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2025vol.1 DAY10 大井川鐵道 大井川本線
日本行2025vol.1 DAY10 大井川鐵道 大井川本線
動態保存蒸氣機關車(SL)在日本已行之有年,不論是国鉄時代還是現在的JR時代,動態保存SL都從了各社的招牌車輛之一;而動態保存SL的先河,可以從大井川鐵道開始說起,該鐵道於1976年正式將SL修復並且上大井川本線搭配客車復活運轉,成了當年日本第一個本線復活運轉的SL。時至今日,大井川鐵道大井川本線依然是日本動態復活保存SL的代名詞之一,每到假日都可聽到SL的鳴笛聲迴盪在大井川的河谷間,雖然這條鐵道近年來因為各種原因而受到各種挑戰,不過大井川鐵道依然奮力在大井川旁運行著
5/24早上六點半
筆者自位於焼津的旅館出門,雖然與前一天起床時間差不多,不過當天因為還要移動至東京,因此提早出門至金谷站寄放行李
筆者搭乘東海道本線來到金谷站,在JR金谷站旁就是大井川鐵道的金谷站。大井川鐵道成立於1925年,當初成立之初為為了運輸千頭站附近森林產出的木材,以及運送建立大井川上游的水利設施建材所建,路線沿大井川而行。最初通車區間為1927年的金谷站至横岡站(已廢站),並於1931年正式通車至大井川本線的終點-千頭站,後於1949年時將全線長39.5公里的大井川本線電氣化
電氣化後大井川本線開始運行電車與電力機關車,並且有辦理貨運;由於大井川過去為觀光景點,為了載運遊客除了開行直通進井川線的列車-「あかいし号」外;還有開行自国鉄東海道本線静岡直通大井川本線進到千頭站的快速列車「奥大井」;以及自浜松站直通進入的列車「すまた」,不過這些列車在利用人數逐漸下降後也就跟著停駛了。目前大井川本線全線採用ワンマン運轉,而貨物業務也早已停辦
大井川本線行走於大井川旁,在過去就曾因為天災而造成各種路線有不同程度的毀損,而最嚴重的莫過於2022年9月25日的颱風挾帶的豪雨,豪雨帶來的雨勢導致大井川本線多處坍方,另外還有多處路基流失,雖然同年年底將路線復舊至可行駛至家山站,並於2023年時復舊至川根温泉笹間渡站,但川根温泉笹間渡站至千頭站的路線因為坍方處過多,加上大井川鐵道財政拮据,因此一直處於不通狀態。到了2025年,經大井川鐵道與多方討論後,決定後半段的路線維修所需的21億日幣經費,由國家補助13億日幣,剩下8億則是透過静岡県、島田市、川根本町以及大井川鐵道負擔,目前朝著2029年全線復舊的目標前進
說到大井川鐵道,最有名的莫過於動態運行SL了,在千頭站旁的SL展示館裡可以看到關於SL的各種資料照片以及HM。大井川鐵道最初於1970年率先於千頭至川根両国之間的井川線復活小型SL,並且受到觀光客的好評,於是大井川鐵道就將目光放在大井川本線上,並開始著手計畫復活SL運行大井川本線;當中1974年於北海道退役的C11 227雀屏中選,經回送至大井川本線的新金谷車両区,並且開始著手修復,同時也引進舊型客車做搭配,補機則是使用大井川鐵道本身擁有的電力機關車
C11 227於1976年5月開始試運轉,並且於同年7月正式以「かわね路号」的名義開行觀光列車,自此開始大井川本線近50年來的動態復行SL的起點。除了C11 227外,後來還加入了C10 8、C11 190、C11 312、C12 164、C56 44,全盛時期有多達6台SL輪流在大井川本線上牽引著觀光列車奔馳,除了這些SL外,大井川鐵道也引進不少客車做牽引客車用,以及引進電力機關車做補機
大井川鐵道本身營收有相當高比例是來自於SL運轉帶來的觀光人潮,當然為了維護SL運轉也是需要相當大的資金,部分SL也因老化的關係而先行退場,例如C11 312就因台車老化導致燒軸頻繁,最後於2007年退役;C12 164則是因無裝備ATS系統以及鍋爐問題,因此休車至今。靠觀光客為主的大井川鐵道,接著又遇到了2011的東日本大地震後團體客減少以及国交省發布新的巴士運行規範,導致來自首都圈一日遊團體客再次減少等原因下,除了開始減班電車運行,另外就是需要開闢新客源;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2014年起開始行駛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該活動與卡通-湯馬士小火車合作,推出將C11改為湯馬士外觀運行的列車,成為大井川鐵道近年來的票房保證。目前大井川本線運行的SL觀光列車有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南アルプス号以及かわね路号,詳細運轉狀況可上大井川鐵道官網查詢
大井川本線與井川線一樣,各個有人站皆有販售硬票,而金谷站做為與東海道本線銜接的轉乘站,目前在部分時間為有站員配置,其餘時間則是無人站
筆者在此購買了一張大井川本線的一日券,售價4800日幣,半票為2400日幣,當天購買的是SL運行日版本的,如果是在非SL運行日造訪的話一日券為2400日幣,半票為1200日幣
雖然大井川本線的一日券不便宜,不過可以直接持這張一日券搭乘SL,不過由於搭乘SL需事前上網預約,因此上車後如果詢問過車長沒位子後只能站著,另外也能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不過搭乘方法跟一般SL一樣;另外這張一日券還有附贈紀念品折價券,滿2000日幣可打9折,還有附贈川根温泉的免入浴料金。雖然真的這張一日券不便宜,也是筆者買過最貴的一張一日券,但可以搭乘SL還有其他特典可使用,也算是還可以啦
月台旁停著一台銀色的單節電車,該款車為7200系,共有兩台。該款車最初為東急7200系電車,2002年時兩台讓渡至青森県的十和田観光電鉄運用,隨著十和田観光電鉄於2014年廢線,7200形也跟著讓渡至大井川鐵道,並於2015年上線運轉至今
金谷站為大井川本線與東海道本線的轉乘站,過去也設有股道聯絡,用於列車直通運轉等,不過目前也拆除,東海道本線與大井川本線井水不犯河水
列車自金谷站發車後,先是與東海道本線平行行駛一段,接著逐漸下坡,最後與東海道本線分道揚鑣後開過一座位於彎道上的鋼樑橋,下方流經的則是大代川;列車在彎道上行駛著,左側可以見到一座外頭放著SL的工廠,以及另一座規模更大的工廠,過彎的同列車一邊開下路堤,最後穿過一座跨線橋下,兩旁開始出現許多車輛,代表新金谷站到了
自金谷站至新金谷站僅需5分鐘不到的車程,列車在新金谷站停靠後過不久即開車繼續開往終點。這端也能見到7200形改造出的駕駛台,7200形過去在東急時代最短也需要2台背靠背運行,不過在讓渡至十和田観光電鉄前就先在東急自家工廠內進行單輛化改造,成了目前可單輛運行的樣子
新金谷站旁就是大井川本線的保養重地-新金谷車両区,往裡面看去,各式電車、電力機關車以及SL都在裡面,不免讓人覺得「訊息量過大」;那就從中間的銀色電車以及右邊的藍色電力機關車說起吧
銀色電車為6000系,該車為南海電鉄6000系的6905F編成,於2020年讓渡至大井川鐵道,並於隔年的活動中亮相,該車雖然於2022年3月時就已經整備完成,但因為一些原因直至2024年底才正式上線運轉,目前當普通列車運用
右側的藍色電力機關車為E31形,該車為西武所沢車両工場於1986年至1987年間打造的電力機關車,形式為E31形,共有4台。這批車於2010年廢車後,E32、E33以及E34讓渡至大井川鐵道,主要當做SL列車補機用。圖中的E34則是於2025年時,大井川鐵道將其塗上国鉄時代塗在電力機關車上的「EF65 500番台国鉄色」,並且改稱為「ED31 4」,後於2025年3月底正式上線運用
