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4vol.1 DAY12 SL敷島・沼田百周年
日本行2024vol.1 DAY12 SL敷島・沼田百周年
高崎作為目前JR東日本動態保存SL的大本營,其主打的即是SL牽引客車在群馬県大自然穿梭的情景,主要運行上越線的高崎-水上區間;以及信越本線的高崎-横川區間。而這趟筆者原定拍攝的SL敷島・沼田百周年則是行駛上越線,不過考量到光線以及帶著一個行李箱,原本的拍攝行程就改成了搭乘,事先還請朋友訂好了車票,接著就來體驗筆者第一次的日本SL本線乘車記。而這也是這趟長達13天的日本行的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就用国鉄時代的SL以及舊型客車做結尾
3/31 早上八點多
筆者用完早餐帶著行李離開旅館,當天一樣是個好天氣,筆者沿著馬路向高崎站走去,由於離要搭乘的列車還有一大段時間,加上事前有和日本朋友問過SL調車時間與哪裡可以拍攝。於是筆者走到車站後,右轉向著車站旁的高崎アリーナ,走上外頭的觀景台,自上面就可以看到放著客車的股道,而在筆者到達前已有幾名同好在此等待
站場放著一台青色的舊型客車,該車為スハフ42 2234,為2022年檢修完成時改成青色塗裝。除了茶色塗裝,青色也是舊型客車的代表顏色之一,スハフ42 2234也是高崎目前唯一青色塗裝的舊型客車,可惜當天沒有出來載客
另一頭的洗車台則還停著四台舊型客車編成一列,為當天的運行編組
舊型客車簡稱舊客,意指為国鉄時代製造的旅客列車,這些客車種類繁多,大部分是指以10系客車以前製造的車輛,這些客車在国鉄時代以運用在普通列車上為主,當然也有運用在優等列車上。塗裝則以茶色以及青色為主,隨著車輛老化等因素,舊客在2000年以前就已經沒有定期運用的班次,而目前舊客則是用來搭配SL運行做觀光列車,像是JR東日本目前就擁有7輛舊客,這些客車的運行範圍當然不只高崎地區,有時候還會到其他地方給臨時列車運用,在2024年4月時還借給秩父鉄道搭配SL運行
而除了舊客外,JR東日本目前還在高崎配有6輛12系客車,這款藍底白線的客車,為国鉄為了團體列車的需求所設計製造的急行形客車,而在国鉄民營化後,JR各社也繼承了部分車輛,以運用在各種臨時列車上,當然也包含了運用在搭配SL運行上,雖然不像舊客那麼有懷舊感,但12系搭配SL還是相當不錯的組合
在等待SL時,一旁的本線上列車來來去去。一班キハ110形的柴油客車緩緩開過,高崎站本身集許多路線於一身,當中也包含鄰近的非電氣化路線-八高線,其使用的キハ110形也會開進高崎站內
等了10多分鐘左右,遠方傳來了SL的鳴笛聲,接著C61 20吐著白煙,伴隨著汽缸運作的聲音開了出來
C61 20為C61形蒸氣機關車,為国鉄戰後因旅客用機關車數量不足,因此將戰爭時製造的戰時型SL進行改造,主要使用了原有D51形的鍋爐,加上C57形旅客用SL的底盤,改造完的車輛被稱為C61形,共改造了33輛,最後於1949年時全部改造完成,並且一路運用到70年代才廢車
而目前JR東日本的C61 20為1949年由三菱重工自D51 1094改造而來,最初配屬在東北地區,最後則是在九州渡過餘生,並於1973年廢車。廢車後靜態保存在群馬一處公園內。直到JR東日本因D51 498故障需長期檢修的狀況下,意識到需要有一台備用機,原本考量名單內有北海道的C62 3以及保存在碓氷峠鉄道文化むら的D51 96,後因其他因素而作罷,最後考量到本身已經有D51 498以及在新潟地區運行的C57 180兩台SL,因此挑選了D51鍋爐與C57底盤合造出來的C61 20,在後勤上較無壓力。並於2010年搬至大宮工場進行整修,並於2011年年初入火,並且於同年2月開始在廠內試車,正式宣告復活
