化,而幾扇客車車門也在改建時拆除,目前則是空著一塊。其實連使用不鏽鋼打造的EF30都有多處因長年海風侵蝕而有生鏽等情況,舊客的老化更不言而喻,也希望這兩台車能好好整理一番了


在兩台保存車旁的是門司港レトロ観光線的終點-関門海峡めかり站,這裡除了是九州最北的車站外,在這座車站地底下就是山陽新幹線的新関門海峽海底隧道。這裡雖然是潮風号的運行終點,但潮風号的車庫則是要繼續往下約800公尺才是,不過這段路線並沒有營運,僅供列車回送用


在関門海峡めかり站短暫停留後,筆者往回往門司港站的方向走去,此時已經夕陽西下,夕陽照射在関門海峽,這也是筆者這趟旅程最後在日本見到的夕陽,想到這趟旅程就要結束了還是不免有點依依不捨


回到門司港附近時太陽已經下山,附近一處廣場正在舉辦市集,裡頭賣著啤酒以及其他小吃,原本想說過去買點小吃來吃,不過人有點多,而且座位區也幾乎客滿,只好回到原本在車站附近找餐廳吃飯的計畫

回到門司港站附近,由於當天是禮拜五,許多剛下班的上班族三五成群的聊著天走著,走在街道上也能感受悠閒的氣息,畢竟對他們來說忙了一個禮拜,是該好好休息了


門司港有名的料理不是什麼海產,而是烤咖哩,烤咖哩有點像是焗烤跟咖哩的結合,將咖哩放在鐵鍋內上頭鋪上起司接著烤熟,最初為一家店舖開始製作這道料理,久而久之大家也跟著開始製作,烤咖哩就這樣慢慢地成了門司港有名的料理

烤咖哩在門司港站附近有好幾家,筆者路過一家名店發現沒人排隊,對於筆者這種不喜歡排隊的人來說再好不過,二話不說上樓進到用餐區坐下,坐在裡頭可以見到門司港的風景

在筆者點好餐等待時,右前方是一桌台灣人正在聊著天,另外一桌是另一群中國人在聊天,左邊那桌本來是香港人,走了之後換了韓國人,當然其他桌也有香港人,在這家餐廳裡面就有了來自各地的顧客,除了多元外也代表這家真的是配有名氣的店


筆者點的是雞肉+德式香腸的烤咖哩,攪拌之下咖哩的香氣撲鼻而來,咖哩的香氣與起司的濃郁結合,兩者相得益彰,而白飯也有加大份量,加上由於使用鐵鍋,還帶有一點鍋巴,雖然知道一定是高熱量組合,但還是不免讓人一口接一口,難怪這道料理在門司港會成為著名料理,實在是美味

另外筆者還點了門司港當地產的啤酒,吃著烤咖哩,喝著啤酒,看著外面的門司港,這樣來結束這一天也挺舒適的。而在筆者用完餐後,也注意到店外開始排起了隊,想到剛剛不用排隊,心中不免暗爽了一下


用完晚餐後,筆者走回門司港站準備搭車返回小倉,夜晚的門司港站外頭打上燈光,讓整間車站看起來更加莊嚴美麗。畢竟過去在那個還需要搭乘渡輪的年代,這裡曾是過去旅客抵達九州後,第一個乘車的車站,在車站前面還有新人在拍婚紗照

筆者搭上電車,隨著電車一路晃回了小倉站,回到旅館途中還去大賣場買了點東西回台灣,另外還去逛了趟書店,隨後就回到下榻的旅館了

10/12 早上七點
這天是筆者返台的日子,由於機場位於福岡,且是在上午,沒什麼時間可以路上造訪其他鐵道,因此當天的安排僅有搭乘特急前往福岡而已,不過筆者依然趁著早上,在小倉簡單安排了一些拍攝行程


之前提到筆者下榻的旅館位於北九州モノレール的旦過站旁邊,自房間的窗戶往外看去,即可看到北九州モノレール的路線

北九州モノレール通車於1985年,路線全長8.8公里,自小倉站出發,終點為企救丘站,路線採用跨座式單軌電車系統。路線行走在小倉市區內,自小倉站站內即可轉乘,除了當地居民經常搭乘外,許多觀光客也會搭乘這條路線前往市區各處