而這款E31形電力機關車本身也是相當特別的存在,誕生之初為西武當時保有的電力機關車日漸老化,加上在半夜進行路線養護時又常因工程車牽引效率不佳而延誤施工,因此西武決定利用国鉄80系廢車的轉向架配上自家351系電車的馬達,製成這款E31形電力機關車,並且主要用來牽引工程列車與回送列車用,直至2010年時因西武擁有電力機關車運轉執照的司機日漸減少加上車種簡化等原因,E31形於同年全數廢車,當中E31被西武留下做保存車,其餘3台則是讓渡至大井川鐵道
這批車在抵達大井川鐵道後也不太順遂,除了因為需跑文書作業而留置在站內多時外,本身牽引力跟大井川鐵道原有的電力機關車相比還是弱了一點,自2010年抵達大井川鐵道後,除了放置外有段時間還當起了無車籍調車機,直至2017年才開始整備完成上線,並於隔年全數上線做SL列車補機用,而在SL故障時也可當本務代打上陣。這3台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E34(ED31 4)為駕駛室兩端均裝有ATS;E32則是只有金谷方向的駕駛室有裝設ATS;E34則是只有千頭方向,加上因其本身出力較小因此運轉時E32與E33基本做重聯運用掛在一起
走過車庫來到後方的跨線橋,在跨線橋下停著一台電車,該車為クハ3507,最初為京阪電気鉄道3000系,1993年大井川購入モハ3008+クハ3507,並編為3000系做普通車使用,至2014年因老化而退役,退役後モハ3008已拆除解體,只剩一台クハ3507拆除內裝後做倉庫使用
在C11 190調車的同時,7200系也緩緩開進站場準備入庫,可以發現到行先上寫著金谷-新金谷,大井川本線為了接駁搭乘SL的旅客會開行這種短距離的電車供旅客方便轉乘
車庫旁還有台SL正在整備,這台SL為C11 190,該車為1940年為川崎車輛製造,最初配屬在仙台,後於1943年轉配位於九州的早岐,自此開始在九州的運用,並於1950年時牽引過天皇搭乘的御召列車,直到1974年休車並於同年廢車,到了1978年時原本準備解體,不過後被私人購買做靜態保存
來到2001年,在私人保存的車主的牽線下將該車讓渡至大井川鐵道,並且開始進行動態運行的修復,最後於2003年正式復活上線運轉;值得一提的是,當中不只修復所需的金額為公眾募資,連車上一些零件也是透過同好提供收藏品得到的,也因如此復活後的第一班列車即是載著這些出錢出力的同好們運行
該車復活時復刻了當年牽引御召列車時的塗裝,後於2007年檢修時恢復成一般塗裝,不過在這之後C11 190換過不少特別塗裝及裝飾,例如就曾再復刻過御召機塗裝,還有裝過副燈以及裝上門鉄集煙板等不同裝飾。目前使用的塗裝則是搭配「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的湯馬士塗裝,主要是因原本做為湯馬士塗裝的C11 227於2022年開始進行大修,因此第二代的湯馬士塗裝就由C11 190登板上場
而湯馬士相關活動的車輛不只C11 190與C11 227而已,當時還有動態保存的SL也搭配活動塗上卡通裡「詹姆士」的塗裝,這台就是圖中右側的C56 44。該車為1936年由三菱重工業神戸造船所製造 最初配屬在札幌,並且牽引過御召列車;1941年因應陸軍需要而被送至泰國使用,在日本將原本1067mm的軌距改為泰國當地的1000mm軌距,在泰國則是主要運用在泰緬鐵路,直至戰後依然被泰國國鐵使用至70年代,直到1978年被日本學者發現,並且在多方支援下送回日本,並且送至大井川鐵道開始進行動態保存的修復
由於C56本身就是C12的加掛煤水車版本,因此在修復時使用了C12 93的動輪,最後於1980年時以泰國時代的塗裝正式開始動態運行,後於隔年一般塗裝。不過隨著車輛日漸老化,於2000年進行大修,後來又於2003年掛休車,這時又因C11 190的整修導致新金谷無地方可修車,直到2007年將原本C56 44的鍋爐與另一台零件車C12 208的鍋爐對調後,於同年10月以泰國國鐵的塗裝再次回歸運轉,後於隔年改回一般塗裝
後來隨著湯馬士活動的開始,大井川鐵道再次將C56 44改為卡通當中的詹姆士塗裝,並且於每年的暑假期間運行「きかんしゃジェームス号」,直至2019年時再次因為車輛故障而休車,故障後則是被放置在千頭與改造成卡通當中「希羅」的49616一同靜態展示。據傳C56 44故障原因為鍋爐再次出問題,這樣看來如果要修復應該需要再次更換鍋爐,這也絕非小事,因此未來動向依然不明(本圖前一天筆者在千頭拍攝)
在新金谷站場上還擺著一列外觀稍嫌破敗的列車,這列車原為JR西日本所有,被運用在山口線上的「SLやまぐち号」上,這批經改造的12系為JR西日本以舊型客車為靈感做改造,並且增設展望室等空間,一路自1987年開始運用,途中歷經多次改造,後於2017年廢車,後讓渡至大井川鐵道
大井川鐵道當初購入這批客車主要是為了分攤日漸老化的舊型客車運用,並且打算汰除部分舊客,讓渡後先是放置在新金谷站內,後因空間不足送至千頭站內,不過卻遭人竊取零件,於是又回送至新金谷放置。但這一放就是好幾年,期間歷經疫情以及颱風等對大井川鐵道影響深遠的事件,不只外觀已經更為殘破,內裝許多當時JR西日本改造時的裝潢也嚴重老化,於是大井川鐵道於2025年時宣布將當中4台客車賣掉,僅留オハフ13 701展望車
另外也有傳聞JR西日本原本配屬在宮原的5輛12系也將讓渡至大井川鐵道,而這5輛在廢車後也曾到JR西日本的幡生工場進行整修,並且將車側的「JR」標誌塗銷;而每年暑假總是不少觀光客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也因夏天天氣日漸炎熱加上舊客沒有冷氣而成了一大挑戰,在一篇2024年的採訪中也提到預計隔年將湯馬士列車冷房化,而2024年的隔年正是2025年,這不免讓人將其聯想在一起。雖然捨棄原有已讓渡的12系,再買一批12系難免讓人覺得有些奇怪,但或許在評估現有的幾台12系老化程度後,這個做法才是比較好的吧
站場另一旁則是放著目前大井川鐵道SL列車的主力客車-舊型客車,這些來自国鉄讓渡的舊客們,自大井川鐵道開始運行SL時就開始運行。而隨著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活動開始,部分舊客也被塗上橘色當作是卡通當中的客車來搭配運行,反而是原本塗著青色與茶色的舊客成了少數
大井川鐵道擁有的舊客種類大致有幾種
オハ35系:オハフ33形2台、オハ35形3台
スハ43系:スハフ42形4台、スハフ43形2台、オハ47形4台
60系:オハニ36 7
當中不乏許多休車的車輛,造訪時在線上運行的舊客共有8輛,另外還有1輛正在檢修;當中有5輛橘色的スハ43系做為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列車使用,另外有一列3台舊客組成的編組主要做南アルプス号以及かわね路号使用,編組當中除了一台橘色的スハ43系外,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青色的スハフ43 2,另外維持茶色的オハ35 559還會做「食堂車」使用,讓旅客一邊搭乘SL一邊品嚐美食
來到新金谷站外,新金谷站外大井川鐵道本社所在,也是大井川本線機關區所在地,該站於1927年開業至今,站房於2018年成為登録有形文化財
