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5vol.1 DAY5 春日井専用線-明知鉄道
日本行2025vol.1 DAY5 春日井専用線-明知鉄道
中央西線自名古屋出發一路向著山區前行,最後抵達塩尻,在這條路線上有著一條第三部門鐵道自恵那站分歧出去,這條鐵道就是明知鉄道,也是筆者在岐阜地區造訪的最後一條非電氣化第三部門鐵道。而在前往明知鉄道之前,也是位在中央西線上的春日井站,有著一條專用線通往附近的工廠裡,這兩條中央西線上的第三部門鐵道與專用線則是筆者在岐阜地區的最後行程
5/19早上七點
筆者帶著行李自岐阜的旅館出發,前一天將行李整理好,身上除了相機包以及小背包外就只剩一個行李箱要拖著。走到車站搭上東海道本線的新快速,列車往名古屋的方向駛去,通勤時段的旅客不少,列車也因此多少有點延誤,原以為到了金山站無法趕上中央西線的列車,不過接下來的發生的事情讓筆者說因禍得福也不太算對
一抵達金山站,筆者就直接提著行李箱往中央西線的月台跑去,看見中央西線的列車還停在月台上頓時鬆了口氣,不過上車後發現列車怎麼遲遲未開車,這時才意識到不對勁
車長過沒多久即開始廣播,由於不久前中央西線其他列車在鶴舞站附近察覺到有異音,因此目前上下行列車暫停以便人員檢查。列車繼續停在金山站,車長也繼續廣播目前開車時間未定,如果需要前往特定幾個車站車站的旅客可以利用其他列車,此時也有許多乘客下車改去搭乘其他列車。最後在過了十多分鐘後,列車才自金山站開車
筆者搭乘的這班車為下行開往中津川方向的第一班恢復運行的列車,上行往名古屋方向則遲遲沒有恢復,沿途許多站都可以見到月台上在等車的旅客,就這樣列車開到了筆者的下車站-春日井
春日井站為跨站式站房,下車後筆者拖著行李箱走上候車大廳,裡面擠滿了因為上行列車沒有開行而在等車的旅客,筆者此時慶幸自己搭乘的列車只是延遲而不是直接沒開了。由於春日井站沒有置物櫃,於是筆者拖著行李箱向站外走去,穿過住宅區後,接著經過幼稚園前,不少家長正帶著小孩正前往上課,旁邊還有一座小學,校園裡傳來兒童的嘻笑聲,順著路繼續走,眼前出現一座平交道,這就是筆者來到春日井的目的了
位於春日井站西邊的王子製紙春日井工場,為了載運貨物進出,因此設有專用線連接至春日井站,而JR貨物平日也會開行「春日井貨物」,往返春日井站與稲沢站之間
目前該專用線主要使用的貨車為板車搭載貨櫃,貨櫃則是一般常見的JR貨物標準貨櫃。另外在工廠旁邊愛知電機春日井營業所也設有專用線,而這條專用線如果需要使用時也會跟王子製紙借用調車機牽引,這條線主要使用大物車來運送變壓器,不過屬於不定期開行,可遇不可求
左邊車庫裡面隱約能看到的是1975年由日本車輛製造的無車號調車機,該車重25噸,與常見的25噸歪凸調車機不一樣的是,春日井的這台是L型的,為當時過渡期的產物,據資料只有製造三台,目前為現役狀態,塗裝為藍色,車側寫有「nepia」的字樣
後方掛著的是編號D35-1的藍色調車機,該車為1981年由日本車輌製造,重35噸,最初配屬在九州南延岡站附近的旭化成專用線,主要用來牽引罐車及貨櫃板車進出工廠,該專用線於2023年廢止後,D35-1也被搬至春日井繼續使用