但復活後又遇上當年相當嚴重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光是出廠就因此延宕數天,而上了本線後首次試車即發生故障,在排除後再次測試後已無太大問題,不過依然沒趕上原定計畫復出運行的黃金周,直到2011年6月4日,正式以「快速SL C61 復活号」的名義,宣告正式回到本線運轉。復活後主要運行區間為高崎地區周遭的路線,當然也會因活動而行駛其他路線,像是就有行駛過東北本線、千葉地區、水郡線以及奧羽本線等路線,為目前JR東日本的明星車輛之一
C61 20停車片刻後,接著吐著白煙往站場的方向開去。煤水車上除了堆得高高的煤炭,還能見到復活後加裝的列車無線,在SL上看到列車無線還是覺得有些違和
在本務C61 20出來後,接著補機-EF65 501也緩緩駛出
EF65 500番台為国鉄設計用來牽引高速旅客列車用,因此被稱作「P形」,P則是指旅客的Passenger。而EF65 501製造於1966年,最初配置在東京機関区,主要用來牽引寢台列車用,後來又先後改配下関與沼津,最後於1985年改配高崎,自此一直都在高崎運用
過去JR東日本曾有接受JR貨物委託的貨物列車本務運用,在該運用結束後,主要的業務有牽引工程用的鋼軌平車以及石碴車等,還有牽引回送車輛,以及擔任補機還有牽引臨時列車。而在JR東日本大量淘汰機關車牽引的工程用車的背景下,臨時列車以及補機也成了EF65 501殘存的運用。而隨著JR東日本宣布2024年將EF65 501在內的三台電力機關車以及兩台DD51退出旅客列車運用,加上EF65 501也即將屆期,這最後的EF65 500番台也即將走入歷史
EF65 501緩緩開出後,一樣停車片刻,接著調車工站到車前,準備指揮調車。EF65 501的區名札上面寫著「群」,這是因為過去在高崎的高崎車両センター高崎支所於2022年,改名成ぐんま車両センター,ぐんま指的就是所在的群馬県,因此區名札也從「高」變成了「群」,不過筆者還是習慣稱作高崎就是了
EF65 501往站場的方向開過去,準備牽引客車,一旁還可以見到C61 20正在一旁蓄勢待發
當天使用的客車分別是
オハニ36 11 オハ47 2246
オハ47 2266 スハフ32 2357
オハニ36 11為半行李半客室的合造車,過去在国鉄時代常常運用在普通列車上
オハ47 2246以及オハ47 2266,這兩台車為舊型客車常見的形式之一,在民營化後也有不少車輛由JR繼承,不過目前高崎這批車是少數定期運用的車輛,除了JR,像是津軽鉄道以及大井川鉄道也能見到其蹤影
スハフ32 2357為目前JR東日本最古老的現役舊型客車,這款製造於戰前的客車,在設計上也和後來的舊型客車有些不同,像是窗戶明顯小上許多,屋頂在端面的部分有弧形收尾,這種設計被稱為「丸屋根」,其轉向架的設計結構也相當有年代感
說到這批舊客,就不得不說到JR東日本做的近代化改造了,像是廁所改造,車門改成半自動等,而車子本身也因安全需求加上了列車無線
スハフ32 2357的裝法是在端面另外延伸出一個小平台,然後在上面裝上列車無線,在舊客上裝列車無線,對筆者來說看上去還是挺微妙的,尤其是戰前製造的客車,不過也倒有種過去與現代融合的感覺