新金谷站站內設有一家咖啡廳,不過或許是筆者太早抵達,咖啡廳還沒開門;走到站外,車站對面是販售紀念品的商店,一旁還有用來給觀光客使用的停車場,不過因為時間還早,除了筆者外幾乎沒什麼人,整個新金谷站倒是挺安靜的
在新金谷站旁則是「トーマスフェア」的活動會場,開放日為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有行駛的日期,主要與其搭配。活動會場裡有卡通當中的車輛可合影外,還有小型火車可以搭乘,另外還可以進到新金谷車両区部分區域參觀,以及觀賞SL調頭
當天筆者在前往新金谷車両区時路過,因為時間還早,一些遊樂設施上還蓋著帆布,會場也還沒開放,不只沒有遊客,連工作人員都還沒出現
而這款大井川鐵道3000系,其實是第二代的3000系,而大井川鐵道第一代的3000系,正式來自小田急,鼎鼎大名的3000形「ロマンスカー」。這款車在1983年時讓渡一組5輛編成至大井川鐵道運行,並且編為3000系,當時引進則是為了載運觀光客為主,不過後來因為其特殊的關節式轉向架不好維護,因此在1987年時就退出定期運用,後於1992年正式廢車,隔年解體,結束這組特急車輛在大井川鐵道曇花一現的風光,僅剩過去日本同好留下的紀錄可緬懷那個特急列車奔馳大井川本線上的時代
從跨線橋上可以見到車庫旁留置股道的車輛,圖中的電力機關車為ED500形,該車最初為大阪窯業セメント所有的いぶき500形電力機關車,為日立於1956年製造,共有2台。最初為大阪窯業セメント為近江長岡站附近的工場專用線使用的電力機關車,主要牽引貨車往返工廠與近江長岡站之間,而いぶき(Ibuki)指的就是當時工廠附近的「伊吹山」
這2台電力機關車一路運用至1999年,因工場結束鐵路運用而讓渡至大井川鐵道做SL列車補機用,並且改稱ED500形,後於2000年2月時ED501正式上線做SL補機運用。到了2000年5月時,因三岐鉄道支援中部国際空港建設的關係,而將ED501租給三岐鉄道,ED502則是賣給三岐鉄道運用,在2台車抵達三岐後先是做了總控重聯改造以及加裝ATS,並於同年7月正式上線運轉,一路運用至2003年,ED501先是送回大井川繼續做補機使用,ED502則是留在三岐保存,最後於2015年解體
送回大井川的ED501一路做SL補機至2019年,因檢查期限到期而退出運用檢修,不過就此之後就像圖中的樣子一直被放在側線上,2022年時一度有機會重新整備,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目前整台ED501車頂許多零件皆被拔除,車身也有多處紅丹漆裸露在外,該車已在此處風吹多年,未來依然動向不明,當然筆者還是希望有機會可以見到這台車動起來,畢竟還是這種茶色的電力機關車最適合地方線了
在前方的則是21000系,該車原為南海電鉄21000系,當時在南海電鉄為做為特急用車輛,編組為4輛一組,為當時南海電鉄的招牌車輛之一。大井川鐵道則是分別於1994年與1997年接收2組經過改造成2輛編組化的2100系,並且沿用其形式,主要以2輛1組的方式運用在大井川本線的普通列車上,偶爾會掛到2組運用;另外該車的特色在於前方設有可掛HM的掛架,通常HM會用來代表車種,例如回送的「回」、普通的「普」、急行的「急」
21000系的第二編成モハ21003+モハ21004於2022年時行駛至千頭站,結果因颱風導致路線中斷,至今依然只能滯留在千頭站內;而第一編成的モハ21001+モハ21002雖然沒被影響,且一直有在出車運轉,不過在2025年後可能因車輛老化而導致車況逐漸不佳,近期在官網上可以看到21000系備註休車中
在新金谷車両区與大井川本線旁還有一條延伸出去的側線,該側線名為大代川側線,為過去用來載運砂石所鋪設的側線,全線電氣化。雖然大代川側線目前已不運輸砂石,不過側線上放有大井川本線最後唯二保有車籍的貨車-ホキ986與ホキ989,這2台車為JR東海於1998讓渡至大井川做工程用車,近期則是為了攝影會而重新上漆過,不過最後這2台ホキ800形最後於2025年6月底解體,自此大井川本線已無有車籍的貨車
這條大代川側線目前在尾端設有車輛檢修設備,大井川本線許多車輛會送至該處留置及維修,筆者也打算前往一探究竟。走下跨線橋後左轉沿著大馬路走,接著再右轉跨過大馬路後走進住宅區,假日住宅區的早晨相當安靜,筆者漫步在其中,來到一座叉路口後右轉繼續直走,走過住宅區來到幾座工廠旁,工廠裡還有待加工的圓木;過去大井川本線的貨物之一即是載運這些木材自千頭至金谷後轉給東海道本線送至各處,當年還可以見到大井川鐵道的電力機關車在金谷站內調車,不過在貨物停辦後,大井川本線與東海道本線的聯絡線也切斷多時,如今已經見不到該景象
另外還有2台名為スロフ1形的客車,這款客車為帝國車輛於1953年製造,共有2台,最初被用在井川線上,做為載運訪客使用的「一等車」。後隨井川線旅客運量增大後,該款車因運量較小而被轉為備用車,直到1990年廢車,廢車後被送至新金谷站對面的紀念品店展示,目前車內可進入參觀
走過工廠,左邊的空地出現許多SL的各式零件,從駕駛室、汽包、水櫃到動輪都有,這些應該是過去從修復SL上拆下的零件,拆完後就像模型零件一樣擺在空地上
當中有一個看起來比較新的水櫃,應該是正在大修中的C11 227的,該車為日本車輛於1942年製造,其現役時代都在北海道運用,直到1975年廢車。廢車後被大井川鐵道購入做動態保存機,並於隔年正式復活上線運轉,成為大井川鐵道第一台動態復活的SL,並於2007年時裝上已廢車的C11 312汽笛運行
其運行期間裝過許多裝飾塗裝,不過最有名的還是自2014年開始運行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主要將C11原有的導煙板拆除,並且車上加上一些裝飾以及頭燈位置更改,自2014年開始運行,每逢暑假總是牽引客車載著遊客行駛在大井川旁;期間還一度配合原作曾出現的綠色塗裝湯馬士而跟著變更塗裝,原預定2020年運行但因疫情中止,後又於2021年再次使用該塗裝運行。到了2022年3月時因檢查期限到期,因此開始進行大修,據傳台車有些問題因此修復時間較長,造訪時依然還在維修中
在放著零件的空地對面,這裡放著不少SL駕駛室,一旁還有一個白色的棚子,外面駕駛室當中有一個寫上「C56 135」的字樣,這是大井川鐵道目前最新一台預計復活的SL。該車為1938年由日立製造,最初配屬在中国地方,1969年轉至宮崎使用,並於1972年牽引過御召列車,最後配屬在吉松並於1974年廢車
廢車後被放在兵庫県播磨中央公園靜態保存,直到2021年一度因老化而面臨解體,後來經大井川鐵道接洽後於隔年搬入大井川鐵道並開始動態復活的準備,修復經費當中1億日幣採用公眾募資的方式,至今在新金谷站旁可以見到募資群眾的感謝紀念名牌,預計於2025年底正式復活運轉
順著側線往後走,這裡停著2台電力機關車,後面的是來自西武的E33,該車在西武時代就曾因故障而成為E31形當中最早休車的一台,後來在大井川鐵道又因故障而休車至今
前方的茶色電頭為E102,該車為大井川鐵道E10形電力機關車,於1949引進,共有3台,當中E101與E102為三菱製造,E103為日立製造。這批車最初為做為貨物列車用,後來在SL列車開始運行後做補機用,在貨物廢止後轉為補機以及工程列車以及回送列車用,偶爾牽引臨時列車或代打SL。而在貨物業務停止後,E103一度於1970年讓渡至岳南鉄道牽引貨物列車,後又因大井川鐵道增發SL列車需要補機,又於1986年送回大井川,一路運用至2003年後休車留置再在千頭站,直至2014年正式廢車,並於2016年解體