筆者帶著行李箱來到工廠外的平交道等待調車機出來,過沒多久,就有名調車工出來指揮交通。開出來的調車機為北陸重機製造的28噸綠色調車機,製造年份不詳,最初配置在信越本線坂城站的石油專用線上用來調度油罐車,在該專用線引進新車後轉賣至春日井使用
過去在春日井也有與D35-1相似的調車機,同樣都是日本車輌製造的35噸調車機,同樣也都是採用藍色塗裝,不同的點在於該車的轉向架以及駕駛室等細節不同,該車近年來也沒人拍到,筆者望向廠內也沒見到,不知道去哪了
走回車站的路上看到貨櫃板車停在側線上,於是筆者走上天橋看看,這座天橋也是拍攝這條專用線的拍攝點之一,不過造訪時在做維修有點難取景。兩台調車機拉著貨車在此待機,遠處春日井站的月台上還是有不少乘客,站場上還可以見到稍早拉過去的貨櫃板車
在調車機調車的同時,中央西線的列車來來去去,月台上的人潮總算是緩解了一些,而除了普通電車外,也有幾班特急呼嘯而過
最後換端將整列貨櫃板車推進廠區內部,推進過程調車機的鳴笛聲不斷自廠內傳來,會這樣運轉應該是因為廠區內沒有側線可供調車機調頭的關係吧
正當筆者想著要走回去車站拍調車機時,沒想到調車機先開了回來,只好就地拍一拍。這時筆者才想起,這條專用線會先將一半的貨車拉進廠,而剩下一半的貨車則是放在專用線上,待第一批進廠的貨車調度完成後,調車機會再去拉剩下的貨車進廠,因此也不會開進春日井站內,不過這半天下來已經拍了不少調車機,那就先行收工吧
雖然還沒到中午,不過筆者決定先解決午餐。走回春日井站前,筆者找了家拉麵店點了大盛豚骨拉麵跟一份叉燒飯,豚骨湯頭配上拉麵是很搭沒錯,但就是覺得有點油,叉燒飯也有點重口味,不過又讓人想繼續吃下去,最後筆者嘴巴帶著豐富的油脂享用完了這餐
兩台調車機將貨櫃板車拉出後,馬上又後退往廠內開去,看來應該是在調車,而雖然是兩台調車機掛一起運行,不過兩台車中間並沒有重聯跳線,因此全靠兩台調車機的駕駛彼此用無線電協調運轉
在推進去沒多久後,兩台調車機再次開出,這次直接拉著整列貨櫃板車往春日井站的方向開過去,筆者也跟著走回春日井站,想到車站拍調車作業
根據日本同好整理的情報得知,這條專用線主要在上午運行,運行時間主要落在8:30後會開出兩趟,以及11點左右還會有一趟,主要搭配春日井貨物運行的時刻行駛,而這條專用線的拍攝點主要在沿線的平交道以及陸橋,春日井站內也可拍攝調車
筆者走回車站後,原本見到調車機還停在站內,因此想說進到車站內拍一下,雖然此時中央西線已經恢復正常運行,但月台上還是擠滿了旅客,想了想還是不要進去擠好了。結果去個廁所出來,竟發現調車機已經悄悄開回工廠,筆者見狀馬上帶著行李箱快步走回工廠
一回到工廠的鐵門前,就看到調車機正在往廠內開去,過了十分鐘左右就又開了出來,往車站的方向開去。其實在大門旁的角度有點受限,最後決定將管制平交道的調車工一同拍進
見到兩台調車機還停在原地,筆者走下天橋來到路線旁。D35-1駕駛室的號碼牌底下還隱約可以看到「旭化成株式会社」的字跡,右下為日本車輌的製造銘版,左下則是檢修標記,除了有檢修時間外,也可以看到檢修是交由一家名為「三越」的公司承包,根據該公司官網資料該公司與工廠位於富山県,不知道車子需要檢修時是陸運到當地還是公司會派人來檢修呢?