EF65 501將整列客車拉出後,接著等待道岔變換,隨後往C61 20的方向推過去,而筆者也注意到當天的編組和前一天遇到的ELレトロぐんま桐生編組一樣
隨著EF65 501推到站場內部與C61 20連掛,連掛完成後,即開始進行發車前的檢查,不過已經有一段距離,相機較難拍到,所以筆者收起相機往車站的方向走去,準備搭車
雖然離開車還有半小時左右,不過站內的時刻表已經顯示出當天運行的班次-快速 SL敷島・沼田百周年
SL敷島・沼田百周年故名思義與敷島以及沼田兩座車站百周年有關,不過這班車一般被稱作「SLぐんま みなかみ」,翻譯過來則是「SL群馬 水上」。這班列車主要行駛上越線至水上站,單程運行時間約2小時左右,沿途也有安排幾個停靠站,不過有時會隨著不同的活動而改變。像是當天搭乘的SL敷島・沼田百周年,就只辦客到沼田站,不過列車還是會回送至水上站調頭,而整體搭乘時間也從2小時左右改成1個半小時左右
筆者走下月台,地上畫有候車位置,當天筆者搭乘的是4號車。月台上有許多父母帶著小孩來搭乘SL,還有些人拿著相機在等候,也有像筆者一樣,一個人出來旅遊的
約在列車發車前15分鐘,C61 20鳴著汽笛,在調車工的引導下開進車站。SL一出現,月台上不分是否要搭乘的旅客,都紛紛拿出手機拍攝,筆者也抓好角度拍下列車進站的樣子
筆者搭乘的四號車剛好就是最老的スハフ32 2357,不過或許是時間還沒到,所以車門還沒打開,原想先上車放行李,只好先帶著行李在月台上逛逛
走到前方,高崎站的站務人員拿出布條來歡迎旅客搭乘SL。在日本搭乘觀光列車,總能夠見到站務人員以及地方自治體人員出來迎接旅客,這點也是筆者相當喜歡的一點
除了布條歡迎外,月台上還有其他站務人員發著小旗幟,用來歡送列車離站時揮舞,不只乘客,每個人都可以拿。有些小孩子站在駕駛室旁,旁邊看著司爐將煤炭送進鍋爐內,而月台末端更是有著許多拍攝SL的人潮,同時筆者也注意到車門已經打開,所以先行上車
一上車就能看到舊型客車充滿昭和感的內裝,木製的地板,藍色絨布的椅子,網狀的行李架,還有頭上一盞盞的燈泡色的電燈,舊客與SL果然還是最搭
由於舊客位置設計採用所謂的「相親座」,因此除了筆者外,還會有三名旅客入座和筆者一同進行這趟SL之旅,當天其他三名乘客分別是一名來自九州的男大學生,以及一對夫妻
9:56分
在C61 20與EF65 501前後各自鳴笛後,SL敷島・沼田百周年正式自高崎站開車,由於客車就在SL後方,因此可以聽到SL汽缸作響的聲音,列車緩緩開出高崎站,月台上的站務人員與乘客們也揮著手道別
自高崎站開車後,先是在高崎市區內行駛,沿線幾個車站也能見到有人拿著相機在拍照,前一天筆者也是其中之一,而到了今天則是乘坐在列車上,列車一路前行,來到了第一個停靠站-新前橋
列車在新前橋站僅停車5分鐘,該站是両毛線與上越線的分歧點,一旁還設有車輛基地。一旁的辦公室還可以見到基地內的人員拿出自製的字卡與乘客打招呼,小地方就能感受到沿線工作人員的熱情
由於停車時間短暫,因此筆者沒有下車走走,開車時間一到,在前後兩台機關車的鳴笛下,列車再度發車
自新前橋站發車沒多久後,車長即來查票,筆者拿出預定好的車票給車長查驗,車長看過車票後,在上頭蓋了一個章,章上印有乘車日期與當天的本務C61 20
跟在車長後面的是推著小推車販賣商品的車勤人員,筆者拿過商品型錄,挑選了一個文件夾做紀念品,還買了一罐飲料。舊型客車的特色之一,即是窗戶邊設有可以打開玻璃瓶罐瓶蓋的設計,不過當天筆者當天的スハフ32 2357並沒有這種設計,因此無法體驗,只能買一般的寶特瓶飲料來喝