E101與E102則是一直處於運用中的狀態,直到2013年E101因檢修而脫離運用,檢修時還換裝神戸電鉄700形電力機關車的轉向架,側面也有做一些改造,直到2014年回歸運用,造訪時因在車庫內檢修而未見到。E102則是一路運用至2023年因檢查期限到期而停用,後被送至大代川側線尾端至今,未來動向不明
在車庫裡還有一些車輛,前面上了紅丹漆的台車應該是C11 227修復完成的台車,尚待安裝鍋爐等設備。更裡面的SL是C12 164,該車為1937年由日本車輛製造,曾配屬過長野以及岡山等地,最後配置在木曽福島,後於1973年廢車,廢車後無償讓渡給川根本町放置在千頭站靜態展示,後開始進行動態修復,於1976年正式動態運行
1984年因檢查期限到期而掛休車,此時一個名為「日本ナショナルトラスト」的協會於1985年向大井川鐵道購入該車,在經過群眾募資後購入並委託新金谷車両区修復,後於1987年7月正式回歸運用。雖然車子為日本ナショナルトラスト所有,但主要運行與檢修還是大井川鐵道負責,並且每個月開行一次「トラストトレイン」,其餘時間C12 164也會牽引一般觀光列車
直到2005年因需裝設ATS而暫時休車,而日本ナショナルトラスト也透過募資的方式取得裝設經費,不過在檢查時發現鍋爐也有問題,因此改做靜態保存,募資金額也退回;在2016年時大井川鐵道與日本ナショナルトラスト再次討論是否要動態修復該車,不過目前依然處於討論階段,C12 164平時除了放在新金谷站內以及轉車台展示外,其他時間就是放在這裡
車庫後方停著2組客車,當中藍色的是來自JR北海道的14系,該批車共有4台,為大井川鐵道於2016年向JR北海道購入,全車皆為座席車。原本購入後一度有開始準備做SL牽引用客車,不過在這之後又開始處於放置狀態,並且拉到大代川側線末端,後端也有數節車廂被雜草覆蓋,依然處於未來動向不明的狀態
在一旁還有兩台形式為ナロ80形的客車,該批客車為大井川鐵道自西武501系改造而來,首輛車登場於1980年,1985年又新增1台,共有2台,該批車為「座敷車」,車內設有榻榻米以及茶几可供團體客搭乘使用,同樣為西武501系改造而來的客車還有スイテ82形展望車,這幾台車的特色除了在於轉向架為使用過去電車的轉向架外,其車體多少也能看出當年電車的樣子
這3台車除了提供包車外,也會掛在SL列車當中運用,如需搭乘則要另外再付350日幣的乘車金;另外也曾掛在きかんしゃジェームス号的編組當中運用,直至2019年退出定期運用後放置在大代川側線末端
而在2025年6月中時大井川鐵道拆解幾台車輛,當中除了2台舊客外就是這3台電車改造來的座敷車以及展望車了,幾輛車已於6月底拆除完畢。其實在2019年時就有日本同好詢問大井川鐵道工作人員,並表示2019年可能就是最後運行了,在放置6年後也正式解體。原本筆者還想著有機會能看這幾台電車奔馳在路線上的樣子,沒想到第一次見到就成了最後一次見到
回到新金谷站旁,在車站後方的空地整理成公園,除了可以在此觀賞SL外,還有一些當地居民在此散步遛狗。而在後站的股道上也停著一批停用車,這4輛由近至遠分別是:
オハニ36 7-オハ35 435-オハ35 459-スハフ43 3
這批車當中オハニ36 7與スハフ43 3為前面提到的日本ナショナルトラスト所有,另外スハフ43 2也是該協會所有,スハフ43為過去的優等列車用車,オハニ36更是半行李室半客室的合造車,不過已停用多時,除了玻璃貼上膠帶防止破碎外,塗裝也有多處剝落
在新金谷站附近晃了一圈下來,可以發現大井川鐵道擁有的車輛種類真的相當多元,而且以一條中小私鐵來說擁有10多輛客車真的是相當罕見,不過當中不乏許多停用車輛,還有一些因為各種因素而無法上路的客車,當中筆者私心希望看到能再次動起來的應該就是ED501與オハニ36 7吧,畢竟一台是經典茶色箱型電力機關車一台是少有的合造車,如果有機會能看到這幾台車運行那就好了
走回新金谷站旁,ED31 4正在與客車連結,準備做當天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的補機,可以看到ED31 4車側的區名札還放上了「東」,意指當年EF65 500番台配屬的東京機関区,在一些小細節上都能看出這台車的復刻塗裝相當用心
看著還有時間,筆者先到紀念品店逛逛,這裡除了販賣大井川鐵道本身的一些周邊外以及名產,更多的是湯馬士相關的周邊,還有許多火車玩具,當天有不少來自各地的家庭客來此選購紀念品。另外前面提到的一日券附贈的折價券就是用在這家店的,筆者也在此購買了一些紀念品
在紀念品店後方還有幾台保存車,圖中的是国鉄1275形蒸氣機關車,該車為1924年由德國Koppel製造,共有3台,最初為新潟臨港開発所有,隨著新潟臨港開発於1941年國有化,這批車轉為国鉄所有,並編為1275形,編號為1275~1277,因其出力較小因此主要做調車機用
當中的1275號在1970年廢車後,於1971年被大井川鐵道收購,修復後在千頭站至川根両国間的井川線運行ミニSL列車,一路至1989年ミニSL列車運行結束後一度放在千頭站外,後於1997年被送至新金谷站對面的紀念品店內保存
前方擺著一台編號1號的小型SL,該車為1921年由德國Koppel製造,最初為一畑軽便鉄道所有,直到1930年讓渡至住友セメント七尾工場,後在許多工廠之間讓渡使用,直至1977年讓渡至大井川鐵道,並在千頭站做ミニSL列車使用,並改稱為「いずも1号」,直至1989年ミニSL列車停駛後一度放在千頭站外,後於1997年被送至新金谷站對面的紀念品店內保存
從紀念品店出來後,外頭遊客多了不少,還可以見到工程人員在指揮交通,讓人感受到大井川鐵道假日因SL帶來的觀光人潮
走到站長旁邊的廣場,準備拍攝C11 190調車,過了一段時間C11 190整備完成,不過僅開了一小段就又停在車庫前了。雖然C11 227與C11 190都是改成湯馬士運行,不過兩者在細節上還是有所差異,例如C11 190在臉旁邊還各多了小燈,C11 227則僅有右下方一個大燈
在筆者拍攝時也遇到一名同好,聊天時得知他為來自茨城県的O先生,這次來静岡県主要是為了去拍飛機的,順便來大井川鐵道拍SL,之前也有來過台灣拍飛機,在短暫聊天後,筆者先短暫告辭,因為接著還有一個地方要去
自新金谷站徒步約10分鐘,即可來到這間位於大井川本線旁的工廠,該工廠為一間名為「東海汽缶」的公司所有,該公司自大井川鐵道開始動態修復SL以來就長期與其合作,主要業務為修復各種SL用的鍋爐,當然也有負責其他一般用的鍋爐維修與製造
該公司最初工廠設於静岡市清水区,後來隨著需要整修的SL業務增加,於2023年開業了現在這間位於島田市的「蒸気機関車整備工場」。目前該工廠除了整修大井川鐵道的SL外,還有負責其他如明治村的SL以及伊豆修善寺虹の郷的小型SL等
而在東海汽缶外頭近年還有加入幾台SL,圖中這台C12 38為1933年由日立製造,最初配置在名古屋後來轉至北海道使用,中間一度轉至本州使用,甚至還有借出給九州的島原鉄道使用,戰後轉回北海道的小樽築港機関区使用,直至1974年廢車後被一間名為「共永興業」的公司購入保存
該車特別的地方在於小樽築港時期做調車機而加裝的自動解連裝置,以及裝設副燈後方水櫃還有加裝欄杆等改造,並於2024年7月搬至東海汽缶蒸気機関車整備工場保存;保存後原本為露天展示,不過後來還為其特別蓋了個棚子遮風擋雨,關於該車為何來到這裡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大井川的動態復活候補機,有人認為是要當零件車,不過從為其特別蓋了個棚子看起來,感覺要當零件車的機率不高