前面提到兩台調車機雖然掛一起,但因為沒有跳線因此只能使用協調運轉,當筆者在看到兩台車的連結面時赫然發現,兩台車居然連韌管都沒接上,而D35-1甚至還沒有韌管,僅有接頭還在車上而已
兩台調車機拖著貨櫃板車在專用線上待機,期間調車機也沒熄火,司機也在車內待著,在過了約十分鐘後,調車機總算是拖著貨櫃板車進到了春日井站,接著開始進行調車,而筆者則是繼續待在原處
在調車完成後調車機緩緩向著筆者站的位子開來,筆者也注意到在春日井站這邊的調車工,安全帽上印著名古屋臨海鉄道的社徽,後來才知道原來名古屋臨海鉄道也有辦理中京圈地區幾個車站的調車業務,不過僅有提供人員辦理調車業務而已
調車機在開到筆者旁邊後又停了下來,接著頭戴名古屋臨海鉄道安全帽的調車工也下車,換上了頭戴日本通運安全帽的調車工。春日井這條專用線雖然為王子製紙所有,不過調車機運行則是交由日本通運,這點和之前造訪過的八戸臨海鉄道北沼站的專用線一樣
春日井站內與專用線的交接點就在筆者所在的拍攝點旁邊而已,交接完後,兩台調車機即往工廠的方向開了回去
回到工廠前,工廠的鐵道大門已經關上,兩台調車機也開去車庫的位子停放,不過照表訂應該晚點還會有一趟,筆者決定先去工廠附近繞看看
筆者帶著行李箱來到工廠側面,從這裡的停車場可以看到車庫,也可以發現車庫本身並不大,小巧的車庫配上調車機,有點像是模型場景一樣
順著路走,路旁的圍牆內也有一段軌道,只是這段圍牆蠻高的不太好拍。後來仔細想想,筆者一個人拖著行李箱身上背著兩個包包在人家工廠外面走來走去,怎麼看都像是個怪人吧(笑
回到工廠的平交道前繼續等車,原本想著有沒有可能因為早上中央西線延遲,連帶影響到春日井貨物延遲,最後也導致調車機運行時間有變。不過正當筆者這麼想的時候,遠處的中央西線平交道一班EH200拉著貨櫃列車通過,看了下時間原來是春日井貨物準時抵達了,於是筆者繼續在工廠前的平交道等待鐵門開啟
在等了半個多小時後,鐵門終於打開了,接著司機爬上了北陸28噸的調車機,D35-1則是解連放在車庫內,看來第二趟的運行只出一台而已
調車機往春日井站的方向開去後,過沒多久就拉了一串貨櫃板車回來。作為近代的調車機,這台北陸28噸調車機在駕駛室端下方挖了許多可讓司機看得更清楚的窗戶,而在連結器左右還有兩個供調車工站立用的踏板
調車機將貨櫃板車拖進工廠內後,先是將貨櫃板車放在其中一股上,接著單機調頭
待調車機將貨櫃板車推進後,照紀錄應該還有一班單機會開出廠,於是筆者走到平交道旁邊,將調車機與工廠大門的管理室一同拍進
雖然還沒到中午,不過筆者決定先解決午餐。走回春日井站前,筆者找了家拉麵店點了大盛豚骨拉麵跟一份叉燒飯,豚骨湯頭配上拉麵是很搭沒錯,但就是覺得有點油,叉燒飯也有點重口味,不過又讓人想繼續吃下去,最後筆者嘴巴帶著豐富的油脂享用完了這餐
用完午餐後回到春日井站,此時已經沒有了早上的擁擠,EH200正在調車準備做返程的春日井貨物,筆者則是搭上中央西線的普通列車繼續旅程,列車一路往山區方向行駛,沿途景色也從都市轉為郊區,最後轉為山區。抵達多治見時列車在此待避特急,想到上次造訪完王滝森林鉄道也是搭乘特急經過這段路線,不過是反方向就是了
多治見發車後列車繼續在山區中運行,沿途也開始有了一些隧道,在中央西線至中津川的路線目前大部分都是運用315系,這批車為JR東海最新的通勤型電車,坐在車上也能感受到新車的感覺,但就是通勤車的長條椅不方便開風景就是了,不過這車本來就不是設計要給人看風景的了
列車來到恵那站,筆者下車後先到置物櫃寄放行李箱,接著於此轉乘明知鉄道。明知鉄道最初為国鉄明知線,開業於1933年,當年最初的計畫為一條連結中央西線至静岡県掛川的路線,不過這項計畫因通車後預先評估的搭乘人數不足以及經費問題等因素而被取消,最後只在1934年延伸至目前的終點-明智站,路線全長25.1公里
明知線因為沿途多彎多斜坡,在那個還有辦理貨物的年代,SL牽引著貨物列車賣力爬坡的畫面成了明知線的經典畫面之一,而在貨物業務於1981年取消後,明知線被列入国鉄的特定地方交通線名單當中,最後於1985年由地方政府成立明知鉄道營運至今