列車繼續前行,出了新前橋站後沿線雖然還可以見到不少房屋,不過也開始見到一座座山丘出現在車窗外。沿線許多住宅區都可以見到居民出來看火車,還有一些居民在房屋內與車上乘客揮手,連狗兒也搖著尾巴看著火車,觀光列車的特色之一就是沿線居民與列車以及車上乘客的互動
沿線除了住宅區外,也開始出現一些稻田,田中可以見到不少同好拿著相機拍攝SL,沿線經過的幾個車站也可以見到拍攝SL的人,自新前橋開車約20分鐘後,來到了下一個停靠站-渋川
列車在此停靠20分鐘,筆者也趁著這段時間下車走走,走到列車前方,SL前面果不其然擠滿了拍照的人潮,除了搭車的乘客外,還有帶著小孩來看火車的居民
渋川站除了上越線外,還有分歧出去一條名叫吾妻線的支線。月台上一樣有站務人員在發送紀念品,還有一些地方自治體發送地方的觀光DM,整座車站因SL的到來熱鬧起來
筆者走到後方的EF65 501,雖然人氣跟SL相比低上不少,但筆者還是相當喜歡這台車。而在JR東日本宣布EF65 501將在2024年末退出旅客定期運用後,未來要在東日本的路線上見到国鉄時代的電力機關車擔任補機,已成絕響
筆者在月台上閒晃的同時,注意到月台上的候車亭採用了舊客的塗裝,上面還塗著代表三等客車的赤帶。過去曾用不同顏色的色帶來代表不同等級的客車,後來這項分類系統廢止後,舊客上就沒有了代表列車等級的色帶
不過高崎的這幾台舊型客車,過去有一段時間曾被東日本塗上赤帶當觀光列車運行過,但現在也被改回一般的茶色客車,不過候車亭反光照射在客車上,還真的有點上面塗著赤帶的錯覺
10:55
列車準時自渋川發車,發車後列車先是往右彎去,接著跨過一座鐵橋,這座名為第一利根川橋樑的鐵橋是上越線的著名拍攝點之一。不過這座橋有名的拍法是拍攝下行列車,筆者最初原想來此拍攝上行的SL,但礙於光線以及電線桿位置等關係,最後只好作罷,不過在車上還是可以見到不少人拍拍攝列車過橋
過了鐵橋後,列車沿著河谷一路向前,一旁還有道路平行。此時車上的乘客有些人發出驚呼,筆者往外一看,原來是有名穿著黃色衣服的自行車騎士與SL並行,這名騎士剛剛在抵達渋川之前也有見到,看來是趁著渋川停車時追上SL了,車上乘客也對他喊著加油
渋川下一站即是下一個停靠站-敷島,車程僅需10多分鐘,而當天的SL敷島・沼田百周年當中的敷島站即是該站,不過在此僅停靠5分鐘。而月台前方還有在地的町長來此參加活動,月台上也都是來看SL的民眾,筆者只在月台上簡單逛了一下就上車了
5分鐘的停車時間相當短暫,沒多久SL即鳴笛發車離開,車站旁邊還有擺設市集,許多在地民眾紛紛出來與列車揮手道別,人潮之多連筆者旁邊的隨車人員也說聲「好厲害啊」,看到地方民眾如此熱情的對待,總覺得在這站僅停留5分鐘有點不好意思了
筆者去上一趟洗手間,發現洗手間比想像中還新,比起之前搭乘わたらせ渓谷鐵道12系的昭和時代廁所,高崎舊客的廁所確實現代許多。而舊型客車的車門也是採用半自動式,並非手動車門,雖然舊型客車本身有著一定的年紀,但依然為了上線運行做了現代化的改造,算是在懷舊與現代之間找到了平衡
開車後,列車正式進入上越線的山區路段。上越線起點為高崎,終點為新潟県的宮內站,為連結関東地區與新潟地區的路線之一,既然如此,當然少不了路線在群山之間穿梭,時而經過隧道,時而經過橋樑的畫面了,而上越線最著名的景觀之一,莫過於建於地底下的土合站,以及為了翻山越嶺而興建的盤山路線了,不過這些路線因為隧道過長,加上坡度較陡,目前SL最遠只行駛至進入這些路線的前一站-水上站