不過另一台C11 217就是妥妥的零件車狀態了,該車為1941年由日本車輛製造,落成時配屬在名古屋,後在中部地區各地轉配,晚年則是改配北陸地區做支線運用,並於1979年廢車,廢車後放置在富山県高岡市古城公園內保存
2023年時被搬至東海汽缶蒸気機関車整備工場做零件車使用,目前車上多處零件皆已拆除,僅剩鍋爐與動輪還與台車裝在一起;在C11 217後方還能見到藍色的動輪,應該是屬於正在檢修的C11 227的
走回站場旁,ED31 4調完車後調車工正在檢查,旁邊3輛編組的客車也有人在檢查,根據最新的消息,目前スハフ43 2也掛上了休車被放在新金谷站內的側線。當天原本筆者事前看除了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以外還有一班由C10 8牽引的かわね路号與南アルプス号,不過C10 8在造訪前臨時故障,因此應該會改成電力機關車推拉運行,至少筆者一開始是這麼想的
不過後來又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E101在庫內檢修,而ED31 4又要當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補機,這樣只有一台E32能用,而那台E32前面還有一組電車擋住,筆者越看越覺得奇怪,於是走去車站問站務員,這才得知當天僅有運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而已,看來是運行表因車輛檢修有更改筆者也沒注意到,這樣只好隨機應變更改行程了
在詢問完站務員後,筆者發現到有些觀光客進到了新金谷車両区裡頭,這才發現到トーマスフェア活動裡就有一個行程就是可以進去新金谷車両区參訪,於是筆者二話不說馬上買了張入場券。該會場入場時間為9:00~16:00,如果當天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運行3往返則是延長至17:40,入場費為500日幣,購買當天內可無限次數進入
走過遊樂區與轉車台來到新金谷車両区,C11 190在此吐著煙整備,也有不少爸媽帶著小孩在此拍照,雖然外觀套上了湯馬士,但走進聞到煤炭味以及聽到機械的運作聲還是讓人感覺得出來這時一台活生生的国鉄SL
後方車庫還停著一台黑色的SL,該車為C10 8,形式為C10形,該車為1930年由川崎車輛製造,最初配屬在大宮,後在関東地區各機關區間轉屬,1946年時一度借調到盛岡使用,最後在1950年改配会津若松,主要運用在只見線上,直到1961年休車,並於隔年廢車
C10 8於1962年廢車後,讓渡至岩手県宮古市的ラサ工業做調車機使用,主要往返工廠與宮古站之間,一路使用至1979年該工廠購入柴油機關車後轉作預備車,後於1986年正式廢車。廢車後於1987年讓渡給宮古市,給該市行駛觀光列車用,主要行駛市區當中連結港區的貨物線上,並且命名「SLしおかぜ号」,一路運行至1990年停駛
在宮古市的運行停駛後,該車於1994年送至大井川鐵道,雖然當時車況就還可以,不過由於上本線牽引客車運用跟以往的運用還是不太一樣,因此還是需要再整理以及需要国交省的許可,一路到了1997年開始正式整備,並且於同年正式於大井川本線運行至今
C10這款車也是相當特別的一款車,當初為一戰後国鉄發覺SL數量不夠加上當時現有的明治時代SL日漸老化,因此急需購入新式的水櫃形SL,C10就是這種背景下誕生的車輛,不過僅生產了23台即因本身軸重較重等因素,而讓當時的国鉄轉為偏好生產軸重較輕的C11以及C12
而在這23台當中,保留下來的更是只有C10 8這台車,從C10 8的車歷也能發現其一生運轉的時間比休車時間還長上許多;不過或許也是因為這樣,C10 8於2025年4月時發生故障,經評估後需進行大修,這也導致原本的運行計畫被打亂,最後將5月至10月間的運行計畫取消,預計於2025年10月10日恢復運行
C10 8因其獨特的外觀而成了目前大井川本線唯一還是保持黑色塗裝的SL,過去還曾復刻過當年在ラサ工業時的塗裝,分別在2017年與2024時復刻過,2017年時僅有塗上虎斑紋,2024年的版本則是除了虎斑紋外還裝上了當年當調車機特有的車前欄杆,從照片就能感受到其濃濃的工業風,不過該塗裝為期間限定塗裝,僅至2025年2月就恢復成一般塗裝
參觀完新金谷車両区筆者走回站場旁,除了跟O先生聊天外也順便告知其今天僅有運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而已;過沒多久C11 190就開了出來準備調車,調車時許多遊客也拿出手機拍照,果然SL一登場就是眾人的目光所在。筆者一開始以為改成湯馬士的C11 190汽笛聲也有改成像是卡通中那樣的汽笛聲,不過沒想到還是原本SL那樣渾厚的汽笛聲
新金谷站這個轉車台為2011年時才設置的,為電動馬達驅動,不過也能用人力推動。在此之前僅有千頭站有轉車台,SL去程正牽至千頭站後,回程需一路逆牽開回新金谷站,直到新金谷站增設轉車台後才能去程回程都能正牽運行
而千頭站設置的轉車台也是1980年才設置的,該轉車台最初用在新潟県的東赤谷駅,轉盤本體為英國Ransomes & Rapier公司於1897年製造,為人力轉動,後來搬至千頭站後主要用於SL調頭用,並於2001年成為登録有形文化財
在C11 190在轉盤上轉圈的同時,新金谷站有班電車開了進來。進站的是16000系,該車最初為近鉄16000系,為近鉄少有的軌距1067mm車輛,被運用在南大阪線上主要做特急運用
大井川鐵道分別於1997年與2000年共購入3組,一共6輛車,列車前方的種別告示牌依然存在,除了普通外有時候也會因運用換上急行以及快速等種別告示牌,車內則是將廁所販賣部等空間鎖上,車下水箱也跟著拔除,另外於車輛前方加裝ワンマン運轉所需的設備
這批車的第1編成於2014年時因7200系引進而休車,後於2015年正式廢車;第3編成於2018年10月時因倒樹砸中車輛而一度脫離運用,後使用第2編成的零件修復後,於2019年3月回歸運用至今,而當零件車的第2編成則是轉休車,並於2022年正式廢車
16000系開進站後,過沒多久就換C11 190自轉車台開出,接著開過側線來到新金谷站旁,隨後轉線後退連掛客車。筆者也注意到,剛剛16000系抵達後雖然車輛還停在月台旁,不過月台上都已經先淨空,這應該是為了不要讓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與一般乘客混在一起做的措施
待連掛完成後,C11 190夾著5台客車與ED31 4開始進行氣韌貫通測試,這就是當天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的編組了,待完成測試後,整組車即開始準備調車進入月台準備載客
前面提到筆者因當天只有開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而臨時更改行程,當中原本計畫在新金谷站附近拍攝的行程,也臨時改成一路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至終點川根温泉笹間渡。雖然如果要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須事前在官網預約,不過如果持一日券的話就可以直接上車搭乘