明知鉄道明知線起點為恵那站,終點為明智站,全線採用ワンマン運轉,除了普通列車外,明知鉄道還有開行一個往返的急行列車,急行列車每逢禮拜一停駛,其他日子皆有開行。另外明知鉄道也與當地盛產的農產品搭配,推出如「寒天列車」等不同的主題列車,近年來明知鉄道最有名的莫過於利用空氣壓縮復活了一台C12,從以上都能看出明知鉄道為了吸引更多客源而做了不少活動
筆者在恵那站買了一日券,明知鉄道的一日券全票售價1380日幣,半票為700日幣,可在一天內無限次搭乘明知鉄道全線。一日券的設計是像硬票那樣,不過長了些,另外也有電子版的,而在夏天時還有販售扇子造型的一日券,除了用來搭車外還可以搧風納涼
開進站的是アケチ102,該車為アケチ100形,為新潟トランシス於2017年至2018年製造,共有兩台,屬於該公司旗下的NDC系列。而アケチ就是指明知鉄道的明知兩字的英文Akechi
拍攝點位於一座跨線橋上,站在上面可以看到近處的農村以及穿插其中的稻田,遠處則是翠綠的山丘,而明知鉄道則是穿梭其中。這幅經典的日本農村景緻,怪不得明知鉄道有「農村景観日本一!」的稱呼,唯一小可惜的大概是那時候拍到的柴油客車塗裝比較花吧
除了車前掛了一塊明知鉄道40周年的HM外,車旁的ワンマン乘車牌也掛著紀念明知線開通90周年的牌子,上面還畫有過去明知線上奔馳過的車輛
當天在月台上候車的除了筆者,還有一群歐巴桑與歐吉桑,看他們都胸前都別著一個徽章,另外還有一名看起來是領隊的人,感覺應該是旅行團之類的,不過安排來搭乘明知鉄道也算是蠻少見的。也因為這群團體客上車的緣故,整台車的位置幾乎都坐滿了,筆者則是自動走到車前站著,在開車前又上來了幾個提著塑膠袋的當地人,看起來是剛採買完要搭車回家
列車準時自恵那站發車,左手邊可以見到中央西線,兩者並行一小段後,中央西線往左彎去,明知鉄道往右彎去,兩者分道揚鑣。明知鉄道在恵那市邊緣前行,沿途不少彎道與斜坡,列車經過時可以聽到鋼輪與鋼軌發出的磨擦聲,隨著列車搖晃前行,周圍的建築物越來越少,代表列車正在慢慢離開恵那市
離開恵那市後,列車來到東野站,這站的特色是建築物一樓為車站出入口,二三樓則是老人安養中心,在這個高齡化的鄉下地區,老人安養中心與大眾交通運輸系統共構確實是個不錯的想法
離開東野站後,列車先經過一片田園,接著行駛在山區之中,時不時能見到路線旁邊有公路一路並行;下一站飯沼站為日本目前最陡的車站,該車站設在千分之三十三的坡道上,該站的設站位置也很妙,離聚落還有一段距離,車站附近就是什麼都沒有
在飯沼站外還有兩名道班工在維護路線,列車經過時也鳴笛示意,出了飯沼站後列車繼續行駛在山區,沿途還穿過兩座名為飯沼以及野田的隧道,最後列車抵達筆者的下車站-阿木站
阿木站設立於1933年,為當時明知線的終點站,隔年明知線繼續延伸時成為中間站,並且辦有貨運以及設有交會用的側線,在貨物業務停止後於1974年降為無人站至今
阿木站目前已無法辦理列車交會,但站在站房這側的月台上還是可以見到過去的對向月台以及構內的側線遺跡。有趣的是,雖然目前阿木站為無人站,但站房一部分轉為牙科診所使用
而在阿木站的側線上放著一台柴油客車,這台柴油客車為アケチ2,該車為アケチ1形,為富士重工業於1985年製造,共有五台,屬於該公司旗下的LE-Car II系列
這批車為明知鉄道剛成立時所引進的柴油客車,後於1990年增備一台アケチ6,不過隨著車輛老化,這批車於1997年開始廢車,而最晚增備的アケチ6則是在2017年廢車。廢車後アケチ1保存在山岡站,アケチ6留置在明智站,而アケチ2則是在阿木站做防災倉庫使用,該車的窗戶用鐵板封了起來,門也換成一般的住家用鐵門
出了阿木站,筆者沿著站外的道路往攝影點的方向走去,將行李箱寄放在恵那站後,讓下午的行程不用拖著行李箱到處跑顯得輕鬆許多。站外為一處村落,村落外被稻田環繞,遠處就是一座座的山丘,途中經過一處蓋在住家中間的鳥居,從鳥居中間看才發現原來神社在後方的小山丘上
拍攝完後,筆者在周圍散了下步,附近除了偶爾的鳥叫聲以及附近木材加工廠的機械聲外沒有其他的聲音,阿木站外面有條名為阿木川的河流,順著河流往上游走可以到国道363号,在那邊的住家比在車站附近還多一些,甚至還有超市。回到阿木站,原以為又會是只有筆者一人等車,沒想到站內坐了不少也在等車的學生,看了看時間應該是沒參加社團直接回家的學生?