在列車進入隧道之前,大家不約而同的將窗戶關上,車內頓時只剩昏黃的燈光,列車搖晃前行,還可以看到SL噴出一些小火星,而客車轉向架或許是叫老舊,過彎時經常嘎嘎作響,不過應該不影響行車安全吧
這段開始隧道開始多了起來,若沒有把窗戶關上,出了隧道怕不是會變成灰頭土臉吧,這種只在長輩口中提到的搭車體驗,這次在日本體會到了。除了車廂轉向架行經軌道接縫處的聲音以及轉向架嘎嘎作響的聲音外,還能聽到C61 20行走時,汽缸發出刷刷刷的聲音,代表著SL正在賣力牽引著列車前行
出了隧道後,列車跨過橋樑,下方的河流為利根川,沿途幾個攝影點還可以見到不少人拍攝SL。不論是奔馳在上越線還是奔馳在信越本線的SL,JR東日本主打的就是搭乘客車徜徉在群馬県的大自然之中,除了搭乘的乘客能體驗到大自然外,拍攝者也能將群馬県的大自然帶入攝影題材內,畢竟有什麼比大自然還能襯托出SL的古早感了呢
穿出最後一座隧道後,列車再次跨越一次利根川,而車上也開始廣播著終點-沼田快到了。這趟上越線SL旅程也到了尾聲,這趟體驗下來,筆者對第一次搭乘本線SL有著不錯的印象,唯一可惜的是就是不過癮,如果能繼續搭乘到水上,或許多少能更滿足一些,畢竟接下來開始的路程更能體驗到大自然的氛圍
列車在沼田站停留的時間比起在敷島還要長不少,月台上也擠滿了拍照的人群,後方的天橋上也有許多前來看SL的民眾,SL不愧是票房保證啊。不過當天停靠站的股道都沒辦法到對向拍下整列車全編,算是較為可惜的一點
在靠近站房那側還有地方的學校表演打鼓,順帶一提,當天設計SL車前那塊HM的是群馬県立渋川女子高等學校,不知道表演的女學生們是不是也是同一所學校的呢?
筆者帶著行李箱走出車站,從月台上到站房外都擠滿了人,還有地方自治體發送紀念品,整包裡面有沼田各個觀光景點的簡介文宣,如附件的歷史景點-沼田城,以及附近的溪谷,看著文宣上的介紹,或許有機會也能來這走走放鬆吧
筆者走上天橋等待SL回送發車,過了大約10分鐘左右,SL鳴笛出發,回送前往水上進行調頭。天橋上沒辦法拍到SL,但後方的補機還是可以拍到,遠方還可以見到白雪皚皚的山頭
在車站後方有著市集,在另一頭還有鋪設一圈可載人的小火車,原本以為只是簡單的遊樂設施,不過筆者定睛一看,這上面跑著的火車,居然是我們台鐵的E200型電力機關車
而且仔細一看,這台車的許多細節都挺到位,唯一不太符合現實的,大概是升了兩隻集電弓吧XD。這台電力機關車為一個日本人製作,從他的推特頁面來看,也做了不少可載人的小火車,而這些火車也會隨著各地的活動而到處跑,不過會在異地看到縮小版的台鐵火車,這倒挺讓人意外
走回前站,站前還有擺放站務人員的制服供小孩子拍照,還有許多攤販在此,彷彿整個沼田市的人都在這裡一樣,筆者走到站前的商店街,打算趁著搭乘前往水上的電車前吃午餐
筆者走進一家食堂,點了一份定食套餐,不過或許是因為場內人手不足,等了一段時間後還是未上桌,由於還要趕車,筆者和店員確認後,他說先上桌飯和配菜與白飯,主菜炸豬排等一下在上桌,筆者也說OK
筆者先吃了幾口白飯配醬菜,接著主菜上桌了,筆者夾了一塊剛炸好的炸豬排,酥脆的麵衣裡頭的豬肉嫩且多汁,讓筆者相當驚豔,可以說是這趟旅程裡,筆者品嚐到最美味的一塊炸豬排,雖然沒有醬汁,但光品嚐炸豬排本身的美味就足以夠下飯,要不是時間太趕,筆者還真想多加一份豬排來細細品嚐