筆者帶著行李抵達站內,由於是假日早上,因此見不到什麼通勤人潮,先開來的是往企救丘方向的列車,這班車為廣告車,前方還有塗上廣告吉祥物的樣子,看起來挺可愛的


接著開來的是筆者要搭乘的前往小倉方向的列車,旦過站另一邊是一處彎道,陽光自大樓間撒下,照在過彎的列車上

上了車後過了兩站就到了小倉站,目前北九州モノレール使用的是1000形,這批車輛為通車時引進,當中最新的也是1998年引進的了,幾天搭乘下來確實能感受其年代感,列車行經時的轟隆聲,有種像是筆者之前在千葉搭乘山万ユーカリが丘線的感覺


北九州モノレール的小倉站建於車站裡面,從外頭可以見到路線直接開進大樓裡面的畫面,自車站裡面抬頭也可以看到北九州モノレール的月台與路線,這種列車直接開進大樓的畫面也是小倉市的特色之一


筆者走進小倉站月台,在小倉站還有一個名物-那就是月台上的立食店,這間立食店筆者前幾天都有見到,而且從早上就開始營業了,主要販售烏龍麵,趁著要離開前,筆者也來品嚐看看這個北九州名物


筆者點了一份豬肉烏龍麵,在等待過程中可以看到料理過程,看著店員熟練的將烏龍麵放進熱水中煮熟,接著放進碗中,隨後加上高湯與配料等即可上桌

烏龍麵Q彈有勁,上面的豬肉有用醬油煮過,不過吃起來還帶著點甜甜的味道,和麵配在一起其實蠻搭的,一碗熱騰騰的烏龍麵對其他顧客來說可能是代表一天的開始,對筆者來說是這趟旅程的尾聲了。站在月台上的立食店用餐,這種畫面過去在日本不算少見,不過隨著時代演進,現在許多立食店要不是變成在月台上隔出一個空間,不然就是收攤關門了,這種傳統的立食店也來越少能見到了


用完餐後趁著等車的空檔,筆者在月台上拍攝一些進出小倉站的列車,早晨的小倉站還算挺繁忙的,特急列車與通勤電車來來去去,偶爾還可以見到日田彦山線的柴油客車進出

圖中的415系1500番台,雖然是採用不鏽鋼打造的車輛,整體看起來比較像211系,不過在白電415系已經退役的現在,這款僅存的415系就加減拍吧


除了客車外,也有幾班貨物列車通過小倉站,小倉站不遠處就是北九州貨物ターミナル站,來自本州的貨物列車會在此更換機關車,而配屬在這裡機關車當中還有許多国鉄時代以及JR貨物初期留下來的機關車,這些機關車成了許多同好來九州追逐的對象,雖然筆者對當中暱稱「銀釜」的EF81 303頗有興趣,但該車在2024年9月時發生平交道事故後脫離運用,因此筆者無緣遇到,不過倒是遇到了另一台九州特有種-EF81 450番台

EF81 450番台,為當時JR貨物為了應對本州與九州之間增發的貨物列車,而於1992年引進,共有5台,該款車為單純了為了牽引貨物列車而設計,因此沒有裝備牽引客車用的設備,另外EF81 450番台兩端為了調車方便均裝有跳線。而這批車輛當中EF81 453~EF81 455的設計為EF81 500番台相同,但EF81 451與EF81 452的設計不太一樣,其特色為頭燈在中間的方形頭燈,成了EF81當中最特別的兩台車

這趟筆者其實並未特別安排拍攝這些九州的貨物電力機關車們,是前一天在九州工大前站剛好遇到一台EF81牽引貨物列車從眼前開過,才想說來堵看看,結果沒想到一拍就遇到這台特別的EF81 451。隨著新型的EF510 300番台數量逐漸增加,這些老車們的終點也緩緩抵達了


看著時間差不多了,筆者走到其他月台準備搭乘特急ソニック8号,購買的車票為自由席,筆者站在候車處沒多久後,後方開始有其他乘客排在後頭。上了車後,筆者放好行李坐下,而接著上車的乘客還不少,整列車位子已經坐滿,一些乘客只能站著

原本以為是因為週六的關係人多,後來才想到剛好遇到三連休難怪人特別多,但也還好有提早排隊,不然就沒位子可以坐了。列車自小倉出發後,沿著鹿兒島本線前行,這段路線在筆者這幾天在九州的行程中都有搭乘到,列車繼續前行,途徑遠賀川站時,瞥見外頭有調車機正在調度鋼軌貨車與DE10連結,沒想到這裡也有調車機,有機會再來吧