最後筆者選了在那塊彩繪稻田旁當攝影點,開來的是剛剛搭來的アケチ14,單節的柴油客車緩緩開過剛放完水的稻田,一旁還有鯉魚旗飄揚,彷彿是在說夏天快到了
阿木站過去還配有站員時,站內也曾設有臂木式號誌機,如今早已拆除,而站內可以見到過去號誌機的遺跡。開進站的是アケチ14,該車為アケチ10形,為富士重工業於1998年製造,為該公司旗下的LE-DC系列,共有五台,當中アケチ12於2018年廢車。而當天筆者搭乘到的アケチ14則是為了配合當地恵那市於2023年舉辦的拉力賽而做的廣告彩繪塗裝,不過整體看起來有點花就是
明知鉄道的アケチ10形當初引進即是為了替換當時日漸老化的アケチ1形,當時的LE-Car II系列雖然採用輕量化等設計,但也因此加快老化速度,而當時由於部分第三部門鐵道購買的是新潟鉄工製造的柴油客車,兩家廠商在車輛設計上還是有些不同,因此導致一些第三部門鐵道的後勤備料麻煩。而在由各家第三部門鐵道組成的協會-第三セクター鉄道等協議会與富士重工業以及新潟鉄工的交涉下,最後採用統一設計的車體形式,而アケチ10形就是第一款採用這種設計的車輛
目前アケチ10形除了擔任普通車的運用外,也會擔任急行「大正ロマン号」的運用,這班急行列車除了周一外每日均運行一往返,而在下行開往明智的班次上還會掛上食堂車,如需搭乘需上官網預約,而隨著季節變化食堂車推出的料理也會有所不同,另外這班急行列車最長曾有掛到四節的紀錄,以第三部門鐵道來說算是相當少見
列車自阿木站開車後,繼續穿梭在田園與山區景緻中,過了一處名為飯羽間的車站後,列車來到極楽站。該站設立於2008年,為明知鉄道最新設立的車站,當初該站命名為採用投票的方式,而過去在鎌倉時代至南北朝時代在附近曾有一座名為「極楽寺」的寺廟,因而最後以「極楽」這個名字勝出
而由於該站的站名相當具有佛教意義,月台上的候車亭還採用了筋斗雲做設計,月台上還有當地出身儒家學者-佐藤一斎先生的著作「言志四録」的碑文,另外也由於這個站名的緣故,許多人會專程購買該站的車票做紀念。仔細想想,台鐵也有許多車站也是因為這種吉祥站名,因而吸引許多人購買車票做紀念
離開了極楽站,下一站來到岩村站,該站為目前明知鉄道全線唯一可交會的車站,同時也派有站員,部分工程車也派駐於此,列車接近時可以看到對向的アケチ102也在緩緩進站
右邊還可以隱約見到有座臂木式號誌機,該號誌機直到2004年都還在使用,後來隨著改變行車系統而廢棄,後於2006年修復完成,雖然目前已無實際管理運行的作用,但只要在站務員許可後付300日幣就可以體驗操作,算是相當特別的體驗
岩村站外的岩村町為全線是數一數二大的聚落,站外古色古香的商店街吸引許多劇組來此取景,外面商店街也有許多販賣傳統工藝品的店家,而在遠處的山丘上還有日本三大山城之一-岩村城跡。原本筆者也想於此站下車拍照順便走走,不過可惜該站為交會站,如果要到站外拍攝列車,那麼一定來不及回車站搭車離開,這樣就會因為要再等下一班車耗上一段時間,下次有機會再來吧
列車自岩村站發車後,這段開始稻田開始變多,除了可以見到插秧完的水田外,還有些水田正在插秧,打開窗戶即可呼吸到大自然的氣息
下一站來到花白温泉站,顧名思義站外有座溫泉,這處花白温泉早在江戶時代即有記載,目前僅有車站外面一處名為「花白の湯」的溫泉設施,不過該設施目前處於長期停業中
離開花白温泉站後,下一站來到筆者的下車站-山岡站,該站設於1934年,最初名為遠山站,後於1956年改為現在的山岡站