回到車站,筆者跳上上越線的普通車前往水上站,此時車站內因為SL離去人潮也少了許多,上了普通車,也有許多同好像筆者一樣帶著攝影器材要前往水上站。當天或許是為了以兩座慶祝百年的車站為主的關係,列車並沒有開到通常的終點-水上站。筆者坐在電車上,看著外頭的河谷風光,一邊想像著剛剛搭乘舊客的體感,假裝自己搭乘著舊客在這段路線上走著,過了20分鐘左右的車程即到水上站
水上站座落於山中,一下車就能感受到強勁的冷風吹來,對向月台還可以看到EF65 501停在月台上,回程的列車約莫四點多才開,因此列車降下集電弓休息,後來也沒想到,這或許成了最後一次見到EF65 501
水上站外頭不遠處就是一條溫泉街,過去曾是著名的泡湯聖地,不過隨著泡沫經濟,水上的溫泉街也隨著沒落,但依然是群馬県內有名的幾個溫泉鄉之一,而現在還有假日運行的SL會行駛至此,算是延續了這裡的觀光命脈
筆者走到車站旁邊的水上駅転車台広場,一旁還停著一台D51 745靜態展示車。過去為了行駛山岳路段,在水上站一旁設有機關區,就是為了加掛補機用,不過隨著車輛性能增強,列車掛補的需求也跟著降低,機關區也隨之裁撤,放了一台D51在此展示,訴說著過去那段歷史
而看到這台在此展示的D51 745,讓筆者想到JR東日本另一台動態保存的SL-D51 498,這台車復活時間相當早,作為JR東日本長期的門面,過去除了信越本線與上越線外,也曾被JR東日本拉到各處進行活動運行,而在2008年時因鍋爐空燒而長期無法行駛,這也是JR修復C61 20做備用機的契機之一。之後雖然修復完成,但或許是長年運行下來,加上本身車齡頗高,近期車況並不理想,連不久前的D51復活35周年紀念列車也因車況不佳運休,改用C61 20代打,而車子本身也送至大宮的工廠進行大修,目前尚在廠內維修,不過JR東日本在2024年六月於大宮工場舉辦參觀與D51 498攝影會後,又回到高崎繼續擔任觀光列車的本務
水上站的機關區雖然已經裁撤,但依然設有轉車盤,主要供SL調頭用,這也是為什麼當天SL敷島・沼田百周年雖然沒辦客但還是回送至此的原因
C61 20停在旁邊的股道上,整個廣場整理成可以近距離看SL,像之前就曾開行過「夜汽車」的行程,傍晚自高崎出發,抵達水上時還有搭配廣場的燈光照射在SL上,跟白天搭乘SL又是不一樣的氛圍
另一端也能拍攝SL,不過或許是風向的關係,煙一直往筆者這邊飄來,雖然煤炭的氣味筆者是不排斥,但一直往臉上撲來還是不太適應
C61 20駕駛室下方有著號碼牌以及製造銘版等,還有上次進大宮檢修時的標記,以及ぐんま車両センター的簡稱-「群」
近距離觀賞C61 20的動輪結構,C57的車輪配上D51的鍋爐,一開始看總覺得有些奇怪,但看久了不免覺得頗有特色,筆者最喜歡的就是看SL的走行結構,尤其是動起來時,連桿帶動車輪的那種機械美感才是讓筆者喜歡上SL的原因
最後到了這趟旅程的尾聲了,筆者回到水上站前的公車站,搭乘公車前往新幹線車站,準備一路殺回東京。筆者搭乘的是関越交通水上線,這條路線為日本友人建議筆者搭乘的,可以一路抵達最近的新幹線車站-上毛高原站,車程約25分鐘左右
在過了一個小時的車程後,新幹線來到了上野站,筆者一下車即飛奔往山手線的月台跑去,接著就是真正的最後一個行程-到秋葉原採購一番。一些伴手禮與模型都已經買好,因此主要是去書泉買書以及去偶像周邊店買一些東西。不過因為行程因素只有30分鐘,因此挺趕的
到了秋葉原後,筆者第一個前往的是書泉購買了幾本寫真集以及鐵道書籍,還順道買了銚子電鉄的仙貝,結帳完成後照原定計畫的到店外收進行李箱內,接著再前往偶像周邊店,買了一些生寫以及一本月曆,最後準時回到車站,搭上電車前往機場,30分鐘內買完,這真的是筆者逛過最趕的一次秋葉原了