接近開車時間,新金谷站外開來的許多私家車,當中還有一些遊覽車,這些人潮都聚集到了新金谷站排隊準備要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筆者也在列隊裡面,前後都是家長帶著小孩子來搭乘,隊伍當中還有不少家庭客,看來大井川鐵道這個瞄準家庭客的活動算是蠻成功的
筆者排隊進入剪票口後,跨過軌道來到月台上,月台前端擠滿了要跟C11 190合照的遊客,不過筆者有興趣的反而是後端擔任補機的ED31 4,到了補機這邊遊客明顯少了很多。這台ED31 4不得不說真的頗像除了EF65 500番台的縮小版,不過在車頂的一些零件以及尾燈的形狀有差就是了。巧的是上次筆者在群馬県搭乘SL時,剛好就是EF65 500番台做補機,不過在JR東日本將EF65 500番台退出客車運用後,僅剩大井川鐵道能多少緬懷一下那個EF65 500番當補機的感覺了。至於大井川鐵道為何不向JR東日本購入EF65 500使用?這是因為大井川本線的軸重限制在12噸,而EF65 500番軸重則是16噸,如果直接開上去肯定會使路線受損,這也是為什麼大井川本線運行的SL都是偏小型的SL的原因
雖然一日券能搭乘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但就跟一般的SL列車一樣都是無座票,只能等有空位時入座,筆者因此還特別在月台上待了一下,觀察大部分乘客都上車後才從編組中間的第3車上車,接著找到空位後詢問車長能否坐在這個位置,車長看過後沒問題筆者就就座了
當天車上大概八成滿,除了家庭客外,還有一些看起來是團客的歐巴桑跟歐吉桑,感覺應該是剛剛在車站前看到的遊覽車其中一團的。筆者就座後沒多久就到了開車時間,開車前月台上的工作人員逐一確認各車車門是否關閉完成,確認完成後,在C11 190以及ED31 4各自鳴笛下,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準時自新金谷站發車
列車自新金谷發車後,左手邊是住宅區,右手邊是農田,大井川本線就像是一條分隔線將兩邊隔開一樣,列車繼續前行,沿途住宅可以見到當地居民向列車揮手;列車過沒多久就通過了代官町站,該站月台上也有些民眾,列車通過時也向列車揮手打招呼,這種列車外的民眾與乘客之間的互動,為各種觀光列車皆有的風情。由於是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因此車上廣播也改為日文版湯馬士的配音,由湯馬士來介紹沿途的風景,並且都以湯馬士第一人稱來做介紹,感覺就像在觀賞一部卡通一樣
列車繼續前行,在過了国道一号的高架橋底下後,經過了日切站,在左側可以見到国道473号一路與大井川本線平行。隨後又過了一站名為合格的車站,這座名為「合格」的車站最初名為五和站,後來於2014年時在地方志工因受到文字遊戲的啟發而在2015年的入學考試期間將該站掛上「合格駅」的站名牌,並於2016年委託雕刻家製作一尊「合格地蔵」放置於站房內,並於2020正式將五和站改稱為合格站
該站經常在考試期間吸引考生購買車票做紀念,不過由於合格站本身為無人站,因此如果需購買紀念票需至新金谷購買,另外還有販售金谷站至神尾站區間限定的一日券,如果要造訪沿線幾座車站再適合不過,售價則是550日幣,僅能搭乘一般電車
過了合格站,窗外出現了一台紅色的巴士一路與列車並行,車上的廣播也傳來湯馬士的聲音,這台巴士為湯馬士小火車卡通當中出現的巴士「柏蒂」,在卡通當中湯馬士與柏蒂經常在像這樣道路與鐵道平行的路段一同奔馳;大井川鐵道也改造了一台巴士外觀為柏蒂的樣子,並且在新金谷至家山會出現在窗外與列車平行,另外大井川鐵道也有推出搭乘列車與巴士的套裝行程,旅客可在官網上選擇不同組合的套裝行程
過了合格站後,列車來到門出站,該站設立於2020年,開業原因則是因為該站旁邊開設了一座以振興地方觀光為主的遊客中心即農產品販售場,這座名為「KADODE OOIGAWA」的設施,由於大井川鐵道也是出資者之一,因此大井川鐵道在此設立新站,而C11 312在整理後也是在該處裡面展示,列車行經該站時也有不少在車站內的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影
出了隧道後過沒多久列車來到神尾站,該站設立於山谷中,周圍也沒有住家,僅有車站的一座月台與可以交會的股道而已,在月台上還可以看到大井川。該站月台上還有用信楽焼製成狸貓的陶器雕像,不只在月台上在另一邊的山坡上也有,當中還有車長形象的狸貓,雖然不少雕像都有受損,不過依然是神尾站的特色
神尾站前後區間由於處於山谷中,因此每當發生豪雨時常常因土石滑落或者倒樹而停駛,規模最大的一次於2003年8月神尾站內因土石崩落導致大井川本線不通,直至2004年3月才復舊恢復運行;到了現在,這段區間在豪雨或連續降雨後也常因前面提到的原因而造成大井川本線停駛,不過在規模不大時都可快速排除
在停靠家山站前,車上湯馬士的廣播再次響起,窗外出現一台綠色的SL,湯馬士的好朋友-培西登場了。這台「培西」為使用C12 208改造外觀而來,最初為為了配合湯馬士活動而改造並且放在千頭站,不過因為往千頭的路線不通,因此大井川鐵道於2025年初利用公路送至家山站擺設。有趣的是,培西在原作中設定是一台二軸的小SL,不過C12 208卻是台三動軸的車,因此大井川鐵道特別將中間動輪塗黑營造出雙動輪的感覺
列車過了神尾站後開進了地蔵隧道,這段隧道明顯感覺得出來長上許多;出了隧道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上的車勤人員推著販賣車前來兜售商品,當中有許多大井川鐵道的土產還有湯馬士的相關商品,而筆者則是買了罐啤酒
搭乘在昭和時代的舊客上,感受著外頭帶著煤味的風,看著外頭的風景搖晃前行,喝著啤酒,突然有種感覺回到昭和時代的感覺,雖然這班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套著湯馬士的皮,不過依然可以感覺到骨子裡面的昭和風。後來想想,沒一開始就在新金谷站前的紀念品店買大井川鐵道的啤酒真是太可惜了
筆者喝著酒一邊感受著SL的奮力運行,列車整體速度不慢,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在大井川鐵道的車種分類當中屬於「特急」,除了起點新金谷站以及終點川根温泉笹間渡站外,途中僅停靠家山一站,怪不得被劃分為特急列車
列車在過了與国道473号交會的平交道後,接著通過了福用站,該站附近有著一些茶園;通過福用站後列車開上一段S彎,除了能看到前方的C11 190外,往後還可以看到後面擔任補機的ED31 4。大井川本線在前半段新金谷至家山的路線都還屬於比較平緩,一直到了後半段前往千頭的路線才開始有不少斜坡,這時候長編組的SL列車就需要後方的電力機關車出力了;而目前後方掛上電力機關車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回程本務用,因為目前做終點的川根温泉笹間渡站,本身沒有股道可供列車調頭,因此只能掛上一台電力機關車在尾端做回程本務用
開過S彎後列車鑽入高熊隧道,等到開出隧道後大井川出現在列車右手邊,列車沿著大井川而行通過了大和田站,左側則是可以看到国道473号。這段路線行走在隧道與河谷之間,雖然當初筆者有找到幾個攝影點,不過後來因為搭車不好前往而放棄