該站雖然為無人站,但在1988年時當地自治體利用站房空間開設了補習班,不過舊站房已於2004年時拆解,目前的站房則是與1996年完工的寒天資料館共構。寒天這種透明的食物,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無熱量,是許多人經常會用來當作減肥用的健康食品,而山岡町因其溫差大的緣故,相當適合製作寒天,因此山岡町生產的細寒天甚至達到日本市占率的80%,相當驚人,而明知鉄道的食堂車在產季時也會推出寒天列車
山岡站本身除了寒天資料館外,還有一家咖啡廳,不過造訪當天為週一的公休日,明知鉄道的急行也是週一不行駛,或許是都有搭配好?
而這家名為「森の列車カフェ」的咖啡廳特別的地方在於,店舖本身為利用アケチ1的車體廢物再利用,走上梯子可以看到車內裝潢雖然有變動,但駕駛室還留著,而且車體外觀也有做維護,感覺還有重新上漆,整體狀況比阿木站的アケチ2好很多
而在山岡站附近有個著名景點-那就是彩繪稻田,附近公園也設有觀景台可供拍照。原本看地圖想著應該不遠,沒想到要先爬上位於山坡上的公園,走進公園後,找到一處寫著展望台入口的牌子後,還要再爬一段步道
雖然造訪的時是剛插秧的時期,彩繪稻田尚未成形,不過筆者還是想上去看看。進到步道後,可能是因為最近沒什麼人走的關係,草幾乎把步道階梯都遮住了,沿途還有長得茂盛的樹叢擋住,爬上階梯頂點後,原以為接下來就是一路走到觀景台就好,沒想到這段步道還有一長段的起伏路線要走,而且走在裡頭因為樹蔭遮住陽光的關係總覺得特別昏暗,然後走幾步就感覺到手臂上沾到蜘蛛網,總覺得這段像是在什麼山林裡面探險一樣
最後終於走上了觀景台,觀景台的風景確實不錯,上面還有貼時刻表用來提醒列車何時會經過,不遠處還可以見到山岡站。而彩繪稻田的部分就在右下角鯉魚旗旁邊那塊,不過造訪時才剛插秧而已,在稻田有彩繪時,自觀景台拍攝列車行經過這塊彩繪稻田是明知鉄道的經典風景之一
原本想在上面拍攝列車過稻田的樣子,不過想想剛剛在阿木站也是在高點由上往下拍攝,那改找個平面的點拍好了,於是筆者走下觀景台,沿著剛剛的步道走回公園,再一路走下去。路上除了遇到騎著自行車放學回家的學生外,還有遇到一個歐美人面孔的男子,穿著農耕的衣服在和一名日本歐吉桑聊天,能在這岐阜県山中遇到在這裡務農的外國人,是因為另一半是當地人所以才搬來這邊的嗎?筆者這樣想著
拍完後筆者準備走回車站,剛好看到剛剛那位外國人的家人們也回來了,讓人意外的是,居然全家人都是有著歐美臉孔的外國人,不過對話也都是使用日文,為什麼在這樣子的鄉下地方會有這樣的一個外國人家庭呢?不禁讓人感到好奇,不過筆者當然也沒有去問,僅只於好奇而已
回到車站前,原本想著看地圖上面寫車站外面有幾家商店,加上還有時間因此想去看那邊有沒有賣寒天來買來吃看看,不過走到了才發現,幾家商店都是休息狀態,看來只能下次再說吧
回到山岡站,車站旁邊有著一排樹木,列車行走在旁邊就像是開在綠色隧道裡面一樣,看來看去,還是アケチ102的塗裝好看多了,至少沒那麼花
離開山岡站後,列車繼續在森林中穿梭,出了森林後又是一片片的水田,來到一站名為野志的車站後,這個車站設立在千分之三十的坡度上,為日本第三陡的車站
自野志站開車後,列車再次開進森林裡面,當中還有一兩處林中小徑以及小平交道,開出森林後,列車來到一段長下坡,在坡道的尾端即是終點站-明智