由於事先在京成電鉄日文官網上買好skyliner的特急指定席券,直接將電子票證給站務人員看即可,省去在櫃檯排隊的時間
最後順利搭上前往成田機場的列車,筆者坐在車上拿出自家推的立牌拍照,這趟旅程的開始也是從飛機上拿出自家推的立牌拍照開始,筆者也想到這趟旅程沒機會去到AKB48劇場看公演,算是一點遺憾吧。車上也有許多外國人,不少人也和筆者一樣要前往機場返國,列車飛快地往成田機場的方向開去,這是這趟旅程中搭乘的最後一班列車
此時筆者日本朋友傳來SL敷島・沼田百周年回程使用「蒸電重連」的照片,通常掛在尾巴的補機,難得掛在SL後面,原本日本朋友推薦筆者可以拍攝,不過礙於時間原因而作罷,隨著這幾台在高崎的EL與DL將在2024年退役,這樣的景象未來也成了絕響了吧
抵達機場後,又是標準的流程。到了櫃檯報到取票,接著托運行李,這次搭乘的一樣是虎航的班機,每次到了這時候總有不想回家依依不捨的感覺
趁著還有時間,筆者來到機場內一家定食店吃晚餐,女店員繫著高馬尾,帶著溫暖的微笑,挺可愛的。筆者點了一份炸起司豬排定食以及一份茶碗蒸還有一杯啤酒,吃著熱騰騰豬排,裡頭抱著融化的起司,再來上一口啤酒,這趟日本行就在這裡劃上句點
筆者帶著微醺的身體走向海關,身邊來自各國的旅人,筆者在排隊過程也和幾名外國人短暫聊了一下天,或許這是彼此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見面,但我們還是高興地聊著在日本旅遊的趣事
進到候機室後,筆者又到一旁的商店買了一罐啤酒,同時廣播傳來飛機延誤的廣播,心想著還能多待一會兒,於是又買了一罐酒來喝,又順道買了一些土產,最後比原定晚了半小時登機
等到醒來之時,飛機已經即將抵達桃園機場 此時已經是晚上11點多。飛機在風雨中,從落地就能感受到風流的混亂,降落相當顛簸,還真的第一次降落得如此刺激,不過最後還是順利回到了國門。出了海關來到了行李轉盤,不過由於天氣因素,行李出得相當慢,旁邊地勤人員交談中還提到有些航班直接轉降,更有些航班因天氣因素行李部分沒辦法順利回台,不過最後等了快一個小時後,筆者還是順利拿到行李,最後搭乘客運到台中車站,最後轉乘台鐵回到彰化的住家,結束了這13天的日本行
這趟日本行以JR東日本的觀光列車收尾,雖然原本要拍的行程改成搭乘,但整體體驗上還是相當滿意,尤其是各站工作人員與地方自治體的熱情迎接,這讓乘客包含筆者有著相當好的體驗。而隨著JR東日本的規劃,未來在SL後方的補機即將改成新一代的GVE197,而這些国鉄時代的機關車也將走入歷史,只能感嘆時代的演進真快啊
而這趟旅程也是筆者最大規模的一次,從中部地區再到山陽山陰地區,最後再到北陸地區以及関東地區,繞了一大圈,也拍到了許多心心念念的鐵道風情,也結交了新朋友,算是一趟值回票價的旅程了。想當然爾,也有許多未完成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則是交給下一次旅程離達成,或許下次就能把日本現役的私有貨物鐵道補完了吧,也希望下次能去更多不同風情的私有鐵道以及地方鐵道,那就留著下次見吧
點此閱讀上一篇:高崎近郊-横川
點此閱讀本趟日本行第一篇:三岐鉄道 北勢線
點此閱讀上一趟日本行:京葉臨海鉄道
點此閱讀下一趟日本行:仙台臨海鉄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