在這之後筆者閉上眼小瞇片刻,等到醒來時 旁邊已經出現了平行的山陽新幹線,博多站快到了。抵達博多站後,筆者並沒有多待,而是前往轉乘地下鐵前往福岡空港,自博多站出發後兩站就到了福岡空港了


不過地下鐵抵達的是福岡空港的國內線航廈,如果要前往國際線航廈則要再搭乘公車前往,這段公車為免費的,筆者上了公車,車內也是幾乎客滿,筆者帶著行李箱站在角落

公車出發後,先是在外面的道路行駛,接著開到一處鐵門旁,在鐵門旁稍停片刻後即開進門內的管制區內,公車沿著機場管制區的邊緣前行,除了可以近距離看到飛機外,還可以見到一些地勤車輛來來去去,最後再來到另一座鐵門前,一樣稍停片刻後再出發,再開行一小段後即到了國際線航廈


由於福岡空港正在進修整修,講到裡頭隨處可見圍起來的布幕,隨著電扶梯往上走,總算是來到了大廳。筆者回程是搭乘長榮航空的班機,原本見到櫃檯大排長龍的隊伍,還想說要等很久了,不過旁邊的人員提醒如果有事前辦理線上登機的話可以到旁邊自行辦理行李託運的業務

筆者在搭乘特急時即有先辦好,在人員的引導下完成了報到取票以及託運行李的業務,整體流程相當快速,且不用排隊,對筆者這個不喜歡排隊的人來說相當方便


過完安檢辦完出境手續,進入到後機區後,筆者先是再去買了一些伴手禮,接著想著還有離登機一段時間,就跑去又吃了點東西

點了一份烤雞肉飯跟啤酒,雖然價格跟外面比起來真的貴了不少,但至少東西還是好吃的,烤雞肉的調味筆者蠻喜歡的,雖然還是上午,但配上啤酒也挺適合的。用完餐後筆者在候機區內晃了一下,隨後即回到登機門旁邊等待登機


登機後,這次搭乘的是機型787,座椅前面還有螢幕座椅上也有提供耳機,有提供音樂以及戲劇電影。不過筆者喝了些酒,上了機後只想閉眼睡覺,隨著飛機起飛後,筆者也睡了過去


等到再醒過來時,空服員已經開始上飛機餐了,主餐是雞肉飯,配菜有一塊蛋糕跟餐包,還有沙拉跟一罐麥茶。主菜雞肉飯吃起來不錯,但可能因為是飛機餐的關係沒辦法加雞油,所以吃起來偏乾,不過滷蛋倒是挺入味的,其他配菜吃起來也還不錯。這還是筆者第一次吃飛機餐,過去搭乘廉航都只能聞或看人吃,這次總算是第一次吃到了

飯後空服員收完餐盤後,還上了一杯咖啡,喝完咖啡後筆者也覺得沒什麼睡意了,就這樣一路醒著回到了台灣。隨著飛機降落台灣,也宣布這趟旅程結尾了,想到一個多禮拜前,筆者還在擔心著行程是否會被颱風影響,如今已經順利走完行程,並且平安返抵國門


這趟長11天的旅程,自日本東北開始,經長野地區,再到中部以及関東,最後來到九州,從移動距離上應該已經超越三月時的旅程了。這趟旅程除了將日本私有貨物鐵道補完外,另外還去探訪了森林鐵道,以及九州的煤鄉鐵道以及製鐵所的專用鐵道,感謝這趟旅程中相遇的各位,也感謝筆者的朋友們在各方面的協助,希望以後能夠再見面,不論是在台灣與日本,都期待下次與你們的見面。這趟旅程當中也有許多想要去但還沒去到地方跟想去搭乘的路線,那就留給下次的旅程吧,畢竟這次的遺憾就是前進下次旅程的動力


而這趟旅程也是完成了筆者的「臨海鐵道補完計畫」了,同時也造訪完日本現役的13家私有貨物鐵道了,而下一個目標為何,那就敬請期待吧

點此閱讀上一篇:くろがね線
點此閱讀這趟旅程第一篇:仙台臨海鉄道
點此閱讀三月日本行第一篇:三岐鉄道三岐線
點此閱讀2025年日本行第一篇:再訪名古屋臨海鉄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行2024vol.2 DAY9 くろがね線

比較不一樣的機關車-全台現役私有調車機一覽

日本行2024vol.2 DAY4 王滝森林鉄道 林鉄フェス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