明智站設立於1934年,為明知線的終點站,同時也是明知鉄道本社以及車庫所在地。明智站開業時名叫明知站,是因為當時町名名為明知,而路線也因此被稱為明知線,不過明知町於1954年時與鄰近村落合併改稱為明智町,而明知站於1985年轉換為明知鉄道管理時一併改名成為明智站至今
而明智站站外除了是明智町本町外,還有一座名為大正村的博物館,該館以保存大正時代的建築物以及資料為主,還有移植來自各地的建物,這也是明知鉄道的急行名為「大正ロマン号」的原因,而在遠處的山丘上還有名為明知城的古城遺跡
不過近年來明知鉄道較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利用壓縮空氣動態保存的C12 244了,該車為1940年由日立製造,最初配屬在新潟地區,晚年則來到中央西線一帶的車站做調車機,一直到1973年廢車,廢車後被保存在明智小学校內
該車於2013年被搬至明智站內,在經過三年的整修後,於2016年時正式開始利用壓縮空氣動態保存該車,跟若桜鉄道的C12 167一樣,使用空氣壓縮動態保存的的好處是比起直接修復還要來得便宜一些,不過也因此受限於只能在構內短距離運行。目前C12 244與一台ヨ8000守車連掛保存,明知鉄道提供的體驗項目除了ヨ8000的乘車體驗以外,還有C12 244駕駛台搭乘體驗以及運轉體驗的活動,而詳細日期則是會在官網公布
而這台C12 244也是近年來明知鉄道的吉祥物,還設計了一個Q版的人物做宣傳用,而明知鉄道對這台C12 244的規劃,不僅僅是構內保存而已
隨著未來的中央新幹線通車後為了吸引觀光客,明知鉄道打算將C12 244修復成真正可以燃煤行駛外,還打算再修復一台保存在當地的C12 74,兩台SL搭配明知鉄道現有的柴油客車做觀光列車運行,根據目前的規劃會是出發時正牽行駛至恵那站,而回程則是逆牽返回明智站,預計每逢假日行駛一個往返,並且搭配沿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做結合
過去明知線還有SL的時代,C12即是最常出現的車種,而當地對這個復活案也是相當積極,除了有成立「SL復元検討委員会」外,另外在恵那市役所官網也可以看到歷次開會的紀錄,不過一切尚在討論階段,當然最需要的還是資金問題,目前預計開行時期還是未定,希望未來有機會能搭乘C12牽引柴油客車行駛在這條過去C12的主場上
C12 244平常就放在最右側那個鐵門拉下的車庫深處,僅在活動以及保養時才會出來,原本想去車庫後面看看有沒有地方可以看到,結果還是沒有辦法一窺廬山真面目
而明知鉄道除了販售一般的硬票以外,還有在明智站販售這種硬票套裝,一包500日幣,裡面裝滿了使用過的硬票,當中還有當年明知鉄道開業時的紀念乘車券,上面印著早已退役的アケチ1形,內頁印有沿線的各站的景點,而設計感當然是相當的平成風
筆者在明智站待的時間不長,20分鐘左右就準備返回恵那了,在站場上還停有アケチ6以及アケチ12兩台廢車
筆者上了アケチ102,當時為通勤時段,車上一半以上都是要回家的學生,不過筆者還是有位子能坐,列車自明智開車後,隨著列車前行外頭的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
在筆者回到恵那站後,想著離行程表上安排要搭乘的電車還有一段時間,於是就在站內晃了一下還去上了廁所,結果上完廁所出來看到一班往名古屋方向的電車發車,看了看時間不是排定要搭的車,於是乎悠哉的去拿了行李
拿完行李後才赫然發現,剛剛目送的那班車就是筆者要搭乘的車,可能是在排行程時將時間寫錯了,看了看時刻表,下一班車40多分鐘後,於是先決定在恵那吃晚餐