隨著列車繼續前行,左側開始出現了一些房屋,接著通過了家山站外的櫻花隧道,這些在鐵道旁的櫻花每到花季時都會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拍照,而大井川鐵道的SL也會掛上「さくら」的HM,另外還會開行「夜桜列車」等活動。在過了櫻花隧道與鄰近的家山川橋梁後,列車來到了唯一一個中途停靠站-家山
而這台C12 208本身則是1939年由日本車輛製造,最初配屬在門司港,其現役時代均在九州運用,最後則是配置在熊本,最後於1975年廢車,廢車後被送至岐阜県保存。1994年被送至大井川鐵道做零件車使用,當中還有跟C56 44的鍋爐對調過,因此目前C12 208車上的鍋爐為C56 44的,後來放在千頭做靜態展示
湯馬士與培西這對在卡通當中的好朋友,因路線中斷的關係中間斷了幾年沒見面,如今在家山再度見面了,車上的廣播也以此來做發想,上演了一小段的湯馬士與培西的對話
家山站為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中途唯一的下車站,這也是今年才安排的行程,以往都只能整趟搭到底後再搭回新金谷,中途均不可下車,今年開始新增家山站以及川根温泉笹間渡站去程時可下車的安排;另外在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有運行第3往返時,家山站還會安排SL到水塔加水
當天有不少團客在此站下車,列車在此停車6分鐘後開車,開車後先是行駛過聚落的邊緣,接著鑽進獅子隧道以及拔里隧道後,列車左側出現了大片茶園,大井川鐵道的特色之一即是主打列車行走在茶園當中的氛圍,除了拔里站外在福用站附近也有茶田,不過以規模來說拔里站附近這片最大
列車緩緩開入川根温泉笹間渡站,筆者也在此下車,川根温泉笹間渡站設立於1930年,當初名為笹間渡站,後於2003年因車站附近的川根温泉改名為川根温泉笹間渡站,該站設有一座木站房不過本身為無人站,目前則是做為大井川本線的臨時終點
筆者走出車站,打算走到剛剛路過的第一大井川橋梁拍攝回程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雖然列車在此停靠僅有12分鐘,但沿著車站旁邊的步道走到大井川岸邊僅需5分多鐘,整體來說綽綽有餘
來到河岸旁,這裡被整理成公園,當天除了筆者外還有其他遊客在這裡等待列車回程,當中還有一對父母帶著小孩在等車。眼看發車時間接近,後方的川根温泉笹間渡站先傳來ED31 4的鳴笛聲,接著是C11 190的汽笛聲,再來換ED31 4的馬達聲由遠而近
ED31 4拖著整列車開上了大井川第一橋梁,雖然前面提到E31形出力相較其他電力機關車稍嫌不足,但牽引SL+5台客車還算可以,編組最後則是C11 190一路被往回拉著跑,過橋時還不忘鳴笛,汽笛聲迴盪在整個河谷
川根温泉笹間渡顧名思義在車站附近有個名為川根温泉的泡湯設施,附近還有同樣是大井川鐵道經營的溫泉旅館,旅館的特色就是能在泡湯的同時一邊看著SL緩緩而過。而在車站外面的溫泉設施外還有休息站,除了販售當地農特產及土產外,外面還有一些攤販
而在這麼多攤販當中,其中一攤販賣烤香魚的攤販散發出的香氣讓筆者忍不住買了一隻來嚐嚐,串在竹籤上的香魚外表抹上鹽巴,外表香酥,內部的魚肉雖然有點小乾掉,但整體吃起來還是香氣十足,而且整隻魚連帶骨頭都能全部吃掉,如此簡單且美味的小吃,怪不得是日本經典的小吃之一。前幾天筆者在樽見鉄道以及長良川鉄道時皆有看到香魚,沒想到最後是在大井川吃到了
按照筆者最初的計畫,在新金谷拍完兩班SL後,將搭乘這班電車前往家山;而翻開大井川本線的時刻表可以發現筆者造訪時的電車班次其實不多,甚至一小時沒有一班,班次最多還是集中在金谷至新金谷間,開往川根温泉笹間渡的一天僅有3班,這也成了當時筆者安排行程時頭大的一個點,不過也沒想到一開始安排好的行程,到後來得自己重新安排隨機發揮
筆者在南千住站下車後走到下榻的旅館,辦理完Check in後筆者把行李放到房間,房間整體來說不大,浴室為共用的,不過這樣對筆者就算夠用了,畢竟本身價格也不貴,這裡就是筆者這幾天在関東地區行程住的地方了
拍攝完普通後筆者走到川根温泉笹間渡站,此時列車正在準備換端,車門尚未打開不得上車。後方一路至千頭的路線造訪時依然處於中斷狀態,在川根温泉笹間渡站的下一站為地名站,這段不通區間會不會像當時家山站至川根温泉笹間渡站一樣,採用分段區間的方式一站站通車,這個就有待觀察了
自川根温泉笹間渡站開車後,行駛約8分鐘就回到了家山站,家山站開業於1929年,目前6:10~18:50為有人站,其餘時間沒有站務人員,站內設有股道可供列車交會。在2022年的颱風過後,第一段搶通的路線即是自金谷站至家山站,後來才在隔年延伸至川根温泉笹間渡站,目前該站外面可轉乘川根本町的公車至千頭站,前一天筆者要造訪井川線時也是在這轉車
筆者抵達家山時已經是午餐時間,那想當然是先放飯,不過家山站外頭的街道卻相當安靜,順著站前道路走到国道473号旁,這裡感覺起來熱鬧許多,看了看地圖發現幾家定食店似乎都休息,最後來到一家拉麵店前確認有營業後就在這裡吃午餐了
入座後筆者點了份大盛拉麵,在櫃檯旁還有一鍋關東煮,不過特別的是裡面的湯頭是醬油風味的,雖然看起來整過黑黑的看起來有點嚇人,不過筆者還是拿了幾串來嚐嚐,一串是120日幣,最後拿了一串雞蛋、一串豬肚跟一串蒟蒻;拿完後在等待拉麵上桌的同時筆者翻了翻店內的書籍,不少都是在介紹大井川鐵道沿線的攝影點,當中也不乏目前不通的區間,雖然目前列車沒辦法前往千頭,但至少還有不少照片可看
過沒多久拉麵上桌了,拉麵是醬油湯頭,不過嚐起來不會讓人感到死鹹反倒還有一種鹹甜味,配上Q彈的麵條讓人一口接一口;用醬油煮過的關東煮 因為長時間浸泡的關係讓身材內也吸收進了醬油的味道,相當好吃,不過吃起來時讓筆者一直想到台灣麵攤會出現的滷味,而在這當中讓筆者最喜歡的莫過於蒟蒻了。用餐的同時筆者也看到店內不少客人點了炒麵,看起來也是份量十足,另外在離開前還發現店家有販售鯛魚燒,感覺也是不錯吃,下次有機會再來品嚐吧
用完午餐後,接著筆者要一路前往拔里站附近拍攝第2趟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不過前面提到大井川本線本身班次不多,這時間也沒公車,那要怎麼辦呢?沒錯只能用走的了。沿著国道473号而行,到了家山聚落邊緣後,順著彎道爬坡上了一座小山丘,接著沿著路下坡,當天太陽高照,天氣算是有點熱,不過好在沿途樹蔭不少還能遮蔽陽光
走下斜坡後眼前再次出現聚落,接著在聚落中右轉,走過聚落後眼前出現的是一片片的茶園,静岡県做為日本知名的茶葉產區在許多地方皆能見到茶園,前幾天筆者造訪的天竜浜名湖鉄道沿線也有茶園景色,當天造訪時有茶農正在利用機器採收茶葉,還有一些茶農正在人工採茶
走過茶園來到路線旁,筆者遠遠就見到有人站在路線旁,那人見到筆者後揮了揮手,筆者也揮手回敬,走進一看原來是早上在新金谷遇到的O先生,O先生見到筆者的第一句話就是「好厲害啊,看你這樣從遠處慢慢走來」,筆者也與其寒暄幾句,後來O先生也提案要不要載著筆者回到新金谷,不過筆者婉拒了,說想繼續搭乘大井川本線返回
不過後來倒是又想到,在拔里站附近拍完後可以請O桑開車載著筆者回到家山站前的家山川橋梁,在那裡可以拍攝回程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於是筆者將這個主意告知O先生後,與O先生研究了一下時刻,確認來得及後就決定這麼辦了
不過在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到來前,O先生決定先回車上稍作休息,筆者則是決定到不遠處的拔里站上個廁所,從攝影點走了5分鐘左右就到了拔里站
拔里站開業於1930年,車站座落於茶園當中,雖然拔里站有站房,不過本身為無人站,站房本身則是當地居民利用做為販賣當地農產品以及小吃用的賣店
筆者上完廁所後來到站房裡面看看,在站房另一側左手邊擺著許多盒裝的食物,一旁還有當地的歐吉桑跟歐巴桑在這聊天泡茶,當中還有這家賣店的老闆娘。見到筆者後先是打了招呼,筆者則買了一份麻糬,接著老闆娘邀請筆者就座加入這群當地居民當中
其中一名歐吉桑馬上倒了一杯茶給筆者,麻糬外面的糯米有用茶葉混合,吃起來有著淡淡的茶香,裡面還包著紅豆餡,配上一杯當地產的茶,兩者可說是絕配。在吃著東西的同時,當地居民也問起了筆者從哪裡來的,聽到台灣後也好奇的問起有什麼農產品,突然就變成了農產品交流會(笑),其中一名歐吉桑還說到之前去過台灣,當然筆者也不免俗的介紹起了彰化在哪裡。看著時間差不多了,筆者也先行告辭,在與居民們道謝感謝招待後,筆者也走回了路線旁準備拍攝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
由於家山站開車時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會鳴笛,因此在路線旁可以聽得一清二楚,完全不用擔心被偷襲。回到路線旁,O先生也準備了一罐運動飲料遞給筆者,筆者道謝過後接過飲料接著與O先生一同拍攝,在汽笛聲自家山站傳來後,過沒多久一台藍色的SL即出現在遠處緩緩接近,由於這段是下坡,因此列車不需出力,輕快的從斜坡上滑下
SL開過後,筆者與O先生即轉頭朝向列車尾巴拍攝擔任補機的ED31 4,這段位於彎道的路線旁就是茶園,這段茶園景緻為拔里站附近的著名攝影點
拍完第2趟去程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後,筆者也發現到此時天空中多了一些烏雲,不過也沒管這麼多,筆者先和O先生一同回到車上,接著筆者做導航一路來到了家山川橋梁。家山川橋梁位於家山站南邊一點,兩岸皆可拍攝列車過橋的畫面,筆者與O先生抵達後,O先生要拍攝SL端於是到了家山站方向那邊的河岸;筆者則是要拍攝ED31 4這端,於是來到了新金谷方向的河岸
回程的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一樣在家山站傳來SL的鳴笛聲後自家山站開車了,ED31 4拉著編組輕快的開過家山川橋梁,雖然礙於樹叢的關係沒辦法拍下全編,不過筆者的重點畢竟還是ED31 4
編組最後掛著C11 190,雖然回程只是回送但還是可以見到煙從煙囪裡冒出,當天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僅有運行2往返,因此這是當天最後一趟SL列車了
拍攝完きかんしゃトーマス号後,筆者接著要走回家山站,在一旁的公路橋上與O先生聊了幾句並且加了彼此FB好友後,筆者就道謝後先行離開了。這次能意外遇到好心人協助也是意料之外,仔細想想,整天下來在大井川本線的行程絕大部分都跟原本安排的不一樣,但也因為這樣讓這趟旅程也有了不一樣的驚喜
回到家山站,原本筆者還想著去站外拍攝普通電車再返回金谷站,不過就在快到車站時天空飄起了細雨,雖然雨勢不大,但筆者最後還是放棄了去拍攝電車的想法
回到家山站,見到有觀光客正在品嚐著當地抹茶製造冰淇淋,筆者看到後也去站前的商店買了一個來嚐嚐。冰淇淋使用當地產的抹茶製成,吃起來有著濃郁的抹茶味,但不會讓人感覺到過於苦澀,另外這冰淇淋剛打開時還蠻硬的,不免讓人聯想到過去東海道新幹線上販賣的「硬梆梆冰淇淋」
進站的是16000系,筆者上車後找了個位置坐,雖然這班車是開往川根温泉笹間渡站的,不過鑑於外面飄著雨也沒地方可去,不如就搭車至川根温泉笹間渡站後,再一路搭回金谷站吧
前面提到16000系為過去近鉄的特急用車輛,從內部裝設多少可以看出過去特急時代的樣貌,不過由於車輛老化的關係,在許多地方能見到一些損壞,有些座椅也有一些脫皮
從家山站開車後列車一路沿著大井川而行,筆者坐在可以看到大井川這側的窗戶,列車行駛速度也不快,在途中筆者看到有鹿在路線旁,一開始以為是什麼雕像之類的,沒想到列車開過後鹿也動了起來,筆者這才意識到原來是真的鹿
抵達川根温泉笹間渡站後,列車在進行換端作業時旅客需先全數下車,筆者也趁此時去丟垃圾與上廁所,待發車前再回到車上。仔細想想,大井川本線這段路線在這2天當中至少搭了4次,窗外的大井川景色依然沒變,列車一樣緩緩在大井川旁開著
來到新金谷站,客車已被摘掛後放在站場上,C11 190也已經開進去新金谷車両区休息,ED31 4還在站場上調車;當列車開過新金谷車両区時,裡面可以見到正在舉辦7200系的攝影會,行先甚至還放上了當年東急時代的行先。大井川鐵道本身除了行駛SL列車來賺取觀光收入外,還有提供鐵道同好包車或是在站內以及車庫等處舉辦攝影會,其實不只大井川鐵道,目前日本許多鐵道公司也會這麼做,來賺取更多收入
而當天晚上表定還有舉行「夜行SL列車」的活動,顧名思義就是在夜晚開行SL列車,載著乘客奔馳在大井川本線上一整晚,不過當天因原定運行的C10 8故障,因此使用湯馬士版本的C11 190上場代打,而原定上場ED31 4也臨時改E32運行,成了一組相當「有趣」的列車,雖然有點與標示不符的狀況,但如果能搭乘SL在黑夜中前行感覺也是個不錯的體驗
列車回到金谷站時雨勢也已經停了,筆者去拿了行李準備搭乘東海道本線到静岡站,接著搭乘東海道新幹線往東京前進
到了静岡站不免俗的還是要買個便當在新幹線上品嚐,筆者買了個鯛魚飯便當+啤酒;便當裡面有著一些醃漬物以及蒟蒻還是蔬菜,以及鋪著鯛魚的飯,上面還有一塊鯛魚。鯛魚飯上面鋪了一層吃起來像魚鬆口感的鯛魚不過比魚鬆更濕潤一點,搭配上跟高湯一起煮過的白飯,兩者相當搭配,不過在吃的時候要注意鯛魚鬆會不小心掉起來就是了
自静岡站開車後約1個小時,列車即到了東京站;仔細想想,筆者來東京站轉車多次不過從來沒出去看過站房的樣貌,這次也不例外,下了新幹線即馬上到常磐線的月台等候電車
大井川鐵道大井川本線這條位於静岡県的鐵道,在筆者小時候就因其動態保存SL而得知這條路線,後來也因其開始運行湯馬士列車以及許多小型電力機關車而對這條鐵道有更多認識。這次造訪雖然因路線中斷只能造訪一半的路線,而且跟原定的行程也有所出入,但能搭乘到SL列車以及拍到ED31 4也算是足夠了;一開始筆者也覺得將SL改成湯馬士運行有點「失去原味」,不過看到許多家庭客為了湯馬士而來,在能票房穩定的情況下似乎也不是那麼不好的選擇,何況搭乘過後也能感覺到外皮是湯馬士,但骨子裡還是滿滿的昭和風。至於這次沒拍攝到的C10 8與E101等機關車,就等下次有機會再來補考吧,也希望大井川本線的修復能如期完成,早日恢復成能搭著SL一路抵達千頭的運行模式。最後也感謝O先生當天的協助
離開静岡地區後,筆者來到了関東地區,這也代表著這趟旅程已經慢慢接近尾聲了;而這次來到関東地區,第一個要造訪的是位於栃木県的SL大樹,這個由東武鉄道營運的SL觀光列車,行駛在北関東地區著名的日光地區附近,其使用多社支援的SL與客車以及DE10做運用,成了日光地區近年相當知名的旅遊設施,這個位於栃木県的SL觀光列車又有什麼樣的風情呢?
敬請期待
點此閱讀上一篇:大井川鐵道 井川線
點此閱讀下一篇:SL大樹
最後附上幾段影片:
留言
張貼留言