筆者在站前的巷弄內找了家定食店入座,點完餐後筆者發現店內地上居然有挖一個水池,裡面還有小魚悠游其中
筆者點了一份菜單上的B套餐白飯大盛,以及一罐啤酒,主菜由歐姆蛋、炸白帶魚以及漢堡排組成,加上白飯以及生菜。歐姆蛋口感相當滑嫩,白帶魚外表酥脆但裡面的魚肉鮮嫩,漢堡排比較可惜一點稍嫌老了些,不過調味相當不錯
這頓餐讓筆者吃得相當滿足,加上啤酒共是1680日幣,相當划算,這餐是因為筆者沒搭到車所以才吃到的,跟早上比較起來,這真的能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享用完這頓讓人滿足的晚餐後,筆者回到車站搭上電車往名古屋的方向前去,外頭的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中央西線這段的乘客不算多,一直到進了市區乘客才多了起來,路過早上發生延誤的路段,此時也已經恢復正常,最後比筆者原本預計的時間晚了近一個小時左右才到了名古屋站
抵達名古屋後,筆者在此轉乘近鉄繼續前往今晚的下榻地-桑名,雖然名古屋至桑名車程並不遠,不過經過了整天的行程下來還是有點累,於是筆者買了張特急券
坐上近鉄特急,上次搭乘近鉄的特急應該是上一次去拍攝名古屋臨海鉄道的事情了,列車自名古屋出發後,車上的跑馬燈也開始播放新聞,當中一條提到了「米露両国」,這個「米」想當然爾指的是美國,而「露」在看了前後文後筆者才意識到是指俄羅斯,用「露」來稱呼俄羅斯的話比較常見的大概就是日露戰爭了吧,而近鉄這麼做則應該是為了節省跑馬燈的空間
旅館位於桑名站對面,走幾步路就到了,這家與上次筆者在四日市住的是同一個體系的,房間配置也差不多
這趟旅程在岐阜県的非電氣化第三部門鐵道之旅最後以明知鉄道做結尾,最初的計畫當中為前往明知鉄道一整天,不過後來在得知春日井的專用線時刻後,於是決定在早上插入前往拍調車機的行程。兩台調車機拉著板車來來去去的畫面一直是春日井站早上的定番,而筆者遇到來自南延岡的D35-1,某方面來說也是彌補了未能在南延岡的專用線現役時去拍的遺憾。而明知鉄道這條路線原本在想沒遇到C12的時間去的話好像有點小可惜,不過當天反而是明知鉄道沿線的風景讓筆者印象較深刻,搭著柴油客車打開窗戶吹著風在農村前行,相當舒服,小遺憾是這次造訪的時間有點太短,而且也沒吃到寒天,下次在C12上本線前再去一次吧
而在造訪完岐阜県境內的三條非電氣化鐵道後,筆者來到三重県,接下來要造訪兩條位於此處的電氣化輕便鐵道,那就是三岐鉄道北勢線以及四日市あすなろう鉄道。這兩條都曾為近鉄的路線,而當中筆者曾造訪過一次北勢線,不過上次僅能算是沾醬油路過而已,這次則是要到沿途幾個車站下車看看,而四日市あすなろう鉄道這條穿梭在四日市當中的電氣化輕便鐵道,又有什麼樣不同的風情呢?
敬請期待
點此閱讀上一篇:長良川鉄道
點此閱讀下一篇:再訪北勢線-四日市あすなろう鉄道
運行時間參考:
春日井8點運行部分第一趟調車:8:25開始
第一趟出工廠:8:30
第一趟自車站回工廠:8:50
第二趟出工廠:9:05
第二趟自工廠回車站:9:30
春日井11點運行部分
第一趟單機出工廠:10:45
第一趟回程:10:55
第二趟出工廠:11:09
第二趟回程:11:12
最後附上幾